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赵云之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起来,恐怕真的有点难以让人相信,以异族人的凶悍性情,以及这一次乌桓部族集结了这么多的人马,实力如此之强。蹋顿居然会对新汉军心生怯意,未战先怯,对自己的部族的未来及命运,有着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

其实,这并非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并且,应该是一些实实存在于大漠草原异族心里,骨子里的思想。

或者,可以这么说吧,那些异族人,他们的凶悍强悍,只是表面上的。他们的骨子里,其实一直都对大汉,对汉人有着深深的恐惧。

为什么?因为汉人代表着文明,他们代表着的是野蛮。因为汉人的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国度,华夏的文明,是建立在民族强大的基础上的。异族人凶悍强悍不假,可是,汉人又岂是好欺负的?千百年来,凶悍残暴的异族人,他们为什么只能像做贼一般,往往都是对大汉侵掠一翻便逃?那是因为,不管哪一个朝代,华夏都有着彻底消灭他们的能力,实力,有着不倒的精神力量。异族人的凶悍残暴,只是相对而言的,是对汉人的百姓而言,是对某个时候软弱的朝廷而言的。但是汉人,因为有着优越的文明传承,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旦暴起,鬼神都惊。

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那就是汉人基数庞大,而他们的异民族,不管他们如何强盛的时期,人口都不过是百来万左右。匈奴人与乌桓人,之所以有着两、三百万人口的基数,那是因为他们得益于汉人的扶持。如果他们永远都只能待在大漠当中,不准他们在汉人边境活动生活,那么。他们岂会有如此繁荣的时刻?

弱小的群体基数,哪怕他们再凶悍,又能折腾得了几天?一旦让汉人抓住一个机会。说灭了他们就灭了他们。所以,他们对汉人的恐惧。不是那种单对单拼杀时的恐惧,而是对他们整个部族被灭的恐惧。

何况,在华夏兴盛的时期,在汉人掘起的时期。就算是单对单,异族人都未必是汉人的对手。凶悍?那也只是他们一时一时而言的。

异族人的凶悍,是对于汉人的普通百姓而言,相对于历朝历代的华夏军队,异族人怕都不敢在汉人的真正军队面前称英雄。

现在的乌桓族。乌桓大王蹋顿,哪怕现在他处于一个其人生的最得意最风光的时刻,前所未有的可以号召百多万的异族大军。但是,在他的内心里,依然对新汉军充满着恐惧,依然要为他们的部族将来的命运而担忧。

不过,他现在,已经不能改变他们乌桓部族处于与大汉的敌对状态,他的部族,一直来对大汉的侵犯。让大汉不可能轻易的饶得了他们的民族。所以,现在,也没有选择。只能依从轲比能之计,与新汉军周旋到底。

三百里开外的山林当中,这一片大山里,有数座高大的山岭,连绵起伏的山林。

一座山下的峡谷当中,一个抓捕汉人为奴的乌桓部族,被赵云一个不留的全下令杀了。

实在是不能忍。这个乌桓部族,他们居然把汉人当作是猪一般,当作是他们的肉食关押起来。男的。要为他们做牛做马,为他们的劳役。累死饿死。便杀了做成腌肉腊肉存起来。不少还是整个人被他们开膛破肚,如杀猪一般清理干净腌制了起来。不少沙场征战的新汉军将士。见过了无数刀山血海的将士,经历过无数生死的将士,看到这样的情况,都忍不住恶心吐了。

而女的,被他们当作是泄欲的工具,弄死弄残,亦是杀了,一样如那些男的一样的命运,被留作食物。

被救出来的还有两三百汉人,可是,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完全被这些残虐的乌桓人给摧毁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浑浑噩噩的,完全麻木了。

在救出了他们之后,跟他们说了被救的时候,当场就有不少人直接因为得到了解脱而激动得完全疯了。而更多的,那些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汉人奴隶,听说被救了,便直接的露出一丝微笑咽了气。另外,还有一部份,听说被救后,号淘大哭,到了晚上,就自杀身亡了。

这些汉人,被乌桓族人抓住,受尽了折磨,精神上的,*上的。他们,看着自己的妻女被污辱,被杀,被做成了异族人的餐上肉,岂能有不疯不亡之理?

