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二八一章 出乎意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二年的元旦大朝会,与以往万历年间或者天启年间的大朝会都不同。

而其中最大的不同,恐怕就是时间上的安排了。

以往的元旦大朝会,内廷和礼部的官员就不用说了,几乎就是通宵不得休息,而其他的官员也要比参加普通的大朝会更早一点儿起床。

因为皇帝率领群臣参加的活动,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祭天、祭地、祭祖宗,以及祭祀山川、社稷等等,期间的各种繁文缛节,能把人折腾死。

而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得赶在日上三竿之前完成。

等到所有这些室外的活动完成之后,还要再次回到皇极殿中,接见百官的朝拜、恭贺,若是有藩国使节到来,那就更好了,属于锦上添花了,皇帝和百官的面子上也好看。

这一次前来恭贺元旦的外来使节,除了朝鲜的三位使者之外,剩下的都是来自塞北草原。

一个是归义王的使者,也就是喀喇沁部昆都仑汗的使者必勒格。

第二个是多伦部首领哈丹巴特尔,也就是大明分封慕义侯的使者,哈丹巴特尔的弟弟哈斯乌拉。

第三个则是库伦部的首领恩赫巴雅尔的使者,也是他的弟弟胡和鲁。

这些来自塞北草原上的部落使者,都是第一次进入大明长城以内,更是第一次进入大明京师。

长城和大明京师的壮丽,令他们震惊之余,也让他们心生畏惧。

塞北的草原虽然广阔,但却比不过大明的繁华壮丽。

这三部的使者先是在热河堡聚齐,然后由热河堡派兵护送进关。

热河堡和古北口城墙上数十门面向北方的巨炮,令他们望而生畏,而武烈营和三千营骑兵的雄壮,更是出乎了他们的想象。

所以一路行来,这些兴致高昂的塞外使者们,越接近京师之地,就越是觉得自己渺小,越是觉得自家首领归附大明的决策之英明。

等到他们远远望见京师巍峨的城池,他们才知道他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在这座城池之下铩羽而归了。

到了此时,他们终于认清,他们这些只会骑马射箭的草原民族,今后再想要入主中原,那纯粹是痴心妄想!

崇祯二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大朝会的一大早,这几个使者就被理藩院的官员们叫起,穿戴整齐之后,在理藩院和礼部官员的引导之下,到了午门外,与在此等候的大明朝臣们一起,顶着寒风排着长队,等着宫门打开。

即使像必勒格这样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家伙,此时见识了巍峨的皇宫和森严的礼仪制度,也突然觉得自己这些来自草原上的喀喇沁人,在大明朝文武百官的面前,的确是不折不扣的野人了。

寅时正,午门打开,汇聚在此等候宫门开启的朝臣们,安安静静地排着队,鱼贯而入,道路的两侧则林立着手持灯笼的锦衣卫、天策卫和羽林卫士卒。

看着眼前宫中禁卫另一只手中持着的崇祯一式,必勒格的心中又多了一份敬畏。

他知道这种带着长长刺刀的火枪威力究竟有多大,在他看来,装备了这种火枪的军队有多少,大明的疆域版图就能有多大。

而在这种火器大规模装备大明军队之后,他们这些塞外民族,除了臣服大明之外,根本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沿着皇宫中的道路,排成四列纵队前行的朝臣们,很快走过了金水桥上的石桥,进入皇极门,来到了皇极殿三层汉白玉台阶下面的广场之上。

就在广场之上,群臣分为两拨,身份贵重的跟着礼部官员登上台阶,进入皇极殿大殿之中行礼,而其余的官员则在原地依次跪下行礼。

此时此刻,崇祯皇帝已经端坐在殿中的龙椅之上,听着司礼监太监和礼部官员的指导,看着眼前的大臣对自己行三跪九叩大礼。

本来这个朝会前后,朝廷的六部衙门都应封印闭门,停止办公了,因为官员和吏员衙役们都是要回家过年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大朝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政务要禀报或者讨论处理,都是一些礼节性的形式上的程序,所以皇帝只需要事先了解程序,然后听任礼官摆布就可以了。

好在如今的礼部尚书是徐光启,根据皇帝的授意,已经大大地改进了元旦大朝会的各种礼仪安排。

由于天气严寒而皇帝文弱,礼部安排了内阁首辅李国鐠代替皇帝出城,前去祭祀天坛、地坛。

至于太庙和山川、社稷,则分别由英国公和另外两位军机大臣前去主持祭祀。

崇祯皇帝只需要端坐在皇极殿中,接受群臣参拜,然后等着代替皇帝前去祭祀天地祖宗山川社稷的阁臣们回来,着人宣读元旦诏书即可。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的确是轻松了,除了留在皇极殿里主持大典的礼部尚书兼内阁阁臣徐光启之外,其他的阁臣、军机大臣全都有重任在身。

近便一点的还好说,比如张惟贤前去祭祀太庙,而孙承宗前去祭祀社稷坛,这两处都在午门外不远处。

而内阁首辅李国鐠和军机大臣李邦华就要辛苦得多了,一个需要先到外城永定门内的天坛祭祀上天,然后再折回来,到安定门外的地坛去祭祀土地。李邦华则要到同样位于外城的山川坛,去祭祀山川之灵。

这期间,早前被分作四路入宫的朝臣们使节们,也分头跟着四位阁臣,浩浩荡荡地开赴各个祭祀场所。

等到几位阁臣各自领着随祀的朝臣们回到皇极殿前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辰时,清晨的太阳光已经照射到了皇极殿金碧辉煌的屋顶之上了。

这个时候,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朝臣们,只想着尽快结束这样的大朝会,赶紧散朝回家休息吃饭过年去,毕竟家家户户还都有自己的祖先要祭祀呢。

等到所有人都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集齐了之后,品秩高的朝臣,以及外来朝贺的使节,跟着四位阁臣陆续进入皇极殿中,其他的照例在外面的地上跪好。

这就到了要宣读元旦诏书的时候了。

通常情况下,元旦诏书都是几句话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朝政得失,然后几句话说一说来年的朝政要务,剩下的就是各种封赏和赦免。

当然了,这是万历、天启时候的惯例,自从如今这位皇帝登极之后,崇祯元年的改元大典都能被这位皇帝借机搞出了武举恩科等等一系列东西。

而如今跪在殿内和殿外的朝臣京官们之中,有一些人已经风闻皇帝要开海的消息了。

所以,谁也不好说,这一次的元旦大朝会上,这位一贯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果不其然,跪在皇极殿外寒风之中的朝臣们,很快就听到了从皇极殿内传出来的诏书声音。

果然是开海!

跪在殿外的沈廷扬,只听见皇极殿中传来一个太监尖利的声音:“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有阳必有阴,有陆必有海,我大明除了陆地广袤,更有海疆万里……”

这正是皇极殿中正在宣读大明开海诏书的声音!

这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被吹散了开去,跪在大殿外面的群臣听得隐隐约约,不是很真切,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诏书效力。

本以为殿外群臣必然一片振奋的沈廷扬,偷偷用眼睛的余光打量左右,却赫然发现,跪在殿外的群臣都是一脸的漠然,有的还在从袖中拿出事先藏好的食物,飞速地塞进嘴里。

大殿外面的场景,令沈廷扬这个在历史上曾以上《海运疏》而被崇祯皇帝重用起来的臣子感到出乎意料。

同样,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阴阳顿挫地宣读完开海诏书之后,皇极殿内群臣的表现,也让铆足了劲准备舌战群儒的崇祯皇帝大感意外。

除了一些人偷偷摸摸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外,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多数朝臣都是一副身心疲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