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祁皇宫内,同北陵无二,都是一贯的红墙绿瓦,蓬勃恢宏。
萧璃被客气的引入了大殿,众臣面面相觑,怎的只见北陵使臣前来,不见和亲公主,这是个什么意思,难道那公主见不得人不成。
一时间,全场哗然,各怀心思,皇帝今年四十五岁,老当益壮,不过眼底的乌青明显,似纵欲过度。
萧璃不待细想,便听夜鸿轻咳一声,随后道,“想必堂下便是北陵八王爷萧璃吧?你不是护送和亲公主前来吗,公主呢?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吗?”
萧璃见南祁皇开口便咄咄逼人,他双眸微眯,背脊挺得笔直,“陛下有所不知,我北陵尊贵的公主殿下本应在此时出现在大殿上,但就在进入南祁境内西关城,被埋伏的刺客刺杀,本王和众多守卫拼尽全力才将刺客伏诛,公主受到惊吓,情绪不稳,所以才未曾入这大殿,这样的解释南祁皇可还满意?”
众臣听到北陵璃王如此说道,本觉得是自己国家守卫不当,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想要破坏两国联姻,可是这璃王的意思怎么有点是他们故意派刺客暗杀,导致公主心绪不稳呢。
显然皇帝也听出来此等意思,他冷哼一声,“璃王的意思是指我南祁故意为之,那刺客是我南祁派来的了?”
萧璃答非所问,看着堂上皇帝,不卑不亢,“没想到这就是南祁的待客之道,贵国夜太子来我北陵本王与父皇尽了地主之谊,让他在北陵得以遇到荣华公主,我邺城百姓更是爱戴他如一国之人,没想到如今身份互换,你们南祁竟然如此不知礼义,看来这亲,不和也罢!”
萧璃沉声道,话语中完全没有只身在别国,而对南祁皇畏惧之意。
夜鸿被萧璃说得面上过不去,这在南祁遇刺本就是他们守卫不当,不管是何方势力,但就是阻碍了两国交情,他显然没有方才那么理直气壮。
正要开口,萧璃左侧的一个老臣接过话来,他就是南祁丞相姬燕,人说南祁是马背上的天下,姬家,便是豢养战马的最大家族,为南祁做出的贡献卓越。
只听他道,“璃王殿下,话可不能这么说,即是两国联姻,北陵皇钦下旨意,盖了国玺,已成定局,而王爷你如此小题大做,是不是真如传闻所说,你与荣华公主有染,不想她嫁到我们南祁为妃呢?”
此话一出,萧璃浑身散发着杀意,看着姬燕,如同看一个死人,他双眸微阖,后紧盯着这个丞相,“既然姬丞相都说是传闻,那传闻便不可尽信,不是你信口拈来胡说八道就成事实!”
正当二人僵持不下之时,太监宣,“太子殿下到。”
只见夜言珩一袭冰蓝锦袍,穿着银靴,步伐沉稳踏入正殿,他狭长的眸子扫过夜以寒,再看向萧璃,眸中尽是笑意,“没想到这么快就与璃王再次见面了,本宫可得好好感谢你,亲自护送太子妃前来洛城,下朝之后,便去我太子府,本宫亲自为你设接风宴。”
姬燕见太子都如是说,想必这璃王不好相与,否则不会与他虚与委蛇。
姬燕重新入了列队,气氛在夜言珩来之后便逐渐升温,皇帝也变了脸色,“是啊,璃王第一次来南祁,可一定要让珩儿带你领略这洛城的风土人情,正好过几日便是花灯节了,璃王可得多留几日。”
萧璃并没有领情,从怀里掏出两国联姻文牒,“这是父皇让本王交于贵国的文书,两邦相交,两国结盟,文书为证。”
皇帝示意身边的陈公公去接过璃王手里的文牒,陈公公会意,将文书交给了皇帝。
“既然本王的使命已经完成,那便不必多待,先行告退了。”
萧璃说完,不顾那些大臣和皇帝铁青的脸,火红色的身影消失在殿内,而夜言珩显然知晓楚御桦入西关之后,被刺杀,虽没有成功,但成功的惹怒了他,更惹恼了方才大逆不道的萧璃。
他看着夜以寒,气息凉薄,“皇叔,西关可在您的管辖内,为何知晓和亲队伍要途径此地,还是让有心人有机可乘,是皇叔觉得本宫的太子妃应该还未与本宫拜堂成亲便死在南祁之地才是您最愿意见到的吗?”
显然二人针锋相对不是一朝一夕,夜以寒眯着眼,“太子此话差矣,你娶太子妃本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放任刺客前去刺杀,更何况两国联姻,这是国事,不是家事。”
“哼,皇叔心里想的和做的可不一样,在座的各位心里的小九九本宫也清楚,现在北陵的荣华公主是本宫亲选的太子妃,那她就一直都是,不要想着去对付她,否则本宫绝不轻饶!”
他放下狠话,便甩袖离去,而皇帝见他的弟弟阴沉着脸,忙到,“九弟,你别同珩儿计较,他也是护妻心切。”
夜以寒抬头扫过高堂上的皇帝,那眼神让夜鸿后背发凉,连忙噤声,陈公公见此,也跟个人精一样,忙道退朝,否则这个皇帝又得失眠了。
整个南祁朝堂上的官员都知道,南祁皇无用,竟然怕小自己十多岁的弟弟,还让他执掌大权,甚至不敢同他多说话,否则就会失眠,一整夜都不能入睡,这话要是放出去,想必根本就没有人相信,作为一国皇帝,竟懦弱至此。
而夜言珩收到的所谓意图谋反,不过是夜鸿害怕夜以寒而编出的谎话,目的就是让夜言珩回南祁,只有夜言珩才有胆量与夜以寒相斗。
皇帝离开后,众大臣都不敢直视摄政王,一个个都缩着头,生怕摄政王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夜以寒见这些个大臣跟见了豺狼虎豹似的,他冷声道,“本王就这么让你们恐惧?胆小如鼠的蠢货,还不滚,看本王干什么!”
那群人逃也似的离开了,夜以寒盯着高堂上龙椅,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后转身离去。
皇帝回到养心殿后,都还心有余悸,看来真是怕极了夜以寒,陈公公见状,忙将提前熬制好的安神汤递了过去,“皇上,您把汤喝了再看奏折吧。”
皇帝端过瓷碗,连他自己也觉着窝囊,但他谁也没有告诉过,他曾亲眼看着小自己十二岁的夜以寒,手刃忤逆自己的大臣,后又雷霆手段诛了两大谋逆叛臣,而他这个皇帝竟然没有什么话语权,只因先帝遗诏,朕十三子有勇有谋,虽年纪尚轻,但能担大任,特封摄政王,与新皇共同执掌国事,不得任何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