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给天下诸侯过一遍筛子
姬昌一走,朝歌又平静下来。
姜子牙像一块臭狗屎,砸进池塘里,激起一道涟漪。
然后,就没了……
按照《封神演义》中的时间线,封神大劫早已开启,各路牛鬼蛇神反复横条,朝歌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西岐趁势而起。
而现在,系统已经明确说过,封神大劫——
被延迟了!
具体延迟到什么时候?
它又没说……
这就很被动了,到底是以什么标志作为大劫开启呢?
纣王也想不明白,但他知道最关键的一点是“成汤将亡,西岐当兴”,只要成汤蒸蒸日上,四海升平。
此消彼长,不给西岐造反的理由……
我看你怎么开启?
基于这样的原因,纣王并没有急着去北海渡劫,而是开始认认真真上班了,每天早朝,处理政务。
另一个,轮番召见各路诸侯。
第一个见的,当然是老岳父东伯侯姜恒楚。
看在姜王后的面子上,纣王赐了一枚九千年蟠桃,让这老头立地成仙,一夜之间,须发转黑,年轻了三十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东伯侯回去以后,立马又纳了几房小妾……
消息传开,天下诸侯都坐不住了。
不等纣王传旨召见,就急急赶来朝歌等候召见,送礼的送礼,上奏的上奏,托人的托人,只盼着早一天能见到纣王——
他现在可是神仙!
就算得不到蟠桃,闻一闻仙气,那也好啊?
这么一来,可把商容忙活坏了,又要接待、安置各路诸侯,还得按照爵位等级、亲疏关系给他们发号码牌……
纣王每天召见一人,“真言咒”一出,对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孰优孰劣,是非忠奸,自然明了。
忠臣、贤能,自然有好果子吃。
或者是蟠桃,或者是仙酿,总不会空手而归。
至于,奸臣。
纣王倒是没着急处置,先交给商容,让他好生款待着,暗中清查治下官僚、子嗣,收集证据,秋后算账。
比如,东海平灵王。
在《封神演义》中,闻太师刚刚平定了北海七十二路叛军,回到朝歌,屁股都没坐稳,平灵王就反了。
闻太师不得不率领二十万兵马,再次出征。
这厮也不禁打,两年就被灭了。
纣王对他还有些印象,因为整个《封神演义》中,除了因纣王杀了姜恒楚、鄂崇禹,强纳苏妲己而被逼反的姜文焕、鄂顺、苏护之外,前前后后主动造反的,就只有四路诸侯——
北海袁福通。
东海平灵王。
坑哥专业户崇黑虎。
二郎姬发!
袁福通已经挂了,姬发还没反,崇黑虎又被通天教主召回碧游宫,现在还在拼命补家庭作业,焦头烂额……
就剩一个平灵王,怎能不好生招待一番?
纣王特意晾了他半年,才钦点了东海平灵王,结果……
这厮,居然没来朝歌?
半年过去了!
纣王唯恐打草惊蛇,奸臣是一个都没处罚,忠臣却都捧着蟠桃、仙酿回家去了,如此恩宠,天下诸侯,谁还坐得住?
平灵王!
你不来,朕就不能去么?
纣王直接一个“筋斗云”翻到东海,化作一只飞蚊,遁入平灵王府,二话不说,就把这厮收进了玲珑珠中。
“真言咒”一出,这厮就招了……
果然,这厮是得了阐教的好处,阖门上下,都吞了玉鼎真人的仙枣,已经能青春永驻,长命百岁,自然看不上纣王的蟠桃。
而且还约定,一旦姬昌回到西岐,平灵王就要兴兵造反,先打东鲁,干掉东伯侯姜恒楚之后,直奔朝歌!
为西岐造反争取时间!
纣王能忍么?
叔叔不能忍!
当晚,平灵王府上下,一起失踪。
神魂俱灭……
纣王还在那装,回到朝歌之后,立即颁旨召见平灵王。
传旨的官员一来一回,都三个月了!
朝歌才得到消息,说东海平灵王阖门一百余口,于三月之前齐齐失踪,一个都没剩下……
纣王喟叹良久,传旨东伯侯姜恒楚清查此事,顺道将平灵王治下改为郡县,仍由姜恒楚执掌,官员任免,皆由他自决。
这不是解决了?
匆匆两年,天下诸侯,都过了一遍。
就连西路两百镇,纣王也没有歧视,好的有赏,不好的也没留,客客气气派人送回家去。
终究是要反,坏的留着给姬发添堵不行?
纣王十九年,八月十五。
纣王再次召见东伯侯姜恒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在显庆殿赏月,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武成王黄飞虎列坐其次。
宴毕,商容呈上三份名单。
分别是东、南、北三路诸侯中昏庸无道、鱼肉百姓及与阐教有勾结的诸侯,证据确凿,三人一看,顿时大惊。
纣王笑道:
“三位爱卿不必惶恐,朕让丞相准备这三份名单,并非问责,而是要动手惩治奸佞。诸位回去以后,立即整顿兵马,暗中部署,防备名单上几位诸侯谋反,时机成熟,朕就要动手了!”
三人相视一眼,立即离席拜倒,齐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即刻准备!”
纣王十九年,腊月。
朝廷忽然颁布纣王诏令,公审滞留朝歌的百余诸侯,平阳大将军黄妃奉旨在一旁“监督”,其实是在不断施展“真言咒”。
朝歌百姓,大开眼界。
这些个贪赃枉法、昏庸无道、鱼肉百姓的诸侯,居然一个个恬不知耻,就在那自陈罪孽,毫无悔改之意!
审理,相当顺利。
判决如下:
昏庸无道者,查其子嗣,若有贤子贤孙,则命其禅位,另择贤明承嗣,若无则贬为庶民,治下改为郡县。
鱼肉百姓,为祸一方者,依律罢黜,该杀的杀,该囚的囚,该流放流放,该抄家抄家,治下也改为郡县。
与阐教暗通款曲者,直接囚禁,同样改为郡县……
这些人自从见了纣王,就得了恩宠,一直在朝歌享福,终日宴饮,乐不思蜀,哪里知道有这个下场?
事先又没有丝毫征兆,哪里来得及反?
这些诸侯的子嗣、治下官僚听到消息,自然也有打算兴兵造反的,可惜三大诸侯早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反旗一竖,立马就被剿灭了!
庙算无双,处处占尽先机。
这才叫大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