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杭城的寒风依旧凛冽,街道上却涌动着别样的温暖。正值假期,大多数人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然而快递员、外卖骑手们仍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城市的运转默默付出。沈浩然在巡查星宁集团旗下产业时,留意到这些劳动者休息时只能蜷缩在电动车旁或便利店角落,当即决定为他们打造临时的“温暖驿站”。
星宁集团迅速行动,在旗下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以及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300余个“星暖驿站”。每个驿站都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确保室内始终保持舒适的25c。推开驿站的玻璃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摆放的沙发、茶几,墙上挂着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天气、交通等实用信息。
中午十二点,外卖骑手陈大哥将电动车停在星宁广场的驿站外,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走了进去。“欢迎光临!请先到智能存包柜存放物品。”AI语音助手热情提示。陈大哥按照指引将配送箱放入存包柜,转身就被驿站的布局震撼——左侧是配备咖啡机、饮水机和微波炉的餐饮区,中间是摆放着百余个书架的阅读区,右侧则是设有五台高配电脑的学习娱乐区,最里面还传来阵阵水声,原来是智能浴室正在运行。
“师傅,这是免费为您准备的姜茶,驱驱寒。”机器人服务员托着托盘来到陈大哥面前。他接过姜茶,眼眶有些湿润,“干我们这行,风里来雨里去,能有个地方歇歇脚、喝口热乎的,真是太幸福了。”
在阅读区,快递员李大姐正捧着一本《快递行业智能配送指南》看得入神。她笑着说:“以前休息时就只能刷手机,现在能学学知识。听说星宁集团还会定期举办线上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能拿证书,以后找工作都更有底气。”书架上,除了行业相关书籍,还有文学名着、科普读物,甚至专门为骑手子女准备的儿童绘本。
学习娱乐区里,年轻的外卖骑手小张正跟着电脑上的教程学习视频剪辑。“我在星动短视频上看到好多同行分享送餐日常,特别火。我也想试试,说不定能当个兼职主播。”电脑旁张贴着“技能提升计划表”,涵盖编程入门、电商运营、语言学习等课程,扫码即可链接到星宁教育平台的免费课程。
驿站的浴室配备了智能恒温花洒和一次性洗漱用品。快递员老王刚洗完澡,神清气爽地走出来:“跑了一上午,出了一身汗,能洗个热水澡,感觉全身的疲惫都没了。”更贴心的是,驿站还设有衣物烘干区,湿冷的外套挂进去,半小时就能变得干爽温暖。
餐饮区的操作台上,智能烹饪机器人正在忙碌。“请选择您想吃的菜品。”触摸屏上显示着十几种家常菜选项。骑手们只需轻轻一点,机器人就能在几分钟内完成烹饪。“没想到免费的饭菜这么丰盛!”陈大哥看着面前的红烧肉、清炒时蔬和紫菜蛋花汤,赞不绝口。餐桌上还摆放着自助零食柜,坚果、饼干、水果等应有尽有。
除了硬件设施,星宁集团还组织了志愿者团队为驿站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小林正在教骑手们使用智能设备:“叔,您看,这个App能自动规划最优送餐路线,还能避开拥堵路段。”志愿者们还会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讲解冬季保暖、职业病预防等知识。
傍晚时分,驿站的灯光亮起,在寒夜里显得格外温馨。外卖骑手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天的见闻。有人讲述着送餐时遇到的暖心故事,有人交流着学习技能的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驿站。
沈浩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查看各个驿站的情况,欣慰地对助理说:“这些劳动者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更要帮助他们提升自我。”他当即决定,将“星暖驿站”作为长期公益项目,未来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同时联动其他企业,共同为户外工作者打造更多温暖的港湾。
当夜幕降临,杭城的街头依旧有快递员、外卖骑手们奔波的身影,但他们知道,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总有一盏灯、一杯热茶、一个温暖的驿站在等待着他们。这个冬天,因为这些充满爱意的驿站,变得格外温暖而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