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关已是越来越迫近,整个京师已是银装素裹。
许杰诸人却是操练依旧,而在此时,一份份的数据也送到了叶春秋的手里。
对许杰来说,他最珍视的,却是腰间的‘君子剑’,这是一柄好剑,除此之外,这柄剑仿佛一下子给他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他配上长剑的时候,竟猛地想到自己还是读书人,自己并不是寻常的军人。
据说连这剑竟也是天子赐名的,这就更使人激动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子是君,自己本是一个小小的童生,虽是自称是读书人,却属于读书人的底层,甚至因为家境贫寒,迫于无奈,只好进入了镇国新军,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已经忘了,他这读书人的身份,而这柄剑却猛地唤起了他的意识。
原来自己竟险些忘了,自己并非是寻常的丘八,虽然每日舞刀弄枪,可是终究却还是有别于他人,君子佩戴在身,加上王守仁和叶春秋在夜间开课时所讲的内容,许杰理论结合了实际,突然感觉,这柄剑时刻地提醒着自己,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读书人的至高理念,不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己不能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小卒,进入这个大营开始,自己就承担了上天、君王、恩师所赋予的使命,这个使命虽还很模糊,可是许杰隐隐觉得,自己迟早有一日要带着这柄君子剑,做出前所未有的功业。
他心里有了希望。
他将这柄剑当做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便连睡觉,也是将它解下放在自己的床头,倒仿佛是怕有人会将君子剑抢了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倒还真有不少人想要抢,这军中不知多少人对这剑眼红耳热,除了剑,还有那匕首,那威风凛凛的板甲,那精致的钢矛。
自己还穿着寻常的棉衣,手持着长棍,这许杰就已是全副武装了,怎教人不羡慕嫉妒恨?只是拉风的背后,却也有苦头。
同样是操练,可是身上穿戴着这二三十斤的东西,终究在开始时有些吃不消,这等于是凭空增加了操练的强度,只是许杰却是一声不吭,照旧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也免不了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系着护手的束带不太牢靠,譬如钢矛材质因为有些轻,却又因为只有一丈长,而觉得有些短了,譬如武装带上的佩剑固定不牢,操练时总是摇晃,哐当作响。
这样的问题许多,大多都报了上去,过不多久,便有人寻出解决的方案,有的是一些小问题,甚至是直接几个巧匠登营,就地解决,也有一些问题较大,匠人们暂时束手无策,叶春秋却是根据光脑,寻到一些解决的方案,而后一次次尝试着去改良。
想要将装备做到最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即便是这些问题暂时尽都解决,将来大规模生产装备了新军,却依然可能会暴露出问题,这就意味着,将来还可能出第二代、第三代的改良版。
叶春秋从不指望做出什么完美无缺的东西,他只需要尽力使它们越来越好就足够了。
铠甲上镀金和镀银,其实并不算是太难的事,所以在年关之前终于赶制了出来,叶春秋便将其送入宫中。
只是因为要为最后一次批量生产的问题而头痛,所以叶春秋已是许多日子不曾入宫了,水力的轧锻机,是大规模制造板甲的重要工具,当然,轧锻机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还可以大规模的生产锅碗瓢盆,一块钢板到了轧锻机之下,只需下头垫好模具,轧锻机狠狠压下,钢板立即凹陷进下头的模具中,可以任意地产出他们想要的器具。
这水利轧锻机虽然已经试制出来,可是效果却不太理想,这又回到了一个问题上,轧锻机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模具。
于是叶春秋不得不又得回头改造模具,生产中的东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温熔炉的问题刚刚解决,模具的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模具攻克了难题,回头又发现轧锻机未必能匹配。
这绝不是借着光脑中的知识照本宣科就可随意进行,每一步都只是向前前进的一小步,最后才带来改变。
这就是叶春秋不想一次性去制造火器的原因,匠人们还不够熟练,作坊还需磨合,不少的问题凸显,所以宁愿先从简单的冷兵器开始,等到通过生产和改进,培养了一批真正的巧匠,再渐渐地去尝试一些更为复杂的东西。
这一日乃是筳讲,也是今年翰林院最后一次给朱厚照上课。
要过年了嘛,大家都要准备好年休,这翰林院上下,无论是谁,都需参加的,叶春秋猛地想起这件事时,还是在军营中,这几日要做装甲的最后一次定型,所以叶春秋是作坊和大营两头的跑,直到辰时不到,王守仁见到叶春秋起来,不由惊愕地对叶春秋道:“春秋,你今日不需去筳讲吗?”
叶春秋一拍额头,才是想了起来,筳讲是至关重要的事,所有在京的翰林都必须参加,除非你钦差去了京师之外的地方,否则是要被御史弹劾的。
叶春秋一看时辰,便觉得时候不早了,匆匆地想要换麒麟服和乌纱帽,却发现之前因为觉得官服实在穿戴着多有不便,所以留在了家中,而自己的身上只是一身戎衣,可是现在,想要回去取却是来不及了,倒是王守仁很厚道:“穿我的。”
王守仁也是有乌纱帽的,只是比起叶春秋的,他的这官服却有点寒酸,他现在毕竟还只是末流的驿臣,就只是一件灰扑扑的青衣,没有任何的装饰,而且叶春秋在体格上也比王守仁大了一些,如此一来,当叶春秋将这‘官衣’穿在身上的时候,整个人仿佛要崩开似的。
叶春秋不禁无奈地皱起了眉头,话说……眼下也只能将就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