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 > 第646章 晚膳(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七娘一滞,无法认同肖元元说法,直接回道:“浪费?这两个字从阿姊口中说出来不觉得可笑么?”

肖元元听着觉得好笑,细细想了想,得出一个结论,道:“你是不是觉得我花钱大手大脚,你心疼钱了?”

“我……”肖七娘缓了缓,赌气道:“阿姊花得是自己的钱,关我什么事?”

肖七娘心中闷着一股气,堵得分外难受。自肖元元从京都回来以后,商会的事她一概不管,天天不是捣鼓着玫瑰精油,就是去寻什么香粉香料,水晶珍珠,香罗细软。不用问,问就是给准备送给乐平公主的。

不止如此,她还天天去寻什么世外桃源,也是为了乐平公主,公主,公主,如今她满心满眼全是公主。哪怕在这跟乐平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临水园里,她肖元元心想得还是乐平公主。

看着肖元元一味的耽于情爱,荒废正事,肖七娘自然心中不平,这才如此生气。

肖元元拉了拉肖七娘手,肖七娘气得一把甩开,不想让肖元元碰她。肖元元无奈恳求道:“七娘,你莫要生气嘛!若不是对你十分放心,我又怎么可能放手不管呢?我也只有在你身边才会觉得轻松些!

过两个月我就得回京去重开棉织厂了,那时候我有得忙呢!如今我好不容易回来了,你就让我歇几天嘛!”

肖七娘当然也不会真得生肖元元的气,听肖元元这么一说,气便消了一半,道:“罢了,阿姊想如何便如何吧。”

肖元元咧嘴一笑,讨好道:“我就说过,让七娘你搬过来跟我一起住,这样——我们就又可以天天见面了呀!是你自己不想搬过来的,怪得了谁?”

肖七娘气哼哼道:“阿姊真会折磨人,且不说这里是城外,我每日城内外往返多么费力。

单就说这临水园,建在岛上,水气弥漫,不用等梅雨季,平日里被子都晒不干,也就阿姊能受得了!

我还是回富甲园住吧!”

肖元元讪讪笑道:“这样啊!可这里清净呀,我就图这里清净!”

肖七娘轻轻呼出一口气来,道:“也罢,阿姊待得舒心便好,若在江都城都不能让阿姊舒舒服服的,那天下之大,阿姊还有哪里能去呢?”

尽管肖元元没有说过,但肖七娘大致猜到了肖元元这次回江都的内情,无非就是因为乐平公主带着宇文娥英去了仁寿宫。

这件事无论是不是肖元元主动退出的,但事情就是这样,在肖七娘眼里,肖元元就是受了委屈回来的。

肖七娘觉得,若不是肖元元心里难受,她大可以留在京都,不必几千里跑回来。肖元元此番分明是被乐平公主伤了心,才回江都的。

不然,她也不会搬到临水园来,独自伤神。

当然,肖七娘的这些想法,肖元元完全不知道,正如她所说,她搬到临水园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建了个新园子,图个新鲜住过来,再加上这里的风景真得好,她干脆就留了下来。

“对了——”肖七娘突然道:“苏州吴娘子来信,说你要置的那个宅子已经弄好了,问你可要去住些时日?”

肖元元想了一下,道:“是该去看看的,我改日写信给她说一下。”

肖七娘点了点头,又道:“前年阿姊办的学堂,今年入学者寥寥,我看……若是没人来上学,这学堂就停办了吧!”

肖元元皱了皱眉,微微叹了一声,道:“这个让我想想……”

肖七娘苦笑了一下,道:“我们兴办学堂,也是为了做好事,怎会落到如此田地?”

