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侯府小丫鬟 > 第142章 枇杷酥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敬瞧见自己母亲嗔怪的眼神,忙道:“并没有责怪二弟的意思,只是想着母亲在景州府三年不曾办过寿辰,今年该好好热闹一番才是。”

好在林敬在亲兄弟姊妹面前也算能屈能伸,且今时不同往日,二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跟在他身后的小跟班。

二弟现在比他出息,以后侯府还要仰仗着他,说话便不能再同从前一样无所顾忌。

“大哥所想也是应当。”林牧道。

只是林牧并没有同林敬那样十分劝老夫人。

现在他刚升了官儿,又得圣心,自有不少眼红的瞧着。若是府中大操大办, 难免招摇。

若自己开口说不办,又有违孝道,最好的便是由老夫人自己定夺。

当然,还是自己在家中只请了族亲姻亲来小贺一番最为妥当。

“咱们侯府如今越发好了,你二弟又正得圣心,更要学着低调收敛,免得叫人说咱们得势猖狂。”老夫人喝了口茶,缓缓地道。

闻言,林牧露出些许笑颜。

“多谢娘亲为儿子思虑周全,等娘亲整寿了,定好好的大办一场。”

大哥不曾涉足官场,又留恋酒色,有些事儿还不如母亲思虑周全。

老夫人点点头,最后拍板儿道:“请些族亲姻亲来热闹热闹,便够了。且这大热的天,我也不爱受那些累。我的寿辰,听我的便是。等以后整寿了再大办,也不会让人说嘴去。”

林敬闻此,也只好应了。

\"无论大办小办总归要好好办一场,母亲,那此事便交由儿媳和弟妹商量着来。母亲只管坐在高堂上,受底下儿孙恭贺便是。\"沈明珠见定了下来,便笑盈盈的道。婆母对她极好,就问有几家儿子和儿媳吵架,婆母是站在儿媳这边?只这一点,她就要用心将婆母的寿辰操持好了。

听沈明珠如此说,二夫人赵惊华也点头应承。

“那便辛苦你俩。”老夫人慈和的笑着。

“都是儿媳应当的。”

沈明珠和赵惊华都起身福身行礼。

两位夫人刚坐下,便见去叫茶水的春杏儿同青蔻和陈春芽一同进来。

三人手中都捧着白釉圆盘。

青蔻和陈春芽手中的圆盘上,放着白釉莲花碗,碗中盛着雪白的枇杷酥山。

另春杏儿捧着的圆盘上放着一只白玉汤瓶,五只白玉盏。白玉极薄,还能瞧见汤瓶里沉浮的枇杷果肉和陈皮。

“大爷大夫人、二爷二夫人安。”几人略福身行礼。

林岁安、冬枝、冬雪三人忙上去将青蔻和陈春芽手中圆盘上的枇杷酥山给几位主子奉上。

“这是今儿庄子上新送来的枇杷?瞧着不错。”沈明珠捧着碗,用小银勺舀了一勺送进嘴里,枇杷果泥混合着奶油,带着清新的果香,吃起来细腻香甜,冰冰爽爽的很适合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来上一碗。

老夫人也尝了一口,点点头:“确实不错,听说今年庄子上枇杷产了许多,咱们也吃不完,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给族里的老亲多送些去。直接吃也好,熬成膏子也成,总归不要叫这些东西烂在树上,可惜了。\"

“是,儿媳记下了。回去便叫庄子上的将熟了的枇杷都摘了,各家送一些。”沈明珠忙应道。

“春杏儿,那饮子别放在桌上。将冰鉴里冻好的果子拿出来,饮子放冰鉴里,这热的天儿,谁爱吃那热的。”

见春杏儿将那枇杷陈皮饮子就要放在一旁的桌案上,老夫人忙道。这么热的天,饮子放许久都不凉,等会儿喝起来便少了许多滋味儿。

林岁安离得近,闻言便去将里面的几个果盘儿端出来,春杏儿依言将白玉汤瓶放进冰鉴里。

“娘,夏日里还是要少用些冷食,大夫都说了冷食用多了容易食不甘味,饮食难消。”

林牧回京都后不常来老夫人屋里,今日便趁着空闲,好好陪着老夫人说些话。见老夫人吃了一碗酥山,又要吃冰果子,还要将那饮子放冰鉴里凉了再吃,担忧老夫人身体,便忍不住劝道。

“年年吃,年年都要被你管着,这夏日里没有这口冷食我才用不下饭呢。”老夫人斜睨了林牧一眼,却还是将手里的叉果子的小银叉放了回去。

又挥手叫林岁安将果盘拿走。

林岁安将那小果盘端着放在离老夫人远些的桌子上,好叫老夫人眼不见为净。

一家子坐着说了会儿话,转眼便到了晌午。

老夫人留了两个儿子儿媳用了午膳,吃了消食的枇杷陈皮饮子,才叫几人回去歇息。

众人伺候着老夫人午觉,便都退了出去,留下林岁安和橙香当值。

橙香拿着上午没念完的话本子,坐在床边儿的脚榻上给老夫人轻声念着,哄着老夫人睡觉。

林岁安便拿了自己的绣筐,在外间做着针线。

离着老夫人寿辰虽还有一个多月,但绣房还有许多针线活儿要做,这两方帕子要早早的绣好了才是。

过了两日,后角门儿那小丫鬟又来给林岁安传话,说之前找她的俩人又来了。

林岁安一听,知是阿爹和舅舅。

想来阿爹她们要回景州去了。

林岁安同春鸢打了声招呼,忙往后角门去。

果然见林定山和张成业在门外竹子罩着的阴凉处等着。

见林岁安过来,林定山露出抹笑。

“阿爹,舅舅,你们是要回去了么?”

“嗯。”林定山点点头,话语间颇有些不舍:“明日一早我们便要回景州,你在京都照顾好自己。”

“下回再来,怕是要等冬日或者明年。记得时常送信回家,你阿娘在家想你得紧。”张成业倒是没那么多离愁,脸上还带着笑。

以前在景州府不也是好几个月才见一回,以后又不是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