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知青,我家住不住得下跟你没关系,你不是大队分给我们的,既然花大娘不愿意你住她家,那你只能去知青点。”

管丽一句话说的刘巧玉哑口无言。

原本她还想趁着周村长面子薄,不忍拒绝自己,住进来呢!

没想到管丽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

真是可恶。

周荣交代周田田带刘巧玉去知青点。

等刘巧玉走后。

管丽啐了一口,“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刘知青不管走到哪儿,都是个祸害!”

沈若宜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刘巧玉的时候。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刘巧玉的真正为人,就是因为她看安安的眼神满是鄙夷。

后来又因为看到谢慕知主动跟自己搭话。

幸好自己当时没有搭理她。

这要被她黏上了,那还不得趴在身上使劲吸血呀!

*

刘巧玉跟着周田田来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在村尾,低矮的土房子,后面都是树。

只有一座房子,而且房子很小。

目测也就六米长,四米宽。

这年代,大家普遍都重男轻女,一有下乡的指标,基本都会把家里的女孩先推出来。

男孩哪怕下乡了,没多久,家里也是想方设法地把人弄回去。

栗树塭大队以前也有男知青,但是没多久就被家里人弄回城里去了。

后来在一次大暴雨中,男知青点和女知青点都被淋塌了。

本来栗树塭就很偏僻,来这下乡的知青并不多。

大队见没有男知青,也就不想耗费精力建男知青点,所以就只重建了女知青点。

刘巧玉看到门口还站着两个姑娘在聊天。

她之前见过这两人。

扎着两个麻花辫,脸上长满雀斑的,叫侯晓梦。

是前两年来到栗树塭的,听说是沪市来的。

站在侯晓梦对面那个扎着马尾,长着一双丹凤眼的,叫阮静静。

是去年来的,听说也是沪市来的。

这两人好像还是同一个地方的,平时不怎么跟村子里的人打交道。

刘巧玉不是很了解她们。

这两人见到刘巧玉,都有些吃惊。

这刘巧玉在栗树塭大队也算是名人了。

跟沈若宜打了好几次架,每次都被揍的不轻。

还造谣人家乱搞男女关系。

最后还被扣工分。

可是......

她不是住在花大娘家里吗?

怎么拎着行李来知青点了?

周田田把人带到知青点后,就跟侯晓梦和阮静静说道:

“侯知青阮知青,这个刘知青今天要搬到知青点,你们带她进去吧!”

侯晓梦和阮静静这才回过神。

刘巧玉竟然真的要住进来了!

她们虽然是老知青了,也见过村里很多奇葩事儿。

但是知青点现在就她们三个女同志,大家相处的还挺好的。

刘巧玉可是个奇葩啊,要是住进来,不知道会不会搞事情!

周田田说完话,就转身走了。

刘巧玉看侯晓梦和阮静静有点不待见自己,心里有点气。

“侯知青和阮知青该不会不欢迎我吧?我也是知青,住知青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侯晓梦和阮静静没想到这刘巧玉会这么说话,侯晓梦当即反应过来。

“欢迎啊,怎么不欢迎,我带你进去吧!”

侯晓梦领着刘巧玉走进了屋内。

现在已经天黑了,屋内一片漆黑。

侯晓梦点亮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刘巧玉看见一个大通铺。

看样子能睡三四个人。

屋内有张吃饭的桌子,一个长长的矮脚衣柜。

刘巧玉将行李放好后,侯晓梦又带着她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有个女知青在做饭。

刘巧玉认识她,这是从浙市来的梅秋霞。

她来这里好几年了,跟她同一批的知青,有的被家人弄回城里去了,有的则是跟本村的村民结婚了。

只有这个梅秋霞,都熬成了25岁的老姑娘了,家人没有把她弄回去,她又不肯嫁人。

刘巧玉不管那么多,反正她晚饭还没吃,正好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她心里挺高兴的。

侯晓梦拍了一下梅秋霞的肩膀:“秋霞姐,这是刘巧玉刘知青,她今天住进来。”

刘巧玉摇摇头,“还没有!”

梅秋霞转身一看,正好看见刘巧玉眼睛在那乱瞟。

这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人。

梅秋霞点点头:“知道了。”

侯晓梦又问刘巧玉:“你吃晚饭了吗?”

刘巧玉摇摇头,“还没有!”

梅秋霞转过脸来,一脸严肃道:“今天晚上就算了,从明天开始,你要在知青点吃饭,就要交粮食,可以一天一天的交,也可以一个月一个月的交。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

侯晓梦跟着点点头,“对,我们都是这样的!”

梅秋霞又说道:“做饭也是一人轮一天。都有排班表的。”

刘巧玉其实知道知青点的规矩,大家都是靠工分养活自己。

要是工分不够,有些知青手里有钱有票,也能给自己开开小灶。

但是刘巧玉的工分被扣掉了,手上只有二十多块钱,根本不够用。

“秋霞姐,你知道的,我上个月的工分都被扣掉了,手上根本没有粮食!”

梅秋霞翻了个白眼,“那不关我们的事,你自己想办法,总之没有粮食我们这里就没有你吃的。”

刘巧玉见梅秋霞是个不好打发的,只好悻悻地低着头。

看来得找曾倩倩帮帮忙才行。

虽然自己有二十多块钱。

可是现在才春天啊,家家户户吃的都是前一年的粮食。

不是特别困难,谁也不肯卖粮食的。

除非自己去黑市花钱买高价粮。

*

吃晚饭的时候,刘巧玉看着眼前清汤寡水的粗粮粥,想起白天吃的猪肉和鸡蛋,她此时一点胃口也没有。

之前她还觉得花大娘家里吃的差,这知青点吃的还不如花大娘家里呢!

不过看着这三个女知青又黑又瘦的样子,就知道,她们过的有多苦了。

此时她们正大口大口地喝着粥。

知青们都靠工分生存,女知青本身力气就小,干活经常拿不到满工分。

自然也分不到足够的粮食。

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

一想到自己以后要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刘巧玉心里就发怵。

指望家里是没戏了。

最好能在村里找个条件好的人家嫁了。

这样至少能吃饱饭啊!

看着眼前的稀粥,刘巧玉三两口就喝光了。

其实大部分都是水,只有一点点的粮食沉在下面。

不过好歹肚子瓷实了。

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听见门外响起了曾倩倩的声音。

刘巧玉心里一喜,赶忙起来走了出去。

却不料,见到曾倩倩一脸怒火地瞪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