两三百个汉人,最终精神还算正常的,活下来的,仅只有二、三十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他们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是他们心底里的怒火、仇恨在支撑着。他们坚决要加入新汉军,以死相胁。

赵云看得出,他们虽然还活着,但是,已经生无可恋,已经早萌生了死志。为的,就只有是报仇。赵云几乎可以肯定,这些活着的汉人,如若让他们上了战场,看到乌桓异族人,他们绝对会不顾一切的扑上去,会用尽他们可以用的手段,将乌桓人杀死。然后,他们会与乌桓人同归于尽。

这个两千多人的乌桓部族,一个不留,男女老少,全都被赵云下令杀了。第一次,赵云没有因为杀了那些老弱妇孺而有什么的同情心,没有对他们产生怜悯之心。

下面的新汉军将士,被乌桓人的恶行激起了滔天怒火,人人杀气腾腾。若不是赵云及时下了死命令,他们可能会马上冲进那些被捉住看押起来的乌桓族人的营地,对那些乌桓族人大开杀戒。

反正,现在,参与对山海关外一带地区肃清乌桓人的二十多万新汉军,此刻已经从上到下,人人都无比的愤慨,精神激愤。

而这个时候,监视着草原上,三百多里开外的赤峰山下的乌桓大军营地的新汉军斥侯,带来了乌桓大王派来的使者。

赵云看过乌桓大王送来的信后,直接将信掷于地上,拿人把使者拖出去。割了其双耳鼻子,再重打数十大板,让他吊着一口气回去。

野蛮异族。对汉人坏事做尽,暴行难书。居然还敢来跟自己谈正义?还敢派谴责新汉军无故出关攻掠他们乌桓族人的关外地盘?什么时候。关外的地方属于他们乌桓人的势力地盘了?这些养不熟的豺狼,原本新汉朝还不打算拿他们开刀的。但他们居然集结了二、三百万的族人,聚集了百多万的异族大军。他们进犯大汉之心,已经路人皆知,现在,居然还恶人先告状,派人来谴责新汉军?

赵云出离的怒了。

尤其是,乌桓大王蹋顿还敢威胁说要血洗辽东?作为对新汉军进犯他们势力地盘的报复?

呵呵……

赵云怒极而笑。

当即。赵云下令,从山海关出关来的三十万骑军,全军集结,于大山之外,面向北面的赤峰山下的乌桓大军营地,准备给乌桓大营来一次狠的。

当然了,赵云虽然发怒,但也不会失去冷静。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关注着乌桓大军的情况,乌桓大军迟迟不动。放任自己的新汉军夺取了这一片山林,让赵云隐隐的捕捉到了一种感觉。

赵云觉得,这次乌桓部族。虽然一下子集结了这么多的军马,但是,却觉得这些乌桓大军的锐气不足,似乎有一种未战先怯的迹象。

然后,在收到了西凉方面的战报,赵云不禁有了一点明悟。隐隐的觉得,这些乌桓大军,他们迟迟未动,恐怕就是在等着西凉战局的变化。他们。居然不敢搦其锋,不敢挡新汉军的锋芒。

但是。对于乌桓大王拿辽东来说事,这个。却是赵云以及戏志才都有点担忧的事。毕竟,如果乌桓的百多万大军,当真的要进犯夺取辽东的话,新汉军的确有点难以抵挡。到时候,辽东境内,肯定生灵涂碳,辽东百姓,肯定会被如此之多的乌桓族人屠掠一空。所以,这个问题,赵云必须要正视的。

如果说,乌桓部族大军一直在赤峰山下,赵云倒也不太担心,只需等到主公刘易率后续大军前来,那么新汉军就有足够的兵力,直接杀到乌桓大军的大营之前,与他们对持,与他们就在赤峰山下决一死战。

但现在,恐怕等不及刘易率后续大军赶来了。

所以,赵云决定,马上对乌桓大营发起一次长途奔袭。

这一次奔袭乌桓大营,不求一战大败对方,而是要给予乌桓部族一个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在还没来及向辽东发兵,就遭受到自己军的攻袭。让他们不得不继续留在其大营,与自己军对持。

三十万骑兵大军,包括了公孙瓒的那十来万的骑军。但是,现在这三十万大军,已经散布在方圆上千里的山林当中,没有三几天的时间,是不能集结起来的。不过,赵云不认为乌桓大军会马上就向辽东进军,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同时,赵云还给公孙瓒与公孙度送去情报,让他们提防乌桓大军的进犯,同时,也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们,让他们稍为配合一下自己军的攻击。

赵云下达命令之后,马上率本部军马先到了山外去扎营,等待各军前来汇合。

而让赵云高兴,感到意外的是,才集结了一天,大军便已经迅快的集结了近半人马。各路分散肃清乌桓人的人马,他们都处于一种对乌桓人的恶行的极端愤怒状态,他们,一听到赵云的命令,便人人恨不得马上赶到集结地点,对异族人进行攻击。

意外的是,太史慈居然来了,事先,没有收到一点太史慈会赶到北方战场来的消息。

原来,太史慈已经感觉到北方有大战,只是,冀州需要他坐镇,让他脱不开身。不过,朝廷派来的人,很快就到了邺城,田丰、沮授、逢纪等等一众文官,还有不少武将,一起到了邺城,协助太史慈治理冀州。因为收服了韩猛等将,太史慈很快就有针对性的处理好冀州的防务,尤其是对隔河的曹操军的防务。

处理好之后,太史慈的心就飞到了北方的战场。他实在是待不住了,但是,又担心刘易不同意他离开冀州北上参战。也怕时间上来不及。如此,他干脆就说服了田丰、沮授等人,他偷偷的离开了邺城。离开了冀州,一路急赶到了幽州来。

所以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他一来到幽州,见到了戏志才,出了关后,就从新汉军的传令兵听到了赵云现在要集结军马的消息。他就知道,马上就有一场大战了。他又怎么可以错过这个战事?

