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 第58章 再定关陇意峥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534年,四月,秦州。

宇文泰收降了李弼和豆卢宁,逼死了侯莫陈悦,却还是没能拿下秦州的州城上邽。

因为上邽城里还有个可朱浑道元。

可朱浑道元本是渭州刺史,这次为了对抗宇文泰,侯莫陈悦专门把他调过来协助守卫秦州。

可朱浑道元是个很冷静的人,他得知李弼和豆卢宁临阵倒戈,侯莫陈悦的队伍已经崩溃之后,立刻派手下把侯莫陈悦的逃兵都收拢到一起,退入上邽城内,凭城拒守。

宇文泰起初并没有把可朱浑道元放在眼里,既然你不投降,那就打呗。他率领部队直接杀到上邽城外,下令开始攻城。

可是他实在是低估了可朱浑道元的本事。

可朱浑道元出身怀朔,属于塞北的豪族世家,他的曾祖父曾经当过怀朔镇将。六镇之乱期间,可朱浑道元举家迁移到定州避难,先后追随过鲜于修礼和葛荣,之后又投奔了尔朱荣。

可朱浑道元本人精通兵法,善于御众,从军多年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当年在葛荣旗下的时候,就凭借战功被封为梁王。关陇平叛的过程中,他作为侯莫陈悦的部下随同出征,也是功勋卓着,战后被封为渭州刺史。

宇文泰指挥大军把上邽团团包围,开始四面猛攻,结果连打了多日,损兵折将无数,愣是没打下来。

宇文泰觉得不妙,他现在劳师远征深入陇山,只适合速战速决,一旦时间拖得久了,不仅士气会降低,后勤补给也非常困难。

可是眼前这个可朱浑道元是个硬骨头,一时半会儿肯定啃不下来。

此时侯莫陈悦已死,自己的主要战略目的也已经完成,后面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再在这里耗费精力就有些不划算了。

于是宇文泰决定不打了,他派人到上邽城里跟可朱浑道元谈判,介绍了一下外面的形势,说只要你投降,尽管提条件,否则硬怼下去对大家都不好。

其实可朱浑道元守得也很吃力,他坚持不投降,主要是因为自己是侯莫陈悦的部下,忠臣不事二主。可是现在侯莫陈悦已经挂了,再硬撑着也没什么意义。他也是聪明人,既然宇文泰主动示好,那就顺势下台阶吧。

于是双方共同签订盟约,可朱浑道元让出上邽归顺宇文泰,前提是他可以保持自己部队的独立性和渭州刺史的位置。

宇文泰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上邽。

侯莫陈悦在秦州经营多年,上邽库府内的财物堆积如山。宇文泰是做大事的人,这些好东西他自己一点儿也没留,全部赏赐给麾下的士卒。

实际行动永远比喊口号有说服力,舍得分钱的老板才是好老板。大家见宇文泰如此重义轻财,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次算是跟对了人,未来大有盼头。

宇文泰急于跟可朱浑道元达成妥协,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陇南一带的局势很乱。

陇南也就是北魏的南秦州和东益州一带,这块地方地处北魏和南朝的交界处,又是氐族和羌族的聚集地,历来民风彪悍酋帅众多,一有机会就要起来闹事。当初六镇之乱的时候,莫折天生的部队就基本都来自这里的羌族城民。

这次挑头闹事的是氐族酋帅杨绍先。

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关陇南面曾经先后出现过五个正式的胡人政权,分别是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除了宕昌国是羌族政权外,剩下四个都是氐族政权。杨绍先即是武兴国的第四位君主。

五个政权中,仇池国在371年为前秦所灭,再次建国后,又在442年被南朝刘宋所灭;武都国则在477年被北魏所灭。

506年,北魏宣武帝元恪派建武将军傅竖眼领兵讨伐武兴国,君主杨绍先被生擒之后押送洛阳,武兴也被灭国,变成北魏的东益州。

只有宕昌国和阴平国目前还继续存在。

杨绍先在洛阳一关就是二十四年。四年前,也就是530年,正赶上元子攸火拼尔朱荣,北魏朝内大乱,没人顾得上管他,杨绍先借机逃出洛阳回到武兴。

在贺拔岳治理关陇期间,杨绍先躲在家里没敢乱动。等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暗杀之后,关陇一带人心动荡,杨绍先认为时机已到,便召集氐氏旧部复辟武兴国,再次称王。

