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申城,杨浩然才明白往日在酒楼茶肆听到的“未临星城少世面”的说法是为什么,申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耸入云,琉璃瓦折射出万千色彩,仿佛坠入了一片光怪陆离的建筑丛林。
寻常城池进了城门,大不了是一条宽阔的主干道贯穿南北。而申城进了城门,竟有四条主干道,纵横交错的大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招牌琳琅满目,无论是酒店茶楼、商铺卖场,还是住宅民居,每栋房子都挑高得很,无论是装潢还是布置,都看得出来极为讲究。这座城池大到离谱,以杨浩然的脚力,选了一条路,逛了一个多时辰,仍未将这条街逛完。
路过一座茶楼,一阵龙井特有的茶香扑面而来,杨浩然决意在此地歇歇脚。为了避开一楼八仙桌上争论的商贩,特意上了二楼找了处临窗无人的座位落座,红木的桌椅还带着淡淡的檀香,一看就价值不菲。
\"客官要点儿什么?\"灰布短打的小二踩着木梯轻盈而上,殷勤地跑到桌前将本就一尘不染的桌面再擦拭了一番。
杨浩然摸出一颗约有二两的碎银子,扔在桌上:“来壶龙井。”
小二瞥见碎银,眼睛立刻弯成月牙,却并不接过碎银,只是笑着道:“这位客官,第一次来申城吧?”
杨浩然瞧了小二一眼,这店小二年纪不大,长得也挺机灵,好奇问道:“哦?怎么说?”
店小二仍是笑盈盈道:“申城的物价同别的城不一样,咱们这听雨轩,一壶龙井得十两银子,坐在这二楼雅座,还得根据消费收三成的服务费。”
“十两银子?”杨浩然一惊,一壶茶在星城卖到一两银子已经是天价,自己还特地拿了二两银子出来,没想到,这申城的物价竟如此离谱,若是消费个千两,这所谓的服务费都要三百两了,要知道,星城最好的酒楼包间也不过只是八十八两房费。
好在杨浩然不是一个缺钱的主,他的储物袋里不仅有着二十多万两银票,还有大把的灵石,他抽出二十两银票放在桌上道:“一壶龙井茶,剩下的你留着不用找了。”
店小二麻利地收下银票,端来精致的茶具茶碗,拎来细长壶嘴的铜壶,将铜壶舞起花来,沸水注入时,几片蜷曲的茶叶在碗中舒展,茶香四溢。
眼见店小二一套操作完毕,杨浩然道:“这申城我初来乍到,想跟小兄弟打听个事儿。”
“您尽管问!这申城的大街小巷,就没有小的不清楚的!”小二拍了拍胸脯,热情地回应,但又神神秘秘一顿,“不过要是涉及人情是非的方面,我可不敢妄语……”
杨浩然笑着摇头:“我只是想跟你打听一下,货运的黄家。”
小二听闻,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一边擦拭着手中的铜壶,一边热情回应:“客官说的可是城北做货运生意的黄家?那可是申城的大户!他们家的商船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州县,码头停靠着的那些挂着鎏金虎头旗的大船,全是黄家的产业。”
杨浩然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忙追问:“那黄府具体在城北何处?”
小二放下茶盏,探身指向窗外:“沿着这条朱雀大街一直往北走,过了三道牌坊,瞧见一座大宅,屋顶是黄铜铸就,门口挂着‘黄府’的牌匾,那就是了。不过黄府门禁森严,等闲人可进不去,客官与黄家是......”
杨浩然笑着道:“我听说黄家在重金求一味药材,我是做药材生意的,想去碰碰运气。你可知道他们为何求药?”
小二的脸色瞬间变得不自然,喉结不安地上下滚动:“客官,这、这话可不能乱说......黄家的事儿,小的不敢多嘴。”他警惕地瞥向四周,压低声音又道,“您还是赶紧去谈生意,别问这些......”
杨浩然见状,不动声色地从怀中又摸出一张十两银票,轻轻推到小二手边,他压低声音,语气诚恳:“我不过是个走南闯北的药商,就想提前摸摸底,绝不给兄弟你惹麻烦,要是有什么忌讳的,你挑能说的说。”
小二盯着银票,咽了咽口水,左右张望一番后,终于凑到杨浩然耳边。“实不相瞒,求药都是为了黄家二公子......”他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本来都痨病快断气了,不知怎么跑去星城一趟,回来居然生龙活虎。可打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天天往春香楼钻,抱着姑娘喝酒到天亮,连漕运船队的生意都扔给下人。老爷气得把他的产业全收了,谁知道......”小二的声音突然发颤,“听说他疯了,还有人瞧见他在大街上脱了衣服裤子,一边傻笑一边拉屎......”他突然打住,惊恐地看向茶馆门口,生怕被人听见,又把银票往袖子里塞了塞,“您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从茶馆出来的杨浩然,顺着店小二的指引到了黄府,望着黄府朱漆大门上衔环的铜兽,不知道这为何大白天却紧闭着大门。杨浩然礼貌上前敲门,门却只开了一条小缝,里面露出个门童模样的家丁,打量了一眼杨浩然,问道:“可有拜帖?”
杨浩然道:“我是黄乐华的朋友,我来……”
话还没说完,就被门童打断。“我家公子不见客。”门内的家丁语气冰冷,话落便要合上厚重的门板。
杨浩然被这无礼弄得一头雾水,那黄家的腰牌还攥在手里没来得及出示,想再敲门,却还是忍住了。瞥见门廊下悬着的鎏金虎头旗猎猎作响,突然想起小二说过黄家码头的事,转身便往码头上走去。
申城码头比想象中更热闹,这里不仅是长洲大陆数条内河的入海口,更是远洋货轮集散地,数十艘雕花木船停靠岸边,船帆上绣着的鎏金虎头在烈日下栩栩如生,扛着货箱的苦力穿梭如织,号子声与木材碰撞声交织成一片。杨浩然避开搬运的人群,目光扫过船头悬挂的告示牌,黄家货运在码头的店面矗立在整片水域最繁华的地段,三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气势恢宏,屋脊上还有两条鎏金蟠龙,仿佛下一秒就要破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