肖元元微微叹了一声,道:“没办法呀,虽然朝廷兴办科举已有两年,但朝廷不许行商者入朝为官,可见朝廷对商贾是有戒备的。

虽然没有明说不许行商者开办学堂,但那些从我们学堂里出来的学子,怕是会前途堪忧。所以,但凡有心入仕的,肯定不会进我们的学堂。那些不想入仕的,也觉得读书无用,自然也不会来。”

肖七娘点了点头,叹道:“如此说来,这学堂确实没有留着的必要了。朝廷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我们也不过给小孩子认个字、开个蒙,至于要朝廷下诏来打压我们么?”

肖元元无奈地笑了一下,道:“说到底,也是我动机不纯,我确实也存了向朝廷送人的想法。如今被人识破,陛下适时地补上了这个口子,我也只能装傻认下。”

肖七娘不以为然,道:“要我说,阿姊何必舍近求远?

今年学子入京考试,与其从四五岁的小孩子开始教起,不如直接往试院的学子身上直接砸钱!

但凡砸中了一个,考进朝堂,那朝堂上不就有我们的人了么!”

“说得简单!”肖元元轻斥了一声,道:“且不说科举选士成果如何?没钱的人谁读得起书?那些能参加考试的人大都是不缺钱的,我们砸钱有什么用?

更何况,我们已经被朝廷盯上了,你还敢做得如此明显!

这次我们办学堂,正是因为教得都是四五岁的小孩子,朝廷没有放在眼里,我们现在才没有出什么事。

倘若朝廷知道我们公然插手朝堂选士,那可真是一条快捷方便的取死之道!”

肖七娘愣了一会儿,喃喃道:“咱们就做个生意,他们至于么!”

肖元元笑了一下:“当然至于,别人我不知道,当今陛下可是个聪明人。

在聪明人面前,他允许你真的傻,却不允许你装傻。

你明明花了钱,还说不知道这是提前行贿,谁信呢?”

肖七娘深深叹了一声,道:“好难呀!”

肖元元轻声道:“记住,但凡与官家相关的,一定要谨慎,皆以保命为先,赔钱也没关系!”

肖七娘点了点头,回道:“我明白了!”

见肖七娘如今心思剔透,一点就通,肖元元心下十分欣慰,给肖七娘和自己倒了一杯茶,两人各自品着。

忽然,肖元元灵光一现,脑子转了几圈道:“你倒是提醒我了,你说要往考生身上砸钱的这个想法,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肖七娘顿了一下,道:“刚刚阿姊不是说,这是提前行贿么?陛下若是知道了,岂不是会找我们麻烦!”

肖元元想了想,道:“可以借别人的名头来做呀!”

肖七娘想了一下,问道:“借了别人的名头,恩惠自然是别人的,咱们花了钱能得什么好处?”

“未必呀!倒是有一个正大光明行贿之策。”肖元元道。

肖七娘瞪大了眼,问道:“如何做?”

肖元元回道:“据我所知,虽然科举选士已然定了下来,但朝中阻力不小,太子与他身后的士家一直在阻挠此事,所以,今年的考生必定没多少士家参加,这些寒门——应该不会太富余!”

肖七娘不解,道:“即便如此,就像阿姊你方才所说,我们也不能直接花钱资助他们呀!”

肖元元笑着道:“不是我们要资助他们,而是晋王殿下要资助他们。”

肖七娘想了想,问道:“这就是阿姊所说的,借别人的名头来做,那个别人——就是晋王?”

肖元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科举选士本来就是晋王一直在推进的。

按理说令狐长熙做了南宁州的总管,晋王应该尽快回江都才是。

可是直到现在,陛下都没有放晋王回江都,可见陛下留晋王在京,还有别的打算。

自两年前颁下科举制开始,今年是科举京试第一年,陛下留晋王在京,八成也有让他推进京试进程原因。”

“所以呢?阿姊你要怎么做?”肖七娘问道。

“自然是帮晋王殿下一把了!”肖元元笑着解释道:“我会先给晋王去封信,让晋王建议陛下对今年入京考试的学子,做一些实质上的帮助。比如说提供学子在京所用的衣、食、住、行、笔、墨、纸、研。”

“然后呢?”

