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第五十四章 忙碌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天,徐齐霖没有去大盈库工作。晚上要去赴宴,白天他就在城内四处送礼拜访。

虽然觉得自己去甘州就职,家里的产业和商铺未必敢有人揶揄,但也不排除万一。

而且,徐齐霖不想让阿姐出头,也不想向李二陛下告状。他也是有人脉的,象长乐公主和长孙冲,象尉迟恭、马周,都会伸手相助。

何况,还有宫里的两位小公举,让小昭去找,肯定好使。这俩丫头对李二陛下的影响,不亚于朝中任何一位重臣。

“齐霖安心去赴任,家里若有事情,便来府上告知,本宫和驸马会尽力相助的。”李丽质收回皓腕,微笑着作出承诺。

徐齐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某就先行谢过公主殿下和驸马了。”说着,他拿过纸笔,写了下方子。

“殿下的气疾根治是不可能,但要多加调理,延年益寿亦是不难。”徐齐霖把方子递过去,说道:“可惜家师行踪飘忽,某只学了皮毛。”

“便是这皮毛,本宫也受益匪浅。”李丽质笑了笑,说道:“饮用保健茶至今,本宫觉得病情大有缓解,秋冬之季,也只犯过两次。”

“多亏有药烟压着。”长孙冲在旁附和道:“若不是齐霖再三叮嘱不可多用,公主殿下怕要日日吸*烟呢!”

李丽质嗔恼地白了丈夫一眼,说道:“吸过之后,呼吸顺畅,这觉也能睡好。是药三分毒,这药烟怕也没那么厉害。齐霖亦未用过,叮嘱再三,也是谨慎小心。”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待某再向师父询问,可有更好用的药物。只是,却不知何时才能得到。”

“有这份心意,本宫便感激不尽了。”李丽质点了点头,说道:“甘州偏僻苦寒,齐霖可要多注意身体。”

徐齐霖道谢之后,便起身告辞,长孙冲送自送他,直到府门。

“知道齐霖正四处筹钱,某这里有三千贯,还请齐霖勿要嫌少,定要收下。”长孙冲挥手示意,一个下人拎着一袋银饼子送了过来。

徐齐霖挠了挠头,心说:我是筹钱,不是借钱,更不要施舍。看来长孙冲和李丽质还是不懂这个投资,却是看在关系挺近的份上,帮衬自己一把。

“这个——”徐齐霖嘿嘿笑道:“长孙兄的心意,某是不会拒绝的。但这个投资,可能与你想的不一样。”

“什么一样不一样的。”长孙冲很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你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说多了可就是见外。”

徐齐霖笑着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不和长孙兄说得太多,日后再让长孙兄知晓。”

说着,徐齐霖施礼拜别,上马带着从人驰奔而去。

整个一天下来,徐齐霖发现自己的拜访还真是收获颇丰。连马周都赞助了一千贯,弄得徐齐霖很是无奈。

虽然很想说,我不是来要钱的,可人家说得都很好听,你不收都不好意思。

好在这并不影响徐齐霖的集资计划,钱到了徐齐霖手里,自然会有收益。到时候返还回去,这帮抱着白给心思的家伙才能够明白吧?

晚上的酒宴上,估计又能收上不少钱了。徐齐霖把投资人的姓名、金额都仔细记录,又对晚宴有了些期待。

就算一些权贵高官有投资的意向,自恃身份的话,也不想直接跟徐齐霖这个小辈打交道。

而假手自家的子弟,跟徐齐霖搭上关系,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能赚钱,又结好徐齐霖,两全其美。

不得不说,徐齐霖已经是小一辈人物中最出色的那个。

或许官阶不是最高,或许爵位不是最显,但这是凭个人的努力得到的。与那些凭父辈的恩荫而承袭爵禄的,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大家也看到了李二陛下对徐齐霖的信重。先是漕运改革,再是升迁刺史,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用平步青云来形容,也不为过。

再加上与皇家沾亲带故,徐齐霖的前途无量,很多人都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所以,为了日后家族的发展,子弟的仕途,交好徐齐霖就是顺理成章。

算是提前投资,也算是对徐齐霖潜力的认可,这与站队太子或李四胖,是一样的道理。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果然,徐齐霖来到酒楼时,便看到了与以往都多的“朋友”。

曾经同是千牛备身的自不必说,还有几个却是只有一面之识,勉强说得上话,叫得上名字的。

当然,年龄上却还是相近的,比徐齐霖大的,也不过两三岁的差距。

徐齐霖也不以为意,岁数相差不大,更有些共同语言。而且,思维、说话也比较直接,多了些真诚,少了些虚伪狡滑。

“别的不敢说哈,要说这赚钱,某是当仁不让。”徐齐霖一杯酒下肚,借着酒劲起身说道:“诸位兄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懂投资也没关系,入股总明白吧,某就是这个意思。”

“明白,明白。”程处弼嘴里嚼着,立刻附和,可徐齐霖觉得,在座最不明白的应该就是这个家伙。

“都说河西荒僻苦寒,可依齐霖的性子,没有好处,不去享福,是谁都不会信的。”刘弘业笑着调侃道:“想必是咱们眼界不够,不知道那里藏着什么宝贝。”

尉迟环连连点头,说道:“某也是这样觉的。霖哥可是讲究,吃、穿、住都要个舒服。他要去河西,还能去遭罪?打死某也不相信。”

徐齐霖哈哈一笑,说道:“河西地广人稀,也就是世人所说的荒僻苦寒。可诸位却不知道,那里也有冬暖夏凉的好地方,环境比长安,还要舒服。”

