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恩大德,子牙何以为报?
姬昌一听,顿时惭愧无地。
他自出任国子学大祭酒以来,大半精力却放在美人身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有半分为人师表的觉悟?
听君一席话,只觉错过了一个亿!
见他这表情,纣王自然明了,又温言劝道: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爱卿既然翻然醒悟,自后便着意如此,才子风流,原不算什么,但文章传千古,才是大节!”
姬昌大为感动,俯身道:
“陛下隆恩,如同再造,臣惶恐、羞惭至极……不知何以为报?”
纣王笑道:
“爱卿且去,朕与天下才子,翘首以盼!”
姬昌千恩万谢的走了,神色已经恢复大半,人活着就是得有个盼头,一想起“万世文宗,流芳千古”八个字,姬昌顿觉浑身上下,热血沸腾,连脚步都轻了!
过了一会儿,闻太师来了。
“陛下,如今轩辕坟已经落成,又得陛下率百官祭祀,而那姜子牙虽奉命督造轩辕坟,竟然日日银乐,极为怠慢,众官皆以不耻,纷纷上奏弹劾,还请陛下降罪,严惩此僚!”
纣王笑道:
“太师以为,姜子牙为何来朝歌为官?”
闻太师沉吟道:
“老臣也颇为疑惑,他本是阐教仙,却不怕讽议……为官以来,虽然银邪不改,却未曾作奸犯科,莫非所图者大?”
纣王道:
“此人有王侯将相之才,胸中韬略,不在太师之下。然而,他自为官以来,却不肯崭露头角,甚至不惜自污名声……朕以为,此僚必然存了反志,却少了大义,故而先为官,而后遭朕贬黜,借此遁去西岐,竖起反帜,却可吊民伐罪,免负君恩之责!”
“原来如此!”
闻太师气得第三只眼都裂开了,怒道:
“此僚如此可恨,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臣即刻去办!”
纣王摇摇头,笑道:
“他怕背负圣恩,朕偏偏要给他,让这厮百口莫辩,又能使得阐教上下生疑,又能断了他退路,何乐而不为呢?”
还是你坏啊!
闻太师瞬间明了,嘴角一勾,道:
“既然如此,臣举荐姜子牙为中谏大夫,入朝奏事!”
“依卿所奏!”
两个老狐狸,相视大笑。
待闻太师去准备诏书,纣王便纵起金光,来到姜府。
化为一只飞蚊,穿堂入室。
不一时,发现姜子牙正在收拾行装。
马氏一脸愤怒,也不帮忙,只是叉着腰站在一旁,冷笑连连。
大半年来,少了苏小小的“惩罚”,这厮身子好了许多,跟马氏站在一起,却依然跟爷孙一般,实在是马氏太健康了。
自从姜子牙做了官,苏小小便再没有祸害马氏。
故而马氏虽然日日应付被二三十倍“回春咒”叠加姜子牙的姜子牙,却没什么伤害,反倒饮了许多仙酿,竟越发年轻、丰腴了!
后来,苏小小遁入山河社稷图。
姜子牙也断了给养,步了姬昌的后尘,也“失势”了。
大半年来,这厮用了许多丹药,终究不见起色,马氏倒也没有因此心生怨愤,估计是之前吃得太撑,反倒轻松了。
今日姜子牙伴驾祭祀轩辕坟,也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一回来就急急的上了一封乞罪奏疏,说自己失德,遭同僚排挤,惶恐不安,难以为继,要辞官回乡。
也不等批复,就开始收拾包袱!
过了一会儿,马氏又问:
“子牙,你真要走?”
姜子牙头也不抬,没好气的说:
“你都问了多少遍了,我乞罪奏章都呈上去了,此时还不走,难道要等陛下差人来捕么?”
马氏冷冷的道:
“你们阐教仙,果然都是些天性凉薄,忘恩负义之徒。陛下、西宫娘娘,于你有拔擢之情,救命之恩,你为官以来,须臾不思报君恩,更不曾恪尽职守,眼下听了几句风言风语,就要挂印而去?”
姜子牙转过身,笑道:
“说得好听,你是舍不下这富贵吧?”
“放你的屁!”
马氏勃然大怒,厉声道:
“我如何舍不下富贵了?当日,是谁声名扫地,穷困潦倒?我可曾嫌弃与你,竟瞎了眼,便与你入城……若非西宫娘娘隆恩,你我二人,还在城中结庐而居,哪有出头之日?”
姜子牙见她气势汹汹,也有些怯,低声道:
“贤妻,我自然知道你贤淑有德。可这朝歌,我实在是混不下去了,百官见我,皆如蛆虫一般,不若随我去西岐?”
马氏冷笑道:
“此前,你尚未做官,便有此心。如今身为下大夫,未立尺寸之功,居然有急急忙忙要去西岐,你说……你阐教想做什么?”
姜子牙一惊,强辩道:
“此乃我处世之道,与阐教无关!”
马氏自然听出他言不由衷,更加愤怒,厉声道:
“姜子牙,我和你缘分夫妻,只到的如此。我生长朝歌,决不往他乡外国去。从今说过,你行你的,我干我的,再无瓜葛!”
姜子牙道:
“娘子此言错说了,嫁鸡怎不随鸡飞,夫妻岂可分离之理?娘子随我去西岐好,一日身荣,无边富贵……”
“罢了……”
马氏泪如雨下,大哭道:
“你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妾身原本丑陋年迈,不过伺候你饮食起居,远远不比陛下、西宫娘娘隆恩无边,你连如此再造之恩都不放在心上,又岂会顾及于我?”
终究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姜子牙也不愿背负休妻恶名。
反复再三,只说西岐好,他日官居一品云云。
马氏越听越气,怒道:
“妾身原是朝歌女子,那里去离乡背井!命合如此,也受不起大福分,你自去做一品显官,我在此受些穷苦,你再娶一房有福的夫人罢。你从实些,写一纸休书与我,各自投生,我决不去!”
姜子牙怒道:
“你不要后悔。”
马氏冷笑道:
“是我造化低,决不后悔!”
夫妻二人正在房里斗口,忽有官家来报,说有宫中礼官降临,姜子牙一听,便冷笑道:
“看吧,贬黜的诏书来了!”
说着,便肃整衣冠,命设香案,与大堂接旨。
马氏也不敢放肆,连忙擦去泪痕,也跟了过去,恭恭敬敬跪在姜子牙身边。
想起夫妻二人,就此各奔东西,不由默默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