杨绍先担心自己一个人造反目标太大,秉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他极力鼓动周边的其他地方势力一起造反。当时关陇的刺史们忙着站队,都无暇顾及其它事情,结果西北一带很快就叛乱蜂起,东至南歧州,西至瓜州和鄯州,跨州据郡的造反势力不可胜数。

最倒霉的要数凉州刺史李叔仁。这个哥们一贯的运气不好,他刚从朝内散骑常侍的位置上改镇凉州不久,结果正赶上辖区内的民众造反,他直接被抓起来丢进了监狱。

此外,宕昌国的君主梁仚(xiān)定也趁机过来打秋风,勾结吐谷浑一起占据了河州的金城郡。

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不得不尽早结束官军内部的争斗,腾出手来处理这些叛乱问题。

宇文泰先后担任过原州和夏州刺史,对安抚这些少数民族很有经验。他知道这些人好勇斗狠,如果完全靠镇压的话,既费力气又不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摆出高压的姿态,同时又施以恩惠,软硬两方面同时下手才能搞定。

于是宇文泰派李弼去镇守原州,派可朱浑道元依旧回去镇守渭州,负责西面的治安;又派赵贵去镇守秦州,派拔也恶蚝去镇南秦州,负责南面的治安。

原渭两秦是扼守陇山西南北三个方向的核心州郡,驻兵在这里就相当于占据了陇右的控制权,这也是摆出一个警告的姿态,如果谁不识抬举再敢闹事,就随时出兵去收拾他。

此处也彰显了宇文泰的霸气和自信。毕竟李弼和可朱浑道元都是刚投降过来的将领,即使他们能力出众,但敢于这么快就委以重任还是很需要魄力的。这既表达了用人不疑的态度,也暗示即使出现问题自己也有能力处理。

关陇一带山地多粮田少,于是宇文泰又派人去关中的豳州、泾州、东秦州和歧州一带征集军粮运送过来,确保驻兵的州郡粮草充足。

战略威慑很有效果,梁仚定发现局势不妙,知道再呆下去就成靶子了,很快就撤出河州退回宕昌国。杨绍先知道自己的武兴国太小,又刚刚复国,没办法跟官军抗衡,只好主动把老婆孩子送给宇文泰当人质,以换取保持自己藩国的地位。其他造反势力也基本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一见官军内部问题处理完毕,马上就要出兵来找自己算账了,都纷纷主动认怂不敢再闹事了。

外部问题解决得比较顺利,但回头却发现内部还有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完。

这次捣乱的是豳州。

豳州地处陇山以东,关中以北,虽然四周也有山,但地势远没有陇山一带那么险要。

豳州刺史名叫孙定儿,是侯莫陈悦的党羽。宇文泰本以为侯莫陈悦已经挂了,豳州又无险可依,但凡有点儿智商肯定会投降。

结果这个孙定儿完全搞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他现在是侯莫陈悦残党中唯一的刺史,其他不想投降宇文泰的人都纷纷跟他联络,愿意推举他当新的老大。这种情况下,孙定儿有点儿飘飘然了,不仅不响应征粮的命令,还公开举旗要跟宇文泰分庭抗礼。

陇山都平了,关中附近居然还有不听话的,这坚决不能容忍,必须尽快派兵过去清剿。

可是宇文泰手里的兵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又都分出去镇守陇山周边了,如果再抽调回来保不齐陇山一带还会出事。况且孙定儿那边已经聚拢了很多侯莫陈悦的残党,总人数保守估计也有数万以上,派的人少了也不顶事。

宇文泰正在发愁的时候,帐下大都督刘道德站出来,说他愿意领人去豳州干掉孙定儿。

刘道德出身定州中山,跟宇文泰同岁,出道比较晚。他追随贺拔岳西征,在歧州、安定、平凉、高平等战斗中冲锋陷阵,屡有战功,战后被任命为大都督,封广兴县子。

宇文泰见有人主动请缨,非常高兴,他问刘道德说:你需要带多少人马过去?

