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强行扣押郑玄,简直是在打金陵朝廷的脸,太极殿上众武将群情激奋,纷纷求战。
要打徐州,现在面临着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出师名义问题,一个是兵力调配问题。
这年头虽然战火连天,但第一次开战之前也得找个理由,发一篇讨伐檄文占据道义,并不是脑袋一热,拍拍大腿想打谁就打谁。
更何况陶谦现在名义上还是刘辩的臣子,虽然他因为拒不受诏到金陵担任司徒而理亏,但毕竟没有撕破脸皮公开作对;只要金陵这边一发兵,陶谦完全可以称病推脱,让刘辩的讨伐变得师出无名。
除了现在并不完全具备攻打陶谦的名义外,更大的问题是在兵力配置上有些捉襟见肘。
虽然现在刘辩手下各个军团的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但由于防御的面积过大,要同时对抗刘协、刘表、孙策、袁绍四家,若是再向徐州主动开战,在局部地区并没有任何兵力优势。
在青州方面,袁绍仍然亲自坐镇济南,袁谭、颜良分别盘踞在临淄、泰山两地,总兵力十万左右。而与袁氏互相对峙的薛礼兵团有四万人,魏延兵团四万人,太史慈兵团两万人,这十万人马是绝对不能动的。只要你抽回任何一支,恐怕先前占据的地盘就会被袁绍趁虚而入蚕食回去。
宛城的岳飞麾下有十万左右的人马。但既要压制南面的刘表,还要防着长安的杨玄感,而且吕布、皇甫嵩在荥阳集结了八九万人。表面上是在觊觎曹操的地盘,但从荥阳到宛城只有四百里左右的距离,只要岳飞的人马有个风吹草动,吕布军完全可以出虎牢关偷袭宛城。
扼守柴桑的韩世忠兵团有四万人,既要防着荆南的孙策复仇,还要提防摇摆不定的江夏黄祖出尔反尔,这支军团同样不能动。
南方的徐晃军团有三万人。相对来说面临的压力最小。但一来徐晃驻兵的庐陵到金陵千里迢迢,两地相距一千五百多里。千里调兵并非上策。二来还要担心把徐晃军团调回来之后,被镇压的山越异族会不会死灰复燃,交州的士燮家族会不会趁机发难?
剩下的正在兖州攻打黄巾的秦琼、常遇春率领的三万人倒是可以南下直扑徐州,但这样势必会把将要到手的肥肉扔给曹操。六七十万黄巾老弱妇孺已经被压制在了沛国、山阳两地将近三个月之久。已经没了反击之力,只要再持续的施压一段时间,就可以把这支肥羊完全吞下。若是丢了黄巾去打徐州得不偿失,并非上上之策。
秦琼、常遇春收编的六七万黄巾倒是可以调动,但这支乌合之众缺乏训练,打野战当炮灰还行,真要是强攻城高墙厚的下邳,估计完全填上也拿不下来。
满朝文武分析到最后,能够调动的正规人马也就只有金陵的驻军。孟珙麾下的一万五千人,周泰麾下的一万五千水军。除此之外,金陵城中的一万禁军肯定不能动。五千御林军更是不能动了。
攻城与野战不同,只要对方粮草足够,只要城墙足够高大,把城门一关,想要破城还真没有太好的方法。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硬打。用人命来填。
虽然徐州的武将都是酒囊饭袋,但陶谦手中的人马有六万左右。若是据城死守,凭金陵的这三万人马还真不见得能拿下来。以寡击众,就算有高宠这个盖世猛将助阵,有军神李靖的调度,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攻城与野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刘辩听着满朝文武的议论纷纷,目光慢慢的落到了王越的身上。
只见他缄口不语,一直不发一言。其实原因很简单,要是谈论剑术、武艺,王越可以滔滔不绝,但是讨论兵事谋略,王越实在是插不上嘴。
“野史中记载王越年轻的时候曾经独闯贺兰山,手刃数百人,刺羌族首领而还。既然王越是个如此出色的刺客,为何不让他重操旧业,刺杀陶谦呢?”
一念通达,刘辩的心情豁然开朗,微微皱起的眉头也慢慢的舒展开来。
用军事手段征服是正道,用刺杀手段瓦解是诡道,当无法使用正道的时候尝试一下诡道也未尝不可。
目前的徐州局势已经很微妙,糜竺彻底倒向了刘辩,陈珪、陈登父子摇摆不定,之所以表面上还能够一团和气,完全在靠着陶谦的个人威望支撑。只要陶谦一死,凭他两个酒囊饭袋的儿子绝对掌控不住局势,徐州的政权立马崩盘,很可能就会让刘辩兵不血刃的拿下徐州。
“刺杀真是个不错的主意,一定要把陶谦这老儿刺杀掉!”
想象着陶谦死后徐州的混乱局面,刺杀陶谦的念头就像疯狂生长的野草一般在刘辩的心底萌芽生根,再也挥之不去。
事实上,三国时期的刺杀行动一直很猖獗,只是因为诸侯防范严密,能够得手的刺客并不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小霸王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失去了这个出色的领袖,对于孙吴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若是所向披靡的孙策不死,后来会不会还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实在难料!