肖元元看了肖七娘道:“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十分困难,而且若是派去执行的官员操作不当,还会造成浪费和贪墨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可以自荐,朝廷只要把钱给我,这些东西咱们肖氏可以一力代劳。”

肖七娘皱着眉,想了想,明白了过来,道:“虽然借的是朝廷的名头,但那些学子是通过肖氏得的实惠,可以将我们的名声传扬出去!”

肖元元笑道:“是呀!萧珏家世不浅,由他来办足以照顾那些学子的面子。而且,你想想——这些学子的衣食住行上都有我们肖氏的标记,以后肖氏的杂货跟官家御用扯上了关系,那好处可是说不尽的。”

借用国家赛事打广告,现代人早就习以为常。

说干就干,肖元元苦思冥想花了三天时间,作好了一份商业计划书。三天后,三封急信从江都发了出去。一封照例发给乐平公主,一封发给萧珏,最后一封发给了晋王。

萧珏看着手上这厚厚一沓计划书,心下一阵恍惚,他好似很久没有收到这么厚的计划书了。

当下萧珏也顾不得手上的活计,静心细读了一下午,直到史四郎进来汇报麻将馆的上个月的收益,才从计划书里抬起头来。

史四郎看到那一厚沓计划书,眼睛顿时一亮,问道:“萧总管事,这是……肖娘子又有了什么新点子么?”

萧珏轻轻“嗯”了一声,将计划书倒扣在桌上,又伸手接过史四郎手上的账册,大致翻了翻,问道:“这账给总账房审核过了么?”

史四郎眼睛一直盯着那份计划书,听到萧珏突然问起,猛然回过神来,连忙道:“总账房那边已经核算过了,账面是对得上的。”

萧珏微微点了点头,合上账册又递了回去,道:“那便好,未来几个月,我可能没有精力去管麻将馆了,你多费些心!

还有——今年的麻神大赛,我就不插手了,你与齐三娘好好商量如何去办吧!”

史四郎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账册,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计划书,问道:“是肖娘子又有什么新的生意交给您做了么?”

萧珏点了点头,回道:“跟你们没什么关系,管好麻将馆的事,这事不用你操心。”

史四郎收回那恋恋不舍的目光,低低道了一声:“是。”

萧珏刚想翻开计划书接着看,却见史四郎杵在那里一动不动,有些疑惑地问道:“史主事还有什么事么?”

“呃……”史四郎顿了一下,讪讪道:“我听说萧总管事已经看了一下午了,还没有看完么?”

萧珏好笑看向史四郎,道:“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没事没事,”史四郎连忙否认道:“只是见萧管事累着,想提醒萧管事多多休息。”

萧珏顿了一下,道:“那……多谢你了!”

史四郎朝着四周看了一眼,看到萧珏身后那半人高的木匣,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萧珏还是会把计划书在那个木匣里。

想到此,史四郎笑着对萧珏道:“萧管事注意身体,在下就不打扰了。”

萧珏略略点颔首,史四郎连忙退了出去。

与萧珏收到信的反应不同,晋王在仁寿宫收到肖元元的来信,虽然十分惊讶,但看过信的内容后,并不以为然。

科举推行了两年,渐有零落之感,虽说士子们今年首次京试,但根据吏部所呈报入试名单来看,皆是籍籍无名之辈,这与杨坚想通过科举选举人才,削弱世家权力的初衷相悖。

这场科举,就像是从一筐烂桃子里选桃子,只能选一个烂得不彻底的,但又有什么用呢?

论才学、论品貌、论家世,靠这些寒士与百年世家相争,简直如蚍蜉撼树,可笑至极。

看来当初杨素的那番论断,是完全有道理的。

更何况,科举选士由吏部负责,他若贸然插手科举选士,说不定还会被人猜疑结党,到时候更是麻烦。

在晋王眼里,肖元元的这种提议,单纯只是想自己赚钱而已,但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