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第六十一章 考察调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叫国家支柱产业,什么叫关系国计民生,什么叫出口创汇,徐齐霖不说,唐朝人也不懂。

而能从一个小小的棉花,看到这么广大的前景,想得这么深远的,自然非他莫属。

即便是李二陛下允准了他大种棉花,想到的也是老百姓冬天有棉衣,夏天有单衣。

三天的大采摘终于结束了,捆扎压实的一车车棉花运往工坊,吃饱喝足又赚到钱的民工们也心满意足地返家生活。

而种植棉花的当地百姓,却还没有闲下来。棉杆可以切碎堆肥,将是优质生物肥物;还能够进行发酵,成为牲畜饲料;甚至可以制造工业用纸。

而桔杆、杂草堆肥技术恐怕是应用最广的,从今年春天大盈库大量印刷《实用农书》,到朝廷发放给地方官员,在唐朝的疆域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使用。

煤炭在各地也在逐渐推广,这也大大减少了桔杆被当烧柴,这种利用值最低的使用。

变化在起初是不明显的,使用的农户少,操作还不成熟。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大唐的粮食亩产量在三五年后,就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还不算农书中涉及的其他新技术和多种经营,好好掌握运用的话,农民的收入则会更高。

棉花的采收,意味着徐齐霖在今年的大事又完成了一件。虽然他要随军去高昌转转,但那也将是明年的事情了。

李二陛下刚刚下旨,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麾下将领包括牛进达、薛万均,以及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开始调动府兵,以及少数民族附庸军。

圣旨虽然下达,但古代的运输和动员能力不能高估,十五万大军,再加五六万的民夫工匠,全部集结起来,并屯足粮草物资,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也就是说,要正式出动征讨,也是明年夏天的事情了。

徐齐霖算得是很清楚,可李二陛下的书信到达,又让他的享受时光打了折扣。

甘州作为河西走廊的要地,征伐高昌的大军必然要路经此地,一些准备工作是必须做的。比如粮草物资的调拔运输屯储等等。

李二陛下倒是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让徐齐霖自己筹划,为大军准备相应的装备和物资。

另外提到的则是河西其他地方的治理经营,如果都能象甘州这般发展,征伐高昌、掌控西域,将会更加顺遂。

对此,徐齐霖是赞同的。之前答应赴任,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但他官职在甘州,第一年的发展又至关重要,也脱不开身去管别的地方。正巧李二陛下问到了,他倒也不吝自己的聪明才智。

甘州的西面是肃州,后世的酒泉、敦煌、沙州、瓜州。是进入沙漠戈壁,讨伐高昌的起点。

东面是凉州,后世的武威地区,是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

徐齐霖觉得摊子铺得太大,管得太多,并不合适,见效也不会快。主要还是人口的关系,只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搞。

酒泉就不用说了,后世可是西北内陆着名的灌溉农业区,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

只要足够的人力,粮食、棉花大量种植,就足够这个地方致富发展了。

武威呢,作为拱卫长安和把控西域的门户,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西北地区的军政和文化中心,在汉朝一直是中西方商贸往来的重镇。

这一点与张掖比较相似,但在后世,张掖有丹霞,酒泉有卫星,敦煌有莫高窟,可提到武威,却想不起什么耳孰能详的东西。

当然,如果后世的武威还叫凉州的话,那首家喻户晓的《凉州词》或许能够成为地名标签。

但现在嘛,徐齐霖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能让肃州和凉州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当然,也包括甘州,自家的地方怎能不考虑?

没错,就是借征伐高昌的机会,请数万府兵垦荒春耕。

操作起来也不难,让府兵掐好时间,在春耕前赶到肃州、甘州、凉州,耕种后再出关向高昌进发。

数万关中府兵啊,都是农户出身,配以牛马,几天的时间就能耕种出几十万亩田地。

别以为这几十万亩田地就是为地方做的贡献,对征伐高昌的大军也是极有好处的。

你想啊,征伐大军至少要携带数月的粮草物资,不能老想着就粮于敌,那才保险才是。

夏天出动,结束战争大概是在秋后,这还是乐观的估计。到时候,河西的粮食就能收获,就近供给,岂不更加方便快捷,还能减少随军的运输量。

徐齐霖相信李二陛下肯定能够答应,但还是计算了一下,并列出了估测的数据。不仅能支应大军在西域作战,还能供应在西域的长期驻军。

这就不仅仅是眼前的考虑,更涉及到唐军在西域的攻略,不过是让几万府兵早来些时日,干十几天农活儿而已。

如此简单的投入产出比,李二陛下岂能看不懂?说不定,还会有意在战争打完后,在肃、甘、凉三州留下府兵就地安家呢!

至于再具体的对肃、凉州的经营发展,徐齐霖觉得甘州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再结合一些肃、凉二州的地方特点,也就算是很好的答卷了。

徐齐霖边想边写,突然又停下了笔。他觉得这么快就全部回复,显得很不认真。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特色,你不去考察,不实地调查研究,是不是太过敷衍了?

虽然自己知道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别人看来却是闭门造车。

思索了一会儿,徐齐霖只把要求府兵参与春耕的事情先奏报上去。其他的建议,则先留下,等过段时间再发。

趁着秋高气爽,去肃州走一趟也不错,权当是旅游观光了。

徐齐霖想到这里,不禁面露微笑,转头对斯嘉丽说道:“收拾收拾,趁着这天不冷不热,某带你去游玩。”

斯嘉丽痛快地答应,就是这么听话。

阿佳妮眨巴眨巴眼睛,好象听着不带她的意思。过了一会儿,便逡巡着凑过来,送上打好皮的苹果献殷勤,陪着副笑脸问道:“阿郎,也带上奴家可好?”