刘道德说:二十个吧。

众将都崩溃了。前段时间侯莫陈崇袭取原州已经够传奇了,但还是用了一千骑兵,城里还有李贤等人作为内应。现在豳州城里的敌军比原州多得多,刘道德居然想带着二十人就搞定?

好在宇文泰比较信任刘道德,没把他当疯子扔出去。他问刘道德还需要什么别的资源。

刘道德说,希望能借中军的大旗用一下,别的就不需要了。

宇文泰知道刘道德不光作战勇猛,智谋也非常厉害,他既然敢这么说,一定是想好了办法。反正现在也没更好的招儿,不妨让他去试试。

刘道德领命之后,立刻带领二十个人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赴豳州。

不出所料,刘道德赶到的时候,豳州甚至连城门都没关。

从陇右到豳州需要穿越陇山泾水,路途又远又不好走。孙定儿认为宇文泰的大军一时半会儿过不来,所以目前还没有启动任何防备措施。

没必要这么早就搞得紧张兮兮的,等收到消息的时候再做准备也来得及。

可是刘道德带的人数很少,又特意前后拉开了一段距离,孙定儿派出去的斥候根本就没注意到他。

刘道德知道战机稍纵即逝,于是他先把中军大旗树在豳州城外的高岭上,之后带着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城中,径自杀进孙定儿的府邸。

最近过来投奔的人比较多,孙定儿很有些得意忘形,他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府邸的大院里大摆宴席,听着下面的人说好话唱赞歌,今天也不例外。

结果酒刚吃到一半,刘道德等人就突然冲到近前。事情太过意外,参加宴会的人大脑都没转过来,一个个呆在自己的位置上手足无措。

刘道德不理别人,他一挥手,身边的士兵直接冲上去把坐在主位上的孙定儿按在地上,一刀就给砍了。

直到孙定儿的脑袋被挑在刀剑之上,其他人才反应过来,感情咱们是被宇文泰的人给偷袭了。

下一步怎么办?城内的还有守军有数万人,要不要把闯进来的这二十几个人包圆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在快速盘算,但还没人敢第一个站出来,厅堂中的气氛异常紧张。

刘道德知道不能给这些人更多的反应时间,他举着孙定儿的脑袋对大家说:我奉命来诛杀这个叛徒,跟其他人无关。你们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他又指着城门外山岗上的大旗,命令身边的两个士兵道:赶紧去通知大都督,说事情已经搞定,请他率领大军尽快进城。

众人顺着刘道德的手指方向,果然发现城外的高岗之上有旗帜飘扬,俨然就是宇文泰的中军大旗。

主帅已被砍死了,宇文泰大军又近在咫尺,豳州的守军终于崩溃了,争先恐后放下武器表示投降,刘道德就势分派部署,全面接管了豳州。

豳州既降,周边一些零散的抵抗势力也都很知趣,纷纷放弃抵抗,主动请罪投降。

刘道德凭借精妙的计策和过人的胆略,仅靠二十个人就拿下豳州,众人都非常佩服。宇文泰也对此大加赞赏,他对刘道德说:兄弟你文武兼备,真是我的诸葛亮啊,你现在这个名字太普通,要不我给你改一下吧,从今之后你改姓侯莫陈,名字就叫亮。

宇文泰很热衷于给部将改名字,之前他就已经把杜朔周改成了赫连达,这次又把刘道德改成了侯莫陈亮。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跟主流汉化相反的行为,就是把汉姓改成胡姓,用胡人的风俗笼络人心。但实际上这只是宇文泰的一种管理特色,并非全盘的反汉化。他以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操作。

