语罢,李冠鑫双眸发亮,满脸期待望向正前方的朱标。
而李冠鑫如此也绝非是想让大明出兵,协助他们爪哇灭了安南一朝。
相反!
李冠鑫打心底里不愿朱标出兵。
毕竟单论地理位置,安南与大明陆陆相邻,与他们爪哇却是隔海相望。
倘若大明也一并出兵,最后即便是灭了安南一国,他们爪哇也不过是得到些许财物罢了。
就眼下而言,包括大明在内的诸国都认为只有领土才最为珍贵。
所以此时李冠鑫之所以请命征讨安南,乃是想要占据安南领土。
再有!
如果能得到朱标同意,那其他诸国想来分一杯羹自然也是极为困难。
“陛下,若是我朝能占据安南,岂不是与上国毗邻而居?”
“届时我朝便能更好侍奉上国。”
“还望陛下允准,准我朝出兵安南!”
看着李冠鑫从原本满怀期待到此时颇为急切。
朱标眉头一挑,点头应道:“朕唯望诸国和睦,不起刀兵。”
“倘若你爪哇攻打安南,其他诸国到朕跟前告状,朕自会斥责你爪哇一朝。”
“不过说到底此次诸国联军攻打土门钉,你爪哇一朝乃是苦主。”
“即便事后你朝遣使来我大明请罪,届时朕小惩大诫,想来其他诸国也说不出什么。”
哪怕朱标这话说的极为隐晦。
可李冠鑫却也听出朱标这是默认他们攻打安南。
心情激动之下,李冠鑫忙冲朱标叩拜。
“陛下爱护我爪哇之意,我朝上下必时刻感念。”
“他日上国有差,我朝上下自全数奉行,莫敢不从!”
当看到朱标笑着点了点头,李冠鑫再次叩拜后,便也告辞还朝。
只不过也是那李冠鑫前脚刚走出谨身殿。
蓝玉下一秒便快步上前,凑到朱标跟前急切说道:“陛下,倘若爪哇收拢安南土地、军民百姓,其实力必远超诸国。”
“哪怕不及我朝,可其他诸国也只得望其项背!”
“还请陛下三思。”
还有一点蓝玉想说,当下却也没来得及说出口。
那便是安南毗邻大明,倘若朱标真有覆灭安南之意,那也该由大明出兵。
毕竟土地可是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
就这么将安南领土拱手让给爪哇,蓝玉当真有些想不通。
况且一旦爪哇当真占领安南领地,日后生出不臣之心。
那爪哇进可借助安南土地攻伐大明,退亦可退回其本国境内,以远洋为天堑,同大明隔海相望。
心念至此,蓝玉一咬牙还是出声道:“陛下,给末将五万人马,三个月内定能拿下安南!”
“莫慌!”
“凭爪哇一国想要拿下安南全境,实属困难!”
“嗯?”
当看到朱标神色如常,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原本还很是紧张的蓝玉,此刻瞬间便也放松了下来。
下一秒。
却见蓝玉嘴角微微上扬,很是好奇的看向朱标问道:
“陛下既有丘壑,能否告知臣一二,也让臣增长些见识?”
“哪里能增长见识。”
朱标随意挥了挥手,让刘保儿将桌上茶点端到蓝玉跟前后,随意出声道:“三月前,安南、爪哇两国实力相当。”
“都是除我朝以外,诸国之中最强的两个。”
“然而土门钉一战,两国实力都有削弱。”
“然而说到底,安南陈朝经营数百年。所谓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凭眼下的爪哇怕是没法鲸吞安南!”
说到此处,朱标看了眼李冠鑫离开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不免露出几分不屑。
真要说的话,这几日来大明对他们爪哇已然恩厚。
可这家伙才智谋略不及柳思南,还需自己给他擦屁股倒也罢了。
没曾想这李冠鑫野心却也属实不小。
在提出要攻打安南之时,那李冠鑫也不想想,有百万雄兵、国力昌盛、军武充沛的大明如何能允许他爪哇攻打与自己毗邻的安南?
也不知是那李冠鑫没脑子,还是他将大明上下都视作蠢货。
以为大明朝廷能容忍卧榻之侧有一头正在急速长大的猛虎。
“况且!”
