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冬,弘农王于殿内与王后饮酒作乐,唱起了怀古薄今的乐府诗,其间充满了哀思与仇怨。这让早就恨不得将其掐死的董卓和李儒抓到了把柄,毫不犹豫而又蛮横的施展雷霆手段将其鸩杀。
这引起朝中保皇派大臣的极力反弹,但董卓自认为已经彻底掌控了局面,高高的举起了屠刀,在洛阳掀起了又一波腥风血雨。剩下的大臣要么跪下表示臣服,要么隐藏得更深。
董卓却没时间去理会这些,在李儒惊慌、失望的目光下住进了皇宫,开始了对宫内女性生物的安抚,用他那胖胖的躯体。
这让本来因为血腥而暂时停歇的反抗再次爆发,而且比之前更加的猛烈,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只是在西凉铁骑的钢刀下又多增添了数十亡魂罢了。
希望前边的那些人走得慢一些,大家还能相互交流一下作死的能耐,或者思考一下作死之所以是作死的原因。
只是屠杀过后,董卓的满不在乎,还有蔡邕的喋喋不休,让李儒感到分外头疼。
前者让朝中大臣立时缺了小半,要找人补充不难,难的是新来也有可能步了前尘,还要再次……
后者则是大肆批驳,蔡邕的脑子很清醒,批驳的对象不是董卓,而是他李儒。偏生蔡邕深得董卓信任,一月三迁,可谓是扶摇直上,和他简直不相上下。最关键的是,这是他极力推荐的结果。
董卓不想知道这些,当他爬上何太后的床榻的时候,他感觉整个天下都是的,想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一句话,他可以为所欲为!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当董卓享受了何太后的胴体之后,又享受遍了宫内一切看得过眼的女人。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开始大群夜宿龙榻之举……
董卓的肆无忌惮终于彻底激起了朝中心向汉室的大臣的怒火,他们在王允的带领下很是聪明的没有选择直接反对,而是在私下里进行谋划。
就在大家齐心协力,结果发现面对西凉铁骑那明晃晃的钢刀没有半点办法的时候,一个搅局的人出现,那就是曹操。他受到了所有人的敌视,但最后却他想出了唯一的办法。
没有半分改变的,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狼狈逃出了洛阳。
历史在此再次发生偏差,在公孙度的授意下,乔杨楼帮助曹操顺利逃出了虎牢关,失去了接触陈宫的机会。(虎牢关,其实就是汜水关,不信的自己百度。)
而在此之前,公孙度让人接触了在中牟担任县令的陈宫,企图邀请这位因为忠诚而早死,导致被大大低估的名士。只是陈宫的固执与忠诚,让前去的人无功而返,甚至差点儿被陈宫当做谋反篡逆之辈下狱。
这件事,让公孙度深深的认识到朝廷的确已经日薄西山,但要彻底将他从百姓、世家的眼中驱除出去,真的很难很难!
公孙度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也同时收到了曹操传出矫诏的消息——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贼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廷,残害百姓;狠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寰宇,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匡扶汉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孟德果然就是曹阿瞒!”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竟然这么早就悟了出来,当真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枭雄!”
公孙度感慨过后就是头疼。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次群雄讨董,公孙度将要率领手下的大军参与其中,并给其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文臣武将。然后趁其余各路诸侯还十分弱小,weisuo发育的时候,领兵出击,拿下幽州,迈出成就霸业的第一步。
拿下幽州之后,立即将辽东数郡的模式搬过来,再厉兵秣马一两年后,除掉在冀州威胁最大的袁绍,进而掌控冀州。
然后继续种田,继续发育,坐看风云变幻,静待时机,在曹孟德真正成长起来之前,将他扼杀于摇篮之中。
不可否认,在孙刘曹三家之中,公孙度最忌惮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这不是多了三世经历,多了超出两千年文化就能缩短二人之间的差距的。曾今有人穿越到汉末三国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小兵没多久就能成为将军,成为一方诸侯,最后改朝换代,有那么简单?那么容易?