徐齐霖斜着眼睛瞅了瞅,说道:“在外面吃东西注意点,别给某丢脸。”

“一定,一定。阿郎自管放心。”阿佳妮连连点头,可从来就是只答应,转身就忘的性子,弄得徐齐霖也是没招儿没招儿的。

……………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属于敦煌辖境。而另一重要关隘阳关,也在敦煌龙勒县。

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乃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一个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个则是“劝君更尽一杯酒”,隐喻着过了这两个关隘,便是荒凉和苦寒。

而敦煌,又名沙洲,则很形象地说明了此地的特征:茫茫沙滩中的一片绿洲。

据说,意气风发的霍去病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便是追击到此才停步。由此,便有了一个极有意义的名字——盛大的辉煌,即敦煌。

但从古到今,即便是重要的关隘,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荒芜,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苦寒。

黄沙遍地,荒无人烟,连野生动物都很罕见。要不是王方翼的兴趣盎然,徐齐霖还真懒得走这么远。

“明年,千军万马便将由此出关,征伐高昌。”王方翼倒是有些兴奋和激动,指着这漫漫沙海,似乎看到了大军行进的遮天蔽日。

徐齐霖耸了耸肩膀,把遮挡风沙的帷帽整理了一下。形象有点锉,可不迷眼睛,不吃沙子呀!

其实,他到这里还有一个目的,却不是王方翼所知道的。

“看也看过了,咱们去玉门县吧!”徐齐霖转向肃州派来的官吏兼向导,说道:“现在还叫这个名字吧?”

“回徐丞。”官吏在马上拱手答道:“玉门县于贞观元年废,现称为会稽县。”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据说,那里产石漆,也叫石脂水,可是真的?”

石漆,石脂水,也就是石油,最初发现的产地便是肃州玉门县。据唐时县志记载:石漆,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而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在玉门、酒泉等地,当地的百姓便一直用石油点灯照明。

到了宋代,石油甚至加工成了固态物质,名曰石烛,其点燃时间较长,一支石烛可顶蜡烛三支。

但由于石油燃烧所产生的烟比较浓,即“所沾幄幕皆黑”。因此,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当然了,古代的石油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的开采技术,老百姓基本上是“刮油”。就是用草或鸡尾毛在水面上捞,再装入罐中。

徐齐霖没想大规模地开采石油,也没那个技术和工具。但收购一些,却也大有用处。

“徐丞所说不差。”官吏说道:“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

水油混杂啊,徐齐霖摸了摸下巴,约略有了些想法。

王方翼终于领略了大漠风光,兜转马头来到徐齐霖身边,听他提起石漆,好奇地问道:“徐丞,这石漆可有什么奇异之处?”

徐齐霖笑了笑,夹了夹马腹,边走边说道:“若是能大量开采,可谓妙用无穷。但现在看来,却是不实际。某想着搜购一批,先研究研究。”

王方翼点了点头,说道:“下官还未听说,更未见过,正好开开眼界。”

前方的背风处,几个护院的围护下,两个纤薄的女子骑在马上,向着徐齐霖挥手。

没错,斯嘉丽和阿佳妮已经学会了骑马。尽管马匹稍微矮小,且比较温驯,但徐齐霖对此却是非常满意。

……………

长安,千秋殿。

李二陛下正看着徐齐霖的奏报,对他提出的建议,已经是基本首肯。

大唐有待开垦的荒地很多很多,江南就有,遍利条件更甚是河西。而经营发展河西,却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对攻略西域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

所以,人力、物力才会向河西倾斜,却不是因为徐齐霖受宠的缘故。

肃州、甘州发展粮棉,并采取相近的模式,李二陛下是比较赞同的。甘州的成功,已经证明经验的正确,套用一下,也是正常。

何况,高昌若征伐顺利,如何处置也与河西的发展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李二陛下此时还没有透露内心的真实想法,那就是至少要把西域恢复到汉时的状态。

所以,很多大臣都认为这是征伐不臣之国。由于道路太远的关系,战胜后多半还要象处置东突厥降众那样,复其国,换个人当王。

要是有了河西这个坚强的后盾和后勤供应基地,李二陛下便可灭其国建州郡,把高昌收入大唐疆图。而臣工进谏时,他也有底气,有理由来反驳。

而一旦把高昌并入疆域,就要在西域与西突厥展开长时间的对抗。驻兵少了是不行的,李二陛下还想着重建汉时的西域都护府呢!

而且,李二陛下已经想好了名字,打下高昌便设立安西都护府。

所以,徐齐霖的奏报毫无疑问地被允准了。至于徐齐霖所说的,动身去肃、凉二州考察调研,李二陛下更是十分赞赏。

这小子办事还是挺上心的,说干就干,不惧西北的风沙和奔波跋涉的辛苦。

李二陛下在奏报上批复完毕,又拿起另一份奏折,沉吟起来。

这份奏折是肃州刺史陈方璧所写,因病请求放归。与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念故土一样,陈方璧希望在未死前,能活着回到家乡。

远去故国三十年,只愿生入玉门关。与班超相比,陈方璧差远了。

但李二陛下却并不如何生气,这个陈方璧的上奏实在太是时候了。可谓是正愁没有招儿,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甘州还离不开徐齐霖,再给他加个肃州刺史,官阶资历都将遭到群臣的异议。但陈方璧的放归,空出的位置却另有办法把徐齐霖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