收回目光,朱标转向蓝玉继续说道:“若此刻攻打安南,原本分崩离析,各怀异心的安南一朝。”
“当看到爪哇举兵压境,其必然放心本国之间的仇怨,一同抵御外侮。”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爪哇兵力强悍,当真能击败安南全境兵卒,可他们却也守不住安南土地,占领不了其地领土。”
闻听此言,蓝玉心念微转赶忙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说,攻城容易守成极难?”
“不错。”
“想吴祯吴良两位老将,半年前便攻下吕宋。”
“可这半年以来,他们二人却始终忙于安定吕宋民心,难以脱身。”
“更何况无论从先前国力还是朝廷底蕴来说,安南都要强于吕宋。”
被这么一说,此刻的蓝玉也彻底释怀。
毕竟安南、爪哇相隔大海,待击败安南兵卒想要安定安南全境,爪哇便需似眼下大明对待吕宋一般,朝廷拨款恩待其地百姓。
更不必说大明可以借海贸,发展吕宋。
而爪哇的君王却不似朱标这般雄才大略,他只能不停地出银子稳住安南。
自然。
若是爪哇似前元一般,尽屠安南百姓,只求搜刮财物。
虽说爪哇不必在稳定安南一事上劳心劳力,搭进去大把大把的银子。
可安南领土却也和爪哇没有半分关系。
待他们爪哇铁血苛待安南臣民后,大明再行施恩,如此一来安南自然归心大明。
“而且!”
蓝玉似想到了什么一般,忙看向朱标道:“而且云南境内还有北元那梁王,云南、藏地还有土司、藩主。”
“见安南动乱,这几股势力断然不会错失良机,也会一个个齐齐往安南派兵。”
“所以爪哇要想占据安南全境领土,他们要面对的便不仅仅是安南这一个敌人!”
听到蓝玉有此等见识,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如蓝玉说的那样。
安南地形特殊,无论是谁想要攻占安南,都需要面临好些个对手。
特别是大明,但凡想要对安南用兵,则必然要先平云南,藏地。
这也是朱标一直以来未曾对安南用兵的理由。
如今爪哇既然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朱标也自然乐见其成。
毕竟等到安南只剩下一个烂摊子时,大明再选择进场,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也就在朱标与蓝玉商议之时。
却见常茂一路快跑,径直朝殿内跑来。
甚至面对宫人的阻拦,常茂更是不予理会,只是一个劲儿的往朱标所在的谨身殿疾驰。
“放肆!”
“未经通报,你怎敢闯入后宫!”
当看到常茂又是这沉不住气的做派,蓝玉怒斥一声,转而便替他向朱标请罪。
“陛下,末将约束无方,还请陛下降罪。”
“舅舅,大喜,非罪!”
常茂倒了口气,忙将军报递交到朱标跟前。
“陛下,倭国之战告终,我军大捷!”
“哦?”
听到这话的一瞬,朱标猛地站起身子,忙接过常茂递来的军报仔细端详起来。
而此刻的蓝玉自然顾不上追责常茂,立时追问道:“军报上如何说的?”
“舅舅,我也没有细看便赶忙送到陛下跟前。”
“不过太上皇有言,倭国一战告终,半月后大军便能抵达京城!”
待常茂说完的瞬间,朱标看完军报后顺势递给了蓝玉。
“太上皇领兵攻下倭国最后一座城池,生擒了倭国那所谓的国主天皇,当众斩首。”
“曾受倭人奴役、折辱的我朝百姓组成的新军营,近半年来都在处理善后工作。”
“纳哈出、张定边等将更是带兵深入山林,缉拿倭人余孽。”
“如今!”
“太上皇不仅斩首倭国国主,更是当着所有倭人的面,将其国奉为天神所用的上古神器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收入囊中。”
“如此,倭国既灭,倭人尽除!”
朱标出声的同时,蓝玉也将军报大致看了一遍。
待合上军报,蓝玉眼眸发亮,忙冲朱标道:“陛下早先定下扫穴犁庭的国策,不如让臣带兵再去扫荡一圈,好彻底断绝倭国生机?”