宇文泰在关西搞的风生水起,高欢有些坐不住了。贺拔岳死后,高欢本来觉得关西的威胁已经消除了,没想道宇文泰又冒了出来,不仅继承了贺拔岳的所有资源,而且看手段好像比贺拔岳还厉害。

高欢其实也不是卸磨杀驴的人,在宇文泰在讨伐侯莫陈悦的时候,高欢专门安排了都督韩轨领着一万人马从蒲坂渡河前去救援。

当时的雍州刺史是贾显度。贺拔岳死后,雍州刺史空缺,于是元修紧急任命贾显度去接任,意在继续维持自己对关中的控制权。

没想到贾显度觉得高欢势力大,有意主动投靠,还专门派船去迎接韩轨入关。

无奈侯莫陈悦太不禁打,韩轨刚走到半路,就得到侯莫陈悦兵败自杀的消息,只好又退了回去。

高欢得知宇文泰轻轻松松就平定了关西,觉得这个小伙子不好对付,能拉拢还是拉拢吧。于是他多次派人进入关中联络宇文泰,期望双方能够结盟。

宇文泰心里很清楚,高欢才是设计害死贺拔岳的幕后元凶,深仇大恨岂能说忘就忘。况且自己做老大多好,凭啥要去给你当小弟?

于是宇文泰把高欢的信都封起来,派都督张轨去洛阳送给元修,表示自己坚决站在皇上这一边,跟高欢势不两立。

关西这段时间两派互杀,完全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元修和斛斯椿都只能在边上看热闹,不知道后面的局势会怎样发展。此时一看胜出的宇文泰主动派人来示好,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斛斯椿问张轨道:高欢这个家伙早有谋逆之心,现在朝廷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你们关西了。只是不知道宇文泰能否比得上原来的贺拔岳?

贺拔岳和宇文泰都是张轨的领导,如果拿过来直接比实在不合适。张轨只好回答道,宇文公文能治国,武可平叛。至于能不能赶上贺拔公,实在不是我这个水平能够评判的。

斛斯椿一看宇文泰的信使说话都如此滴水不漏,心中也非常叹服。

元修现在别的都不关心,只想着攒够了人跟高欢干架。宇文泰之前也说支持我来着,结果我连发了那么多让他领兵进京的诏书都没人搭理。现在仗打完了,这回他再没有拖延的借口了吧?

于是元修专门派着作郎姚幼代表自己去慰劳宇文泰,任命宇文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任命关西的官员。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宇文泰赶紧领兵过来支援,别再磨蹭了。

宇文泰知道元修急得火上房,但他不着急。有了元修的这个任命,正好可以借机巩固对关西的控制权。

现在陇山以西虽然平定得差不多了,关中地区却有很多刺史不是宇文泰的人,典型的就是雍州刺史贾显度,左右逢迎反复无常,必须换掉才安心。

于是宇文泰一点儿都不客气,直接任命大都督梁御为新的雍州刺史,领兵五千去接管雍州。

梁御来到长安附近,派人通知城里的贾显度,说自己奉大都督宇文泰的命令过来接管雍州,劝他看清形势早点儿让权。

兵临城下,贾显度再次反转,主动出来迎接梁御的部队进入长安,拱手让出了雍州刺史的位置。

拿下雍州之后,宇文泰又任命寇洛担任泾州刺史,前略阳太守张献担任南岐州刺史。

接管泾州很顺利,但在南岐州那里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当前的南岐州刺史卢待伯不承认宇文泰的任命,坚决不肯交接。

宇文泰大怒,关西地界上岂能容下不听话的人。他立刻派了一队骑兵过去,二话不说就把卢待伯抓了起来。卢待伯也是范阳卢氏子弟,受不了这个气,直接自杀了。

至此,宇文泰终于完成了贺拔岳未能完成的事业,把差不多潼关以西的全部地区都纳入掌握之中。

除了那个坏事的根源灵州。

------------

【备注】武兴国的位置在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市附近,位于上邽(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以南。上一章提到的略阳是北魏的略阳县,位置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附近,位于上邽以北,这俩不是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