除了孙策之外,另外一个死在刺客刀下的重量级人物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被魏国的刺客郭修所刺。可以说费祎的遇刺让蜀国在诸葛亮死后雪上加霜,成为了蜀国被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王越,朕手底下还有李元芳呢,而且还自带刺客属性,手底下有两个这方面的人才,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刘辩双眸转动。目光又从王越的身上转移到了一身锦衣卫打扮的李元芳身上,“元芳你怎么看?派你和王越出马,应该有把握干掉陶谦老儿吧?”
刺杀毕竟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还要绝对保密,所以是绝对不能拿来在朝堂上商议的,刘辩决定就此退朝,秘密策划刺杀陶谦的行动。
“好了,讨伐陶谦老儿的事情今日暂时商议到这里,朕修书一封与各军团的将领,核实下能够抽出多少人马来。回头再做计较!”
刘辩就此打住百官的议论,宣布退朝。众文武各自散去。
刘辩回到含元殿后立即招李元芳与王越到自己的御书房来商议要事,开门见山的把自己打算刺杀陶谦,瓦解徐州政权的计划道来,“两位对于刺杀都有独到的经验。以你们二人之见,刺杀陶谦老儿能否成功?”
李元芳与王越对视一眼,齐齐拱手:“既然陛下有命,臣等自当全力以赴!且容我等去趟下邳暗中调查一番,掌握了陶谦的饮食起居习惯,再决定刺杀方法不迟!”
说走就走,得了天子的吩咐,王越与李元芳立即换了商人的衣衫,快马加鞭的渡过了长江。直奔下邳而去。
数日之后,王越与李元芳再次归来,秘密来到含元殿拜见天子。
由李元芳率先开口禀报:“经过微臣与王教头秘密刺探。发现陶谦的府邸戒备森严,无论日夜巡守的侍卫都有近千人。而且陶谦平日里除了去军营之外,很少外出,所用的饮食全部来自徐州库府专供,想要在饮食上做手脚几乎没有可能。要刺陶谦,只能豁出性命去以死相搏。抱定有去无回之志,才有希望刺陶成功……”
李元芳这话说的明白。要杀陶谦只能豁出性命去拼,无论成功与否,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
“陶谦竟然如此谨慎?”刘辩有些小失望。
如果单从武力上来讲,高宠、陆文龙这两位武力破百的猛将在千名侍卫保护的情况下,或许也可以强袭刺杀陶谦,但要想全身而退只怕很难。用一员猛将去兑换陶谦的性命,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薛礼上次刺董,能够逃出洛阳,一来受益于洛阳各大势力的火拼,二来是得了徐荣的暗中接应,最后才得以全身而退,要想在徐州重演这样的情景只怕是绝无可能了。或许陶谦这般重视自己的安全,也是因为董卓被刺之后吓怕了。
刘辩把目光转向王越:“墨石先生年轻的时候能够在贺兰山单骑枭羌族首级而还,你也没有把握杀掉陶谦之后全身而退吗?”
王越惭愧的拱手道:“回陛下的话,羌族的营寨在贺兰山上,防御松懈,漫山遍野的都是路,所以臣才能逃脱。但在戒备森严的下邳却没有任何把握……”
李元芳和王越的话说的很明白,无论是谁出手杀陶谦,不管成功与否,要想活着离开,机会都不大,最好的局面就是一命换一命。
“这样啊,让朕再考虑考虑吧!”刘辩话语中难以掩饰住失望的情绪。
王越缄口不语,李元芳抱腕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冒死刺杀陶谦,虽然粉身碎骨亦是无怨无悔!”
看李元芳说的慷慨,王越解释道:“并非越贪生怕死,只是小臣觉得倘若失手被擒,以我与李指挥使的身份很难保证不被认出来。到时候陛下落个刺杀臣子的名声,只怕不好……”
李元芳是锦衣卫指挥使,王越是禁军总教头,现在也算是有身份的人物了,倘若失手被抓十有八九会被认出来,到时候很可能会让刘辩陷入不利的舆论之中。
刘辩听后微微颔首:“墨石先生说的也有道理,看来这刺客不仅要身手了得,还得默默无闻才行!”
只要没人认识刺客,就算被抓了对刘辩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就算刺客捱不住严刑拷打,招供了是被天子派遣来刺杀陶谦的,刘辩也可以推的干干净净。因为无人认识,只要没有证据,一切猜疑终究只是猜疑!
“上次被李靖爆表之后的特权还没有使用呢,我何不把召唤范围指定为刺客,召唤一名无人认识的刺客来解决陶谦呢?”
正在踌躇犹豫之时,刘辩猛地想起了自己还拥有一个召唤特权,顿时转忧为喜。
倘若能够用一个召唤特权解决了陶谦的性命,瓦解了徐州的政权,兵不血刃的拿下徐州。这样将会换来数万将士的性命,将会让几十万的百姓免于战火,将会让下邳不再血雨腥风,尸横遍野,这么做无疑是值得的!
“你们两位暂且下去休息吧,朕自己物色个合适的人选!到时候你们两人暗中协助,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要出手,由此人出手即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