“不必不必!”
“先前从倭国返回朝中之时,朕便交代过张定边。”
“待对倭一战告终后,命其登船将火炮对准倭人称之为的不死山。”
“只等火山爆发后,方可启航返程。”
火山爆发,其岩浆的杀伤力倒是其次。
随着火山喷发带出来的火山灰才是最大的杀招。
如此一来,即便倭人藏匿山中也会感染疾病而死,哪怕勉强能活下来一些,也难以生存下去。
“而且!”
“对待倭国,朕从未想过毕其功于一役。”
“从一开始,朕便打算每三年派遣一队将士前往倭国驻扎三月。”
哪怕朱标说出这话的时候,语调格外轻松,就好似在说什么令人愉悦的事情。
可蓝玉、常茂闻言却是不禁相互对视。
他二人还当真没想到,素来仁德宽厚的朱标,竟也能狠辣至此。
毕竟每三年派遣将士驻扎倭国三月。
这性质跟挫骨扬灰好像没什么区别。
朱标似乎打定了主意,断然不让倭国之上有直立行走的生物。
“陛下!”
“詹尚书求见!”
听到刘保儿上前禀报,蓝玉当即笑着说道:“怕不是老詹头也听到倭国大捷的消息,此时求见必是要恭贺陛下。”
蓝玉说话的同时,朱标冲刘保儿微微示意,准詹同觐见。
只不过朱标却不觉得詹同此来是为了恭贺。
毕竟倭国战事詹同从不关心,军报上的消息自己也刚刚知道,想必詹同也是不得而知。
片刻过后。
只见詹同满脸笑意,身后跟着的沈三石也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二人脚步轻快,还未踏进谨身殿便冲朱标拱手说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
“老詹,没想到你消息竟也如此灵通。”
“不过终究是晚了一步,常茂已经禀明陛下了!”
“嗯?”
詹同有些不解的看向蓝玉,随即又看了看常茂。
“郑国公也知诸国打算采购我朝粮草?”
听到詹同这话,蓝玉、常茂脸上立时露出茫然之色。
而见他们两个如此表情,詹同立时便明白常茂所报喜讯和他打算说的不同。
“陛下,苏门答腊、马宝佳、孟买等国藩商求购我朝粮草,并出高价。”
“诸国采购数量之多,更是罕见。”
“而有了这些银子,我朝不仅粮价可以稳定,国库更是能积攒下来不少银子!”
詹同故意顿了一顿,随即看向蓝玉很是得意说道:“梁国公不妨猜猜,此次我朝能得银多少?”
“嗯.....”
“眼下我朝一年税收乃是一千三百万两,梁国公以为此次售粮于诸国,朝廷所得银钱可能超过我朝一年税收?”
“想来不能吧!”
哪怕看詹同的表情,此次所得银钱多半超过了一千三百万两。
可蓝玉却依旧不敢太过自信。
毕竟两年前朱标亲征为了筹措北伐粮饷,不仅他们这些武将拿出了全数家产,京城世家也都出力不少。、
最后也不过筹到了三百万两。
况且蓝玉熟悉军阵,哪怕此次老朱挥师百万,征讨倭国。
即便对倭一战打了将近一年,可耗费的军费断然不会超过一千万两。
所以蓝玉还真不相信仅从海贸,还单单只是售卖粮食,朝廷便能得银超过一千万两。
而听到蓝玉这话。
詹同脸上得意更甚,此刻满脸欣喜看向朱标道:“回禀陛下,臣与沈大人已仔细查算。”
“此次我朝得银不仅超过一年税收,而且还超出数倍不止!”
“哦?”
闻言至此,饶是朱标也不由微微一怔。
也是看到朱标紧紧注视着自己,詹同不敢继续卖关子,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此次我朝得银,应超过四千万两。”
“四千万?”
“仅是保守估算!”沈三石连忙补充道:“倘若加上关税,此次我朝得银大致在六千万左右!”
“好家伙!”
闻言至此,一旁的蓝玉不免出声惊呼。
而朱标欣喜过后,旋即面色郑重,当即说道:“召李善长等人谨身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