古人难道都是傻的吗?
或许大多数都是,毕竟大多数都不认字,但是这绝不包括孙刘曹,更不包括在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荀攸、荀彧、贾诩、诸葛亮、周瑜等等等等,这些充满智慧之人。他们更懂得冷兵器的战斗,更懂得人心的揣摩,去进行丝丝入扣的设计。
不过,公孙度有信心在除掉曹操,一举统一吞下江北之后在十年之内,至多不超过二十年时间,解决孙刘两家,完成改朝换代。
如今来看,这个计划充满了漏洞,尤其是他展现出超强的实力之后,处于弱势的曹孙刘,以及其他诸侯必然会抱团取暖,就像孙刘联合以抗曹那样来抗他。
“难道真的不能缩短三国埋下的祸根?得等到我死后才能完成改朝换代吗?”
公孙度心底很是不甘,但他着实想不到办法。百姓的忠诚好解决,他们还处于尚需要启迪智慧的档口,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文臣武将,应该怎么办?
这些东西,公孙度没有和任何人商议。
在这之前,公孙度却要先做出另外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出兵前去会盟吗?
要知道在一年前,他才刚刚称病,以回乡养老为由返回了辽东。如果去了,难保不会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但是如果不去,这个明着是群雄讨董,实际上却是进一步削弱汉室威信,赚取名声的举动就和他无缘了。
“去?还是不去?”
公孙度并未多想,当即招来了魏攸、荀攸等人。
“主公此时露面,铁定会导致在士林的声望大大降低。”魏攸的建议偏于稳定、保守,但道理一点儿不假。
“属下觉得应该出兵。”荀攸则是提出了另一个见解,但他没有说理由。
戏忠则接口道:“去是一定要去的。”
“就目前来看,董卓的西凉大军超过二十万,实力雄厚;各路诸侯举兵响应,汇聚起来应该也差不多在二三十万的样子。看似与董卓的西凉大军不相上下,但群雄讨董,和当年六国攻秦何等相似,最后铁定会因为人心不齐,不欢而散。”
公孙度不由大吃一惊,这和真实的历史何等的相似,甚至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戏忠这个早亡,却给曹操真正奠定了崛起的基础的鬼才之师啊!”
公孙度心底小小的感慨了一下,然后就将目光转到了郭嘉身上,他想看看这个绽放出了更多光芒的鬼才又有什么样的惊人之语。
“鲜卑虽乱,但野心仍在,尤其是不久前刚受到袭击,是以不宜大局出兵,以防为其所趁。”郭嘉淡淡一笑,侃侃而谈,“况且,其他人只要不想遭受另外的人的敌视,想必也不会带太多的人前去会盟。因此,依照主公的地位,属下以为一万人应该是最妥当的,不过考虑到辽东大军的实力,五千人上下便足以。”
“好,那就让徐荣和黄忠领兵前去会盟。”
公孙度只是稍作沉思就做出了决定,接着又扫视四人,道:“你们谁愿意随军前往?”
“属下长于内政,短于用兵,就不参与了。”魏攸首先拒绝。
然后荀攸也拒绝了:“辽东乃主公立足之本,属下也不参与了。”
“属下倒是对前往瀛州有些兴趣。”
戏忠脑袋一偏,同样拒绝了。
郭嘉见此,只能苦笑道:“既如此,属下愿往。”
公孙度笑道:“那就辛苦奉孝了。”
“不辛苦。”郭嘉苦着脸,假装委屈道,“就是有些舍不得家里的大炕。”
舍不得大炕一说,自然是笑话,如今已是年初,大雪开始融化,要不了多久就要暖和起来了。但是公孙度也来了兴趣,作弄到:“既然是这样,奉孝明早就出发吧,也好早去早回。”
“主公,这……”郭嘉两手一摊,面上更是委屈了。
“哈哈哈~”
公孙度几人俱是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