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些许变革
桃正曦来玉桂的视察算是相对顺利的结束了,而杨羽耀前往夏国农业科学学院的行程也收获颇丰。
杨羽耀此次去农科院,是为了考察现在的农科院有没有什么特色的农副产品可以合作开发。这样他可以在之后的助农直播里进行产品推广。而这些农副产品,无疑利润会更高,而他作为合作投资商,也就有理由分得一部分利润了。
之前助农直播售卖的基本都是未经加工过的农产品,又为了走量,实际利润并不高。因此杨羽耀就算花费心思帮忙策划,他依然选择将这些利润全部留给了提供这些产品的农民和其他在这个过程中出力的人,自己分文不取。
但杨羽耀晓得他不能一直如此,完全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有可能激发亲人的矛盾的,就与他有一定利益甚至继承关系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意见。他也不能长期如此以免受益者对他的付出产生依赖,将他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最后演变成升米恩斗米仇。
杨羽耀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俗人,就算越来越多的证据都在证明他乃是仙神的转世身,但现在,杨羽耀仍享受得到利益的过程。这些可以直接拿在手里的利益,让杨羽耀自己也更加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
而且,从获得更多利润的角度去思考,发展农产品的粗加工和精细化加工也是很有必要的,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技术含量低,价值可以被一眼确认,除非是一些比较特殊,被赋值极高的品种,否则直接卖是不可能卖出多高的价格的。
可加工后就不一样了,加工后的产品加入了技术,更容易赋值,从而能卖出更高的价格。也就是说,能够赚取到更多的利润。市场向来都是不抢先占据,别人已经站稳脚跟了再想进入,难度就很高了。
现在助农直播的主要客户群都是不缺钱的修士,因此即便是精加工后导致产品的价格上涨,也完全消费得起。杨羽耀并不担心这么做后东西卖不出去。
只是,杨羽耀认为直接让农民认识到这点并不容易,不说那些自己没有土地和生产资料,只能帮人干活的人。就算有点土地,可以自己种的人,要让他们相信在交完必要的税后,给剩余的农作物做加工可以赚取到更多的钱,他们有心也无力。
除去做些腊肉腌菜这些简单的加工,一些更加复杂的,需要用上特定工具的加工,普通的农民会遇到一个是剩余的原料不多,第二个是没有办法得来这个加工工具的问题。杨羽耀去玉桂和相宁视察,有些村子甚至一个村只有一个石磨。
工具虽说不一定是必需的,纯手工加工也不是不行,就是效率太低产量上不去。让人们有意愿使用工具来提高效率,必须得让人们知道这所能带来的利润足以投资后回本并有得赚,而且是比以前赚得更多。
这样有意向的人才有信心去赌,否则就算许多人凑在一起搭伙去干,哪怕分摊了风险,也赌不起。
既然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么做的好处,就得让人们看到实打实的成效。因此在杨羽耀看来,从夏国农业科学学院的加工产品做切入点很合适。不仅能做范例,还能够帮助夏国农业科学学院创收。
而且那些来自夏国各地的学子在看到利益后,回去也更有可能去尝试。这可比直接培养某个村子的比较敢闯敢干的某一户先富裕起来要好得多。
如果只是村子里的某一户因此富起来,不管这户人家会不会协助其他村民共同富裕,都有可能导致同村人的嫉妒和刁难。如果是这户人家自己下定决心要闯一闯,自发地去这么做还好办。
怕的是那户人家将被刁难的缘由完全归结为杨羽耀让他们去这么做,杨羽耀不会害怕被报复,那些人也不会敢真的报复他,最多在心里骂几句。杨羽耀怕的是这些人心中有怨气后不好好干,导致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如果选择农科院的话,应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哪怕之后仍需要落实到某一户上,毕竟已经知道了有利可图,其主观能动性应当会更强。
其实杨羽耀还有考虑过给农科院发展一些游玩项目,就像北港渔港那样,但在认真分析后,杨羽耀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即使他觉得那个世界他们那个区的农学院的体验游玩项目做得很好很有意思,但从实际出发,这个世界的人可能对这些没那么感兴趣。
那个世界有很庞大的城市人口,对于这些远离土地很久的人来说,这些事情新奇有趣。但在这个多数人还在从事着农耕的世界,那些体验项目就是他们的日常。
