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振中医 >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中药质量标志物(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中药质量标志物(5)

雨越下越大了。

钟医的声音也越来越低沉。

什么是压迫感?

在今天之前,众人还没有感受到绝对的压迫感是什么。但是在今天之后,众人都明白了绝对的压迫感。

十足的实力!

绝对的科研力!

以及无比的经验。

都是钟医言语中带来的绝对压迫感。

“我们等分析了生态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并阐述了植物生态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指出因多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系统研究,系统整合多种组学技术,深入研究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规律及关键调控机制、代谢产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有利于优质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当然,我们在实验中有人发现认为气候是决定植物赖以生存的水、热立地条件的主要生态因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代谢、繁衍的影响表现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认为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气候变暖,高温对药用植物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均有影响。

我还认为通过研究环境对植物体内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

这里可以证实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及药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除去遗传因素外,环境中光照、温度、水分、盐、土壤状况等因子影响药用植物三萜皂苷合成。”

钟医淡然地说道。

“当然,还有中药标准汤剂或中成药制剂因素。

随着中药产业和中医临床用药的发展,多种形式如饮片、精制饮片、颗粒饮片、破壁饮片和配方颗粒等均已出现。

我们认为,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参考现代提取方法。

饮片经水煎煮后,经适当浓缩而得的液体制剂,能够适应当前临床用药特点,标化临床不同用药形式,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由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临床直接的服用形式。

标准汤剂应体现提取工艺的影响、没有辅料的干扰、能够调配成所需剂量。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遵循传统汤剂的煎煮原则,其制备流程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个体化特点,能够保证工艺的统一和质量的稳定。

对于中成药产业来说,由于其工艺过程增加了不少现代产业元素和技术,很多产品不是以汤剂为基础制备中成药产品,如采用全方药材粉粹成药粉制成某一固体剂型或多种剂型。

或者,采用部分药材提前浓缩与部分药材的药粉混合制成某一固体剂型或多种剂型,或采用水提醇沉浓缩制成某一固体剂型或多种剂型。

更或者,采用提取部位入药制成某一固体剂型或多种剂型。

当然,还有炮制方法的规范性因素等的影响。

由于制药原料来源不同、工艺不同、剂型不同,使制剂中的活性物质数目和量波动较大,而增大了质量标准建立的复杂性和控制质量的复杂性,更为临床使用同名中成药不同剂型的可替代性判断带来困难。

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制剂的实际状况开展质量可控性研究,才能准确建立样品的指纹图谱、判别Q-marker及确定其定量的上下限。”

“说到底,你还是没有确切的说出你的中药Q-marker的确定和研究方法!”杨光说道。

“好。”钟医淡淡的回应道。

这一声好,在全场鸦雀无声之中,显得格外的敞亮。

“中药Q-marker是中药质量的标示性物质,必须与中药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而中药饮片标准汤剂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标准形式,是中药有效性溯源的核心环节。

根据中药Q-marker的定义,提出以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为核心样本进行质量研究,确定中药Q-marker,并向药材和饮片溯源,并向复方制剂和中成药延伸。

我提出如下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中药Q-marker研究过程。”

“其一,我们必须保证样品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这种保证还得参照《华夏药典》药材及饮片研究的相关要求,样品的鉴定应确定到种,推荐采用传统鉴别和DNA条形码鉴别相结合。

其二,还有饮片炮制。

我们得依据《华夏药典》1990年版相关规定进行炮制,或依据道地产区或主产区地方炮制方法。

第三方面,煎制前饮片质量检测。

应依据《华夏药典》中相关规定,对其含量、外观、检测、水分等进行饮片的检测。

第四方面,样品用量。

我推荐饮片的用量为100克用于标准汤剂制备,样品应不少于10批次,以避免因样品过少引起系统误差。

第五方面,溶剂及溶剂用量。

依据临床煎煮常用纯化水。

而方法了,则是选用传统方剂的方式煎煮。

但是加水量随意性和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细化。煎煮加水量及煎取药液量可采用加水量为饮片量的6到8倍计算。

其六,是浸泡和煎煮时间与次数。

煎煮前浸泡药材有利于成分溶出,建议浸泡时间推荐采用30分钟。

各饮片均推荐煎煮2次,对于一般药物,头煎时间为30分钟,二煎时间为20分钟。也可以根据特定要求延长或缩短煎煮时间。

第七部分是浓缩方法的确定。

我本人推荐使用减压浓缩,浓缩温度推荐不超过50摄氏度,考虑到质量控制的需要,建议体积浓缩至药材质量的5倍。浓缩液冷冻避光保存。

第八部分是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建立。

我在这里的建议是,采用液相或气相质联用方法建立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分辨出指纹图谱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数目和化学结构。

选择该汤剂特有的与活性、疗效和安全性有关物质为Q-marker,并以标准对照药材或对照品比对,进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