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梦遇乾隆之清龙汉凤全集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孙嘉淦伪稿案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三十三章 孙嘉淦伪稿案1

乾隆于十月十三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次日以孝贤皇后升祔,至奉先殿,行告祭礼。命大学士傅恒、陈世棺、恭点孝贤皇后神主。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

二十二日,乾隆启驾,谒东陵,并临送孝贤皇后梓宫奉安地宫。恭送的除孝贤皇后梓宫、还有慧贤、哲悯两位皇贵妃金棺。

二十七日乾隆回京,先去畅春园给太后请安,回宫衣服也没顾得换,径直去了长春宫,把长春宫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一个人关在正殿里,闭门不出,皇后担心他,去看了几回,都被他拒之门外。又偏赶上皇太后不在宫里。皇后只得打发人过来唤我去劝劝,进了长春宫,见皇后寒着脸在殿外站着,地下跪了两溜宫女、太监,皇后看见我,淡淡地笑了笑说:“皇上伤心,我们都没辙了,只好请令妃大驾去劝劝,现在我们都是没脸的人。”

皇后从来对我说话没有好腔,我已经习惯了。给她见礼后,推门进去,乾隆呆坐在一张条案前,听到动静恼怒地回过头,满脸泪水,我的心一紧,快步走过去,乾隆伸手拉住我边抽泣边道:“孝贤皇后奉安地宫了,朕不能时常去祭奠她了。朕为她做了一首赋,这会儿朕手抖得厉害,你帮朕记录下来。”

见条案上横放着一条长三米有余的白绢,我拿起笔,跪到条案前,乾隆拈起一炷香,向皇后的灵位,拜了三拜,说道:“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抚诸子一如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迭遘兮,谁不增夫怨怼?况顾予之伤悼兮,更怳悢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抱轻疾兮念众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舫兮陈翟偷,由潞河兮还内朝。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徒怆然,例殿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椒房兮阗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乾隆说一句我写一句,他几度哽咽着说不出话,我也几度停笔,伏案痛哭。断断续续终于写完。一篇赋读完,他的声音嘶哑的再说不出话来,而三米长的白绢上每隔十几行字,就有一片水渍。

我手托白绢放于陈列灵位的案子上,然后跪在孝贤皇后灵位前,磕了三个头,想着孝贤皇后一生虽然短暂,但能得到乾隆真爱,此生足矣。

***********************************************************

温惠皇贵妃七旬寿,乾隆准许春桃进宫祝寿。春桃生了孩子以后比以前稍胖些,脸庞圆润,容光焕发,我都有些认不出她了。

春桃告诉我阿桂即将外调江西,任江西按察使。

我听闻阿桂此番外调跟孙嘉淦假奏折案有关。

春桃在宫里的时候,我和她朝夕相处,无话不谈,相互间毫无顾忌,可此时却都是欲言又止,宫里的规矩,我守、她也得守,其实我很想问问她孙嘉淦假奏折案到底是怎么回事?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近日来我见乾隆情绪有些反常,私下里一打听,听说是因为一道假奏折。

我初进宫时,总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在我印象里乾隆朝的文字狱相当严重,再加上参加和亲王‘葬礼’时,不小心犯了乾隆的讳,多亏和亲王替我压下此事,才免于罪责。使我更认定了在清朝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推出‘午门’外斩首。

进宫后,听巴朗(默然)说乾隆朝的文风较轻松,我初时不信。巴朗告诉我乾隆即位初,便下令刑部将悬挂菜市口袅示的汪景祺头骨取下掩埋,接着又降旨赫免了被发配宁古塔的汪景祺及查嗣庭的亲属。

跟巴朗提起一个话题,她便能描述甚是详细的情节,她还告诉我汪景祺曾是年羹尧的幕僚,着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称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年羹尧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其实汪景祺就是过度吹嘘年羹尧而触到了雍正的肺管子,被雍正下旨,袅首示众,脑袋被挂在菜市口永世不得摘下。

乾隆为避免再发生以文字罪人的冤狱,批准刑部的建议,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

后来见乾隆甚是平易近人,才渐渐变得胆子壮起来。还以为是历史有误。

现在看来,未必是历史有误,也许是乾隆的心态改变了也说不定。

乾隆十三年,乾隆觉得大臣们懈怠,是因为他十三年来政务上过于宽仁,再赶上金川战况不佳,又有班滚死而又生,因此盛怒下他杀了讷亲、张广泗、又命庆复自尽。

由于乾隆由宽转严,朝臣们已成了惊弓之鸟,乾隆一声令下,原来的朝臣与封疆大吏是静如处子,现在则是动如脱兔。

乾隆这几年对朝臣由宽转严,对百姓依旧是一如既往。普免钱粮、赈济灾民。在乾隆的心目中,其实更看重的是百姓对他的歌功颂德。

假奏折是假托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所写,听说奏折上还有皇帝的‘御笔朱批’,关键已在社会上流传了数月。

乾隆命官员暗中追查,结果在全国十七个内地行省中都发现了假奏折的踪迹。关键这个假奏折是借孙嘉淦名义写的,孙嘉淦由于刚正不阿,以敢于直言极谏着称,响彻朝野。百姓对之十分敬重,因此以他名义所发的奏折,影响力相当大。

奏折指斥乾隆南巡扰民及金川用兵,直书’五不可解、十大过’,并遍弹满朝权贵,连已辞官的张廷玉、已故的鄂尔泰无一幸免。听说还指责孝贤皇后干政。并为张广泗鸣冤。

假奏折所写大都与事实不符,乾隆觉得应该不是出自朝臣之手。乾隆一直以为自己爱民如子,是个好皇帝,这道假奏折完全否定了乾隆登基以来的所有功绩,他顿时觉得这些年的苦心算是白负了。因此异常生气。