若让他们去体验,就和累死累活下班后却让这些人体验和上班时一样的工作,这不叫游玩,而叫占用休息时间的培训了。不火大都很好了,享受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去海边玩则不太一样,这个世界,就算是修士,也有很多人去过海边玩耍。因为有龙族和海族,安全是一个问题。当然也有原本就安全性比较高的海边。像北港渔港这一片就是这样,这里的海很富饶,但海族很少会在这附近出没。
后来夏国崛起,特定清了清夏国海岸线附近的海域,想造次,敢在这里造次的海族就更少了。加上贺乾清出面威慑了一下,能确保这片海域游玩起来更加安全,项目又挺新鲜。因此没怎么去过海边的人自然就愿意来了。
杨羽耀觉得,如果农科院现在要搞体验项目,那得往高技术和新奇品种上靠,不过这事不用急,先一步步来吧。玩基建有些容易上头,还是得悠着点儿才行。
“算算日子,一些新的法规应当已经在夏国的每一处公布了吧?”杨羽耀放下他的记事本,伸了一个懒腰。当他望向前方,发现贺乾清已经结束了工作在注视着他了。
“师尊忙完了吗?辛苦了。”杨羽耀收起记事本,开口问道。
“嗯,结束了,久等了。”贺乾清注视着杨羽耀,露出了笑容。
随着光羽的发展壮大,贺乾清这个执行总裁越来越忙碌了,虽说因为光羽的特殊性,贺乾清无需像另一个世界的那些他的“同行”那般有大量的应酬需要到处奔波,也不需要拉投资,但需要做的工作仍然不少。
作为一个被杨羽耀认定为仍处于初步成长阶段的企业,贺乾清需要对各种重要的事情进行裁定,需要与众人一起不断地研究企业现行的制度进行完善等等。
最开始贺乾清曾以为企业的执行总裁类似于宗门的宗主,如今则发现执行总裁要做的工作频率可比宗门宗主要高太多了。
有的宗门宗主可以闭关几年不管宗门事务,宗门也能照常运转,但企业的执行总裁决不能如此。杨羽耀告诉贺乾清,执行总裁是企业高薪聘请来的高级管理者。相当于某些产业的大管事。既然是被聘请来工作的大管事,怎么能不工作呢?
只不过大管事是为东家干活,并不拥有其所管理的产业。而贺乾清,则是光羽的拥有者之一。他和杨羽耀,都是自己聘用自己为自己干活,不是单纯的打工人,自然干活的劲头更足些。
但在不考虑他们二人其他身份的情况下,执行总裁的工作量比首席技术官来得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杨羽耀忙完他一天的工作时,贺乾清仍有还未处理完的事情。
正因如此,杨羽耀索性留在了贺乾清的办公室里等他,顺便翻看一下自己的记事本确认自己这段时间的安排是否有遗漏,并复盘一下还有哪些事情可以优化得更好。
杨羽耀觉得自己处理这些事情并没有用时很久,但等他重新抬起头,却发现贺乾清已经结束了工作在看向他了。
“小耀,我们回家吧。”贺乾清站了起来,朝杨羽耀伸出他的手。
“嗯,我们回家。”杨羽耀神念一动,将记事本收回到空间戒指中。将手递给贺乾清,借力站了起来。
“说起来,奉知先回去了?”没见到李奉知继续跟着杨羽耀的贺乾清问道。
“应当还在比赛。”杨羽耀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后答道。
“比赛?”贺乾清确认地问道。
“嗯,我们光羽的员工,和其他产业园的人自发组织了一个篮球比赛。他们约了奉知参加。今天便是比赛日的第一天。因为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什么的,我便让奉知不必等我们先离开了。”杨羽耀解释道。
“这样挺好,他是应当与其他人多接触接触。”贺乾清很赞成让李奉知多去和其他人玩玩,这样就不必老跟着杨羽耀了。而杨羽耀也很高兴看到李奉知和其他人去参与更多的活动。
最初在桐岭镇见到李奉知,他看起来和镇子里的许多人都相处得很不错,能做到这样,足以说明李奉知还是很擅长与人相处的,和畏惧与人接触的杨羽耀完全不同。
杨羽耀至今依然不是很明白为何他就做了那么点事情,怎么就会成了李奉知的执念,对他造成了那么强烈的影响,让他选择追寻自己,不愿离开他的身边。
“可惜了……”贺乾清在心中感叹,他不说出来,因为不想让杨羽耀问他可惜什么。
叶倩倩来到产业园后,时常与李奉知切磋,贺乾清还挺希望他们俩切磋着切磋着看对眼了,能擦出些火花的。这样就能把李奉知的注意力转移走,别老想着他的道侣了。可这两人看向彼此的眼里只有胜负,没有其他的感情。
好在,还有其他人能够分走些李奉知的注意力,让贺乾清能和自己的道侣独处的时间更多些。
“小耀,你那两个小厮还未归来?”待回到主屋,看到空着花瓶时,贺乾清忽然想起来滕瑜不在好些天了。若是其他主人,决不能忍受这种情况,但杨羽耀却不是特别的在意。
“嗯,他们俩很平安,只是在路上遇到了些意外情况,所以耽搁了些时日。今日应当就要到达桂城了。”杨羽耀答道。
“他们遇到了何事?”听到杨羽耀这回答,贺乾清笑笑,随后问道。他并不感到惊讶,即使杨羽耀这话的重点是自己的两个小厮在外是否平安,全然没有对那两人长时间不在岗的不满。
“前两日珑山大雾封山,守山人拦住了进山的道路,他们只得等大雾散去,为此耽搁了一天多的行程。所以会回来得迟些。”杨羽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