“我就说嘛,不享福,霖哥才不会去呢!”尉迟环一副料事如神的样子,傲娇地环视一圈。

张慎行虽然曾和徐齐霖有过节,但也算揭过了。徐齐霖这大半年来,功绩不俗,升官晋爵,却也不得不服。

少年心性,本没那么多成府。打架打输了,得服;没那么大本事,也得服。所以,两人平常也见过几次,倒似已经忘了以前的不睦。

“齐霖,某祝你一路顺风。”虽然过节揭过,可张慎行比之尉迟环等人,到底还是差了一层,敬酒说话也没那么随便。

“多谢张兄吉言。”徐齐霖举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某喜欢四处游荡,观山望水,领略各地风光。张兄若是寂寞,可去甘州玩耍,包管你尽兴。”

“京中有职,怕是难以走开。”张慎行笑着说道:“齐霖倒是自在,某好生羡慕。”

徐齐霖说道:“千牛备身有年龄要求,再有一两年,张兄便会另有任职。不妨考虑下河西,朝廷可是很重视的。”

“好,好。”张慎行连连点头,说道:“齐霖的眼光,某是向来佩服的。”

正说着,歌伎、乐师进来,开始演奏乐曲,献舞助兴。

众人愈发兴奋,也不管是不是打扰人家表演,又说又笑,杯到酒干,好不热烈。

这帮家伙,真的是不成熟啊!徐齐霖发出慨叹的同时,也对自己这少年的身体感到无奈。

……………

要说办事效率,大盈库还是很高的。

工作布置下去刚刚三四天,从京城招募的运输队便已经出发,向河西运出了第一批物资。

这批物资主要是铁制的工具、农具,是开发建设最基本的用具,皆是由新安的铁厂所制,质量上乘。

第二批则是大盈库调派的工匠,招募的流民,人数不是太多,总共有两百多人。

分期分批地出发,使沿途的邸店不致难以接应,也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决定的顺序。

徐齐霖可不象某些官员似的,先闷头到了地方,再向朝廷请示,要人要物。他要力争人财物基本到位,啥也不缺,就剩撸起袖子加油干。

否则,就依古代的运输和通讯水平,一个奏报来来去去,再调拔运输,差不多半年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

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徐齐霖已经计算清楚。就算有些疏漏,也不会影响到开发建设的大局。

而越是这样准备充分,越是这样大张旗鼓,就越是显示出他要努力干好的劲头。有这样的心气,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李二陛下岂能不知,又岂能不喜?

等到各项工作布置完毕,徐齐霖便赶去皇宫,向李二陛下辞行,顺便也汇报一下这几天的工作进展。

听完徐齐霖的汇报,李二陛下对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对这个集资不是很明白。

虽然大盈库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财,可开发建设的初期,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哪?

“陛下,这些钱不被微臣筹集,也就是烂在家里,或是放贷,或是被挥霍掉了。”徐齐霖对于李二陛下的疑问,进行了解释,“若是投入河西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投资人会怎样,多半会加大投入吧?”

李二陛下想了想,点头道:“朝廷虽是明令官员不得经商,但朕也知道,很多大臣通过其他手段已经参与商贸。放贷嘛,也应该是很普遍。”

徐齐霖说道:“微臣便说这放贷,收益稳定,还不算低。不仅臣僚这样做,连寺庙也有这个经营。只不过,寺庙放贷的利息低,期限也较长,倒是赢得了很多的称赞。”

李二陛下听徐齐霖又提起了沙门,不禁抿了抿嘴角,猜测这小子是不是又想出什么坏招。

徐齐霖继续说道:“微臣在想,为什么朝廷不放贷?收利息赚钱是一方面,为商贾和百姓提供便利,解决困难,得到称赞,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二陛下皱起了眉头,说道:“王莽改制,似乎有此措施?”

所谓穿越,后世的小说和电视剧中常有。尽管这都是人们虚构,不可能真实存在或是发生的。

但有位疑似穿越者,不仅仅当上了皇帝,还光明正大的推实施自己的思想理念。他就是王莽,背负了一千多年的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给他评反。

而王莽并非大奸大恶,却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从他推行的政策来看,也很像是一个无私的,为劳苦大众谋福利,减少贫富差距的高尚的人。

在他的改革措施中,先是强调人人平等,并禁止买卖奴隶和下人;然后是土地国有,商业垄断、政府调控等等。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完全是后世采用的手段和政策。只不过,创新得太过了,远远超过当时的理念,使得当时很多的人难以接受,这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正应了那句名言: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用来形容王莽,可谓是非常贴切。

而政府通过贷款来帮助百姓,也正是王莽新政中的一条。但具体的规定是百姓们因为家里办丧事缺钱,才能向政府贷款,才能得到无息贷款。

徐齐霖知道王莽名声不好,才没敢直接建议,而是迂回到了社会上放贷的普遍事实,再转而通过一步步的推进,达到他的目的。

徐齐霖听李二陛下提到王莽,却是不慌不忙,镇静自若地说道:“微臣不知王莽的什么新政,只是以事论事。”

“就以放贷来说,对商贾可解资金窘迫,利息可以较高;对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可用于生产,解燃眉之急。比如购买种子农具,甚至是耕牛,利息可以很低,或是不必,彰显朝廷爱民之心。”

“微臣集资,便是想先行试点,不收利息而借钱予移民,帮他们尽快安定下来,开始生产建设。”徐齐霖说道:“而后,再视具体情况,逐渐扩大贷款对象,提高生产也好,促进商贸也罢,利应大于弊。”

李二陛下眉头舒展开来,觉得还不错。毕竟在地方,有些官府也曾这样做过。比如春耕时借给穷困的农户种子,秋后归还,与徐齐霖的描述很是相似。

“此政策暂不必由朝廷颁布,先在甘州施行,且务必要谨慎小心。”李二陛下终于做出了决定,并提醒告诫了徐齐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