乾隆正动怒之时,湖广罗田县出了个叫马朝柱一个人,竟秘密组织反清起义。编写、散发《诏书》和《檄文》,说‘西洋出有幼主,名朱洪锦。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统掌山河,普安社稷’,不到数月聚集教众已达数百人。

乾隆闻奏大惊之余,他没想到,他以为会爱戴他的父老子民,竟暗中想着怎么反他。

之所以弄到如此地步,皆因即位以来,实行宽大之政所致。当官的不能惯,老百姓同样也不能惯。

乾隆拍着桌子叫道:“皇帝就是民贼呀。”

乾隆即刻派军队围剿,马朝柱事先得到消息,逃逸了。这次乾隆的心不再软了,传旨马朝柱的家眷及教众全部正法。原本的子罪不及父,父罪不及子也成了一句空话。

马朝柱尚未抓到。江西南安府上犹县又出了个何亚四,何亚四种地时,刨出个瓦罐,里面装着三百七十两银子,如果何亚四拿着这些银子,好好过日子,或者做个小买卖,可能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偏赶上村里来了个福建人叫李德先,自报叫李开花,能书符召将。说何亚四是个大贵人,李德先迎着风头插了一杆大旗,说若能拜开大旗,即是大贵之命,何亚四一拜,果然拜开了。李德先又用锡块刻山河二字。烫在何亚四手上。假称天生异相。辗转纠结多人。密谋造反。还没等举事,就被清廷知晓了,平定时,何亚四也跑了。

乾隆觉得马朝柱在逃,何亚四也在逃,真是君臣蒙羞,好在没太打乾隆的脸,没过几日,何亚四在其家附近一座深山内,被擒获了。乾隆觉得两宗案子,虽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须杀一儆百,何亚四情罪重大,既经抓获,于审明后,即加之极刑。其余从犯,次从犯,也不必分别末减,一律正法。一面即行正法,一面传旨告之远近愚民,以儆效尤。乾隆南巡时称百姓为士民父老,出了逆犯,百姓则唤做愚民了。

如果何亚四的案子就此终结,也许乾隆的怒火会小些,只是在此处一个何亚四被正法,在彼处又查获个何亚四,彼处的何亚四,跟父母兄弟同时查获,真相不难想像,之前被正法的何亚四定是冒名的。乾隆更是恼火。

乾隆身为皇帝,绝不许他的江山被憾动。也不知道是伪稿案牵连了马朝柱、何亚四。还是马朝柱、何亚四牵连了伪稿案。总之三者碰到一起,起了化学反应,乾隆决定对此三起案子,绝不容情。前两者不论主从,凡是参与谋逆者一律正法。而对伪稿案,则逐线追寻,不惜一切代价,追查伪稿源头。

可是如茫茫大海,了无头绪。圣旨一下,各省齐动,同时一幕幕闹剧也在上演,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些承办官员怕担责任,往往把问题推给邻境,隔省隔属,推过来推过去,还有的挟私污告者,有受嘱开脱者,有畏刑妄承者,甚至教供串供附会迁就,株连扰累不胜其烦。越理越乱,反倒是首犯悠然事外。

乾隆谕旨上写道‘伪稿流言,乱民风者尚小,而上下相蒙,关吏治者甚大。’

假奏折案虽跟孙嘉淦无关,到底是借着他的名义,这些日子孙嘉淦一直忧心忡忡,一病不起,乾隆奖赏他一领黑狐端罩,传谕开导他不必忧心,能以他名义书写假邸钞,只是因其敢于纳谏,是个忠臣。

各地奏折像雪片似的飞往京都,乾隆细细查阅下,见揪出江西人犯最多,伪稿抄传数月,也较别的省份早。虽然不能确定伪稿的根源在江西,但是从此地细查,应该能查到源头。

因巡抚鄂昌,按察使丁廷让,办事不力,不能实力根查,任抓到的人犯事先串供搪塞过关。以致案情多有不实,多有疑窦。不但无法查到书写原稿之人,而且使小小一桩伪稿案,而成了文字狱。乾隆传谕令鄂昌、丁廷让解任回京,等候发落。江西巡抚由鄂昌的堂弟,鄂尔泰之子鄂容安调任,按察使则由阿桂补授。

心里一面替春桃高兴,阿桂终也成了封疆大吏,但是这个按察史临危授命,若是一不小心,可能会获罪。春桃告辞时,我嘱咐春桃,叫她叮嘱阿桂定要谨慎从事,勿再重蹈金川之覆辙。春桃俯身称是。

乾隆十八年二月,伪稿案的源头似乎有了些眉目,江西抚州帮千总卢鲁生供出在李世璠家得稿于南昌卫守备刘时达。刘时达供称,乾隆十五年七月间,儿子刘守朴,在浙江金华县做典史时,遣家人王玉琳送寄家信时,信内附寄孙嘉淦奏稿一张,给刘时达阅看。如今刘守朴告病回广东潮州海阳县原籍。

乾隆传谕阿里衮,令其派人密往海阳,立将刘守朴拿获,押解来京。乾隆对此人十分重视,不得稍有延缓,并加意防范,小心看护,不能令其自杀。还有送信的王玉琳,在刘守朴解任时,也辞职他去,不知何往,一并访查踪迹,递解来京。

若是刘守朴前在金华,既传此稿,则金华地方,必有伪稿踪迹,乾隆一面遣钱度、周承勃前往金华访问伪稿踪迹,务必要得到确着证据。另外查询刘守朴何时告病回籍,是否真是患病,或者假意捏造的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