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 > 第三百章 ?大明五座顶级学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章 ?大明五座顶级学府

五位大佬昔日能高中进士,自然是八股高手,作为既得利益者,屁股自然优先于大脑,闻言都是眉头一皱。

高宏图出列,躬身奏道:

“陛下,八股取士乃是祖制,且对寒门士子而言,则相对公平,也可避免考官以个人喜好,以偏概全……”

“这不是问题!”

朱慈亮没让他发挥,打断他道:

“个别考官喜好,评分法就能解决,这次春闱已经证明,只要评阅时间足够,评选出来的策论,也照样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允许百家争鸣,才有百花齐放,若只为方便考试,便使读书人埋首故纸堆,死读四书五经,便是因噎废食了,何如焚书坑儒?”

大家都不说话了,道理懂,但……

你能不能别翻旧账了?

朱慈亮暗暗好笑,语气缓和下来:

“诸位都是饱学鸿儒,朕只是抛砖引玉,具体童子试、院试、乡试怎么定,可以商量着办!”

我很看好你们哟!

众臣默默不语,消化了半天,姜曰广才问道:

“陛下,国子监下设五座顶级学府,其一为行政学院,那剩下四座,各是什么?”

朱慈亮泯了口茶,道:

“其二,军事学院!”

科举起源于隋朝,而正式的武科举则到武则天时期了,那时候对武举人的身体素质及武功方面都有较为严格考核,比如曾经挽救大唐与水火之中的郭子仪,就是唐朝的武科举出身。

到了宋朝,又发生了变化。

大宋以五代十国为前车之鉴,开始重文抑武,所以前期都没有开设武举,直到仁宗时期,开国大将都死的差不多了,边患也始终难以平息,这才恢复了武举考试。

但与唐朝不同,宋朝的武举加考了与文科举相同的经略策论,而且权重很大,这样考出来的,其实还是读书人。

也就是,儒将。

大明立国之初,也与宋朝相似,仍然重文抑武,武举也形同虚设,既没什么生源,也没什么前途。

到了土木堡之变后,才又忽然重视起来。

因为,在这场浩劫之中,大明最精锐的京军三大营全军覆没,损失殆尽。

编练新军、选拔军官迫在眉睫。

但由于自上而下的思维惯性,武举虽然重开了,而直到崇祯上吊,都没有行成足够完善的制度,考试内容也偏于简单,武举人仍然没什么社会地位,自然难以兴盛。

刘宗周总是人间清醒,问了出来:

“我朝自天顺三年正式设立武举开科以来,生源始终匮乏,武举人良莠不齐,陛下开设军事学院,是要改革武举么?”

这老头不错!

朱慈亮笑道:

“朕有这个想法,但要从根子上解决武举疲软的问题,还需要从大明军制改起,甚至从户籍制度着手!”

顿了一顿,侃侃道:

“我大明军户,世袭罔替,以至兵员良莠不齐。须得革除军籍,天下百姓皆入民籍,士兵择精壮入伍,而后才改武举。”

“陛下所言甚是!”

刘宗周抚须赞道:

“百姓皆入民籍,确实可解军户、匠户及贱民之困,而行伍之中,亦可焕然一新,然则武举又该如何改?”

朱慈亮道:

“可将武举分为三试,第一试为壮士大比,只比试武艺、骑射,合格者称【壮士】,可以入府学读书三年。而后参加武举考试,合格者为武举人,可入军事学院深造,毕业考核合格,入军中为官。若有人不愿读书,取得【壮士】功名之后,便入新军为卒……”

刘宗周连连点头,顺着他的话说:

“既然如此,那新军必有可取之处,使【壮士】们争相而入?”

朱慈亮笑道:

“新军,自然是天策军了!”

顿了一顿,又补充道:

“至于如何【争相而入】,也有一策,凡家中一人入天策军,则予十亩免税良田,不计入税赋,全家免除各类杂役!”

高宏图知道皇帝将来要推行“分级税赋制”,自然明白这“十亩免税良田”将来得有多馋人,不由叹道:

“如此一来,天下英雄,皆入天策军矣!”

那当然,那可是天策军!

朱慈亮道:

“现在,咱们再议一议‘军事学院’。除武举人可入军事学院深造之外,自今年起,军中将领上至总兵,下至把总,分批次入军事学院进修,一年后毕业考核。合格者复职,不合格者降三级任用!”

一听要折腾武官,五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将来没准儿还得让他们去上课、考核,想想就有趣,着实幸灾乐祸啊!

史可法笑道:

“陛下,如此一来,黄蛮子可有罪受了!”

朱慈亮一瞪眼:

“该,谁让他不学无术,连圣旨都敢撕……多念点儿书,没坏处,将来也能出将入相不是?”

“陛下圣明!”

拍完马屁,姜曰广满怀希冀,又问:

“陛下,第三座学院呢?”

朱慈亮展颜一笑:

“第三座学院,当为大明科学院。各省乡试,应单设一科,专考算数、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学,凡次因此科中举者,不必再参加会试,而入科学院任职,从九品开始,期间若有改良技术、发明创造,如新式火药、枪械,或筑城、水利、造桥之法,则可酌情升职!”

这个可以搞!

众臣相视一眼,同为读书人,自然明白入仕途这条独木桥有多难走。

进士堪称万里挑一,剩下的只能碌碌终身。

有了科学院,中举之后,就直接有了官身、俸禄,那些对做大官没什么野心的读书人,确实是一条光明大道,而国家的科学技术,也因此而喷薄发展,

一石二鸟!

朱慈亮继续说道:

“至于其四,则是大明医学院,仿科学院例,会试中专设医科,中举之后,入医学院研修三年,毕业考核合格,赐医学进士,由朝廷出资,于各地开设医馆,悬壶济世!”

话音一落,众臣齐声称赞。

这个医学院,真是太好了!

自此以后,大明终于有了官设医院,医生们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

平民百姓生病,终于不用等死了……

万世流芳的善政啊!

朱慈亮抛出了第五座顶级学府——

大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