赶了一天一夜,直接穿过了两三百里的大山,得益于他的坐骑能翻山越岭。所以,及时的赶到了赵云军营当中。

太史慈的到来,让赵云更加的有信心了。

干脆,赵云把三十万骑军,分成了三路军马,他与太史慈各率一支,另外,让一个部将率一支。

三天之后,三十万骑军集结完毕。

当然,新汉军的骑军集结。自然也是瞒着乌桓人的耳目的,新汉军的斥侯,几乎布满了到赤峰山去的草原上。专门戴杀一些乌桓的斥侯。

长途奔袭。自然不是当真的从两三百里开外,直接一鼓作气冲上去就杀。

赵云与太史慈一合计,决定采用昼伏夜行的办法。晚上行军,行军之时,马蹄包布,尽量让自己的三路军马的行动不至于让乌桓人提前发现,直到摸近到离乌桓大军数十里的时候,休整一下,再向乌桓大营发起冲击。

乌桓大营。因为他们早前,根本就不会考虑新汉军敢于与他们的大军正面交战的可能。没有想过,他们乌桓部族大军及族人两三百万人集结的地方会被新汉军攻袭。所以。他们的营地,警惕性很低,很松散。

想想,一个百多万骑军的大营,四周还有百多万族人的营地,这个能称之为营地吗?尤其是,这些异族人,生性本来就漫散的,如此一来,这个只能称之为他们训族的聚居地。

自然,乌桓部族,他们虽然号称百多万骑军,但实际上,他们与早前西凉方面的部族骑军差不多,都是以他们小部族为单位,并非是马上就集结成大军,都驻扎在同一个大营当中的。

赤峰山下,其实,方圆百里的地区,怕都可以说得上是乌桓人的集结地。

乌桓部族的军营是这样的。

首先,是蹋顿的主部族。这个,倒是比较严格一些的。他的主部族的青壮,已经被蹋顿组成了正式的骑兵。

人数约是三十万人左右。所以,蹋顿的大王帐,就作为所有乌桓部族的大军帐,设置在最中间。其大营当中,驻扎着他的三十万骑军。

然后,其大军营的后面,就是他的族人,赤峰山以北方向,都是他的部族族人活动的地方。

大军营的左右及前方,就是集结而来的一众部族,他们一个一个的部族,依靠着蹋顿的大军营,设置了他们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军营。当然,这些军营,也并非就是他们一个个部族的所有人。而是一些常规的部族人马方可以住进这些军营来,包括他们的部族首领。然后,他们的族人,会在这些军营的外面,在划定给他们的地方,安扎下帐蓬,以部族为单位,聚居在一起。因为他们是赶着不少牛羊等一起来的,所以,只能在圈定的外围住下,平时,也可以将牛羊赶到草原上,让这些牲畜去刨吃草原上干枯了的草根。

零零散散,又密密麻麻的乌桓人,他们这么多人,占据的地面,方圆又何止百里?

如此,这么大的一个大营,这叫乌桓族人,如何设防?

因为轲比能的计划,蹋顿考虑来,如果新汉军当真的是讲究信义,会来阻止他们进犯辽东,便有可能会将其军马开到自己的大营前来想拖住自己的大军,想骚扰自己的大军。出于这样的考虑,蹋顿才命令,马上集结了五十万的骑军,在营地之外驻守,所有的族人,都往北面驻扎,空中大营东、南方面的地方。然后,学着汉人的一些防守手段,他们也开始弄出一些拒鹿角等物,还开挖了一些陷坑之类的。

不过,弄得都是稀稀松松,主要是为了提防一下新汉军会向他们偷袭罢了。但他们大多数人,都并不认为新汉军会偷袭他们的大营。那个,大营之内,如此多的军马,新汉军闯进来是来送死么?

蹋顿也没有下死命令,让下面的部族一定要严加提防什么的。因为,他现在,只要一见到新汉军的军马到了他们的大营前,他就会挥军杀过去,不会给新汉军喘息之机,不会让新汉军真的可以在自己的大营前与自己对持的机会的。

正如轲比能所说,新汉军就算再厉害,还能敌得住自己百多万骑军的冲击?

蹋顿更害怕的是新汉朝的整体实力,单独对上二、三十万的新汉军,如果这都不敢与新汉军一战的话,那他还真的赶快把大王之位让给别人,不要再坐在乌桓大王的位置上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