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非子·五蠹(du)》中有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第一位创世纪的人物当是“有巢氏”。
在汉字中,“巢”的本义是树上的“鸟窝”。
相传,在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兽多。
又在《商君书?画策》中有载:“昔者, 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
为了防御猛兽侵害,人类聪明的祖先,从鸟儿在树上做窝现象中受到启迪,走上了“以木为巢”之路。先祖们白天采摘橡栗之类的食物,夜晚栖宿树上。
“有巢氏”中有一个和重要的信息:人已构筑居所,利用了树干的支撑作用和树枝的构造功能。
在这里,因为是常年雨水丰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同样有着许多的虫蛇毒蚁,在属于远古的森林环境里,也让很多的动物栖息在这里。
人们在这里的屋子,就建在了树上。
而族人会,也是在族群中唯一一座和别的住屋相比来说,用更为高大、健康,枝繁叶茂的树,并依据其生长特点,在安全合适的位置而建造出来,还自然生长着各种藤生植物的树屋——祠堂,在其下方,人们会收拾出来一块不小的空地,做为举行族里的聚会,供族人们用以商讨事项的临时场所。
“快来。”
姜小忧挤进了人群中,找到算是前排的位置,招手示意着苏心语上前。
脚边堆放着从湖泊中或是山体中,捡到的或大、或小的石块,以包围的形式散落着,以石充椅,毕竟地面都是湿湿的青草植被,一屁股坐将下去,会湿得透心凉,好在石头上没有多少青苔,如果有,就用藤叶擦上一擦。
虽然出门的时间算是早的,但架不住两人半路上又跑去采了很多新鲜的蘑菇,想着等会聚会结束后,还可以在火堆上烤着吃上,于是,双双踩着最后的时间点进来。
姜小忧的阿母姜焱与阿司母祭司站在正中间的火堆旁,瞧见自家女儿来得这么迟,瞪了一通。
姜小忧见状向后靠了靠,缩着脖子,对着苏心语眨巴着眼睛,吐了吐舌头。
“阿母又得说我了。”
“啧,都是你这贪嘴惹的事。”苏心语一边放下挎在臂弯里的竹篮子,一边取笑着道。
“唉,最终还得是怪你。”姜小忧嗔怪着。
自从苏心语来到这儿后,他们族人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从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外面的事情。
当然,由于有些太多惊世骇俗,也为了防止某些事情会让族人心思浮动,都是她和阿母、阿爸风耀、阿司母、阿司母伴侣果子和好伙伴丁灵,了解后、商讨后,再把能扩散开的知识教给族人,当然,他们是不会趁机抢占应该属于苏心语的任何一份功劳。
毕竟苏心语算是一个外来户,就算有“上青山”的身份,也架不住族人对于不同族人的不信任、怀疑。
为了更多的保护苏心语,阿司母的建议是先由苏心语教会族长,族长实践成功后,再发布相关的知识,教会其他族人,得到全体族人都认同后,再告诉大家,这些都是苏心语的功劳。
在众多的知识认知中,食物的种类和认识青草、了解其功效,最让人欢喜。
其中的茵类食用,草本中的散热解毒,更让阿母和阿司母开心。
“有了这一篮吃的,我不信阿母等会还会说我。”
“是。”
苏心语左右瞧了瞧,暗暗计算了下,似乎人都来齐了,人们都在接头交耳,周围细细碎碎的说话声不绝于耳。
“三年一次的‘上青山’即将开始。”
“对呀,时间过得真快。”
“去年阿敏几个可是只有阿敏没有回来?”
坐在苏心语后方石桌旁的几个中年女子说话内容。
“按以往来看,这次还会不会离举行差着六个月圆?”
——六个月圆?
月圆,是这里族人对于日子的计算方式,相当于十五天一个月圆。
苏心语抬头看着上空,心里想着:三个月?
“六个月圆恰好是小考结束,也是三年之期到,阿敏不知道会不会回来看一看。”
左侧妇人一脸忧愁:“不回来也没关系,能托人来个信,有个意中人也好。”
“阿林母不用太过担心,阿敏是个好的。”
“阿敏秀外慧中,定能寻到个如意配侣。”
几个小姐妹纷纷安慰着。
妇人叹气。
这时,祭司长、族长从祠堂出来,走上搭建的木梯,缓步走下来,站到离地面约1人多高的平台上。
平台,是平时聚会时,做主持的地方,位置偏高,可当做高台使用。
下方交谈中的人们逐渐停下闲聊,目光追逐着两人的身影。
“大家静一静!”
祭司举起左手的木杖,高呼,四周嘈杂的声音很快安静下来。
“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一件事。”
“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是关于三年一次的‘上青山’。”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本次的时间定在五个月圆后的第一天开始,在第六个月圆来临时结束。”
“时间好像紧了些。”
苏心语身后的阿林母低声轻喃道。
“来得及吗?”小姐妹也出声。
在过来聚会的路上,姜小优曾大概上的跟苏心语简单地说了下这个“上青山”。
“大家先静一静。”
“三年一次的上青山已经定下时日,各族也都得到了传令。”
族长姜焱看了众人一圈。
“本族中适龄的女孩男孩,却不多,满打满算也才三个人,两女一男。”
“到目前为止,男孩旦草在年前与东临一起,已经向本座传达了欲结为伴侣的意愿,所以旦草会在此次的名单中剔除。”
站在离苏、姜两人另一头的少男少女,并着身,双手紧握,两人相望一笑,头挨着头,靠着肩,脸上是一派幸福喜气。
“女孩是姜焱族长和风耀的女儿姜小优,丁左和上月的女儿丁灵。”
大家看着孩子,又看看自家的,表情很是微妙,在有点叹息的同时,又有点:庆幸。
毕竟能够去“上青山”的孩子除了需要适龄外,在确定下名单后,还得由祭司长领着进行三天的基本学习,这也是好事一桩,但是,孩子在“上青山”后,就会有了两种不同的结局。
“一个是留在山上,一个是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