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盗墓:仙墓养出永恒族 > 第136章 看来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看来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理想主义让他们无视民族界线,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同思想。”

阿廖莎轻轻笑了出来,\"鬼才信这些呢!\"

她的话虽带讽刺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某些信念的态度。

“你说相信?那我就信了。”

第二天,代表团并未急于参加会谈,而是通知中方将会议延至下午,对此,中方并无异议。

在驻地的会议室里,加洛、科尔维斯以及其他随行的主要官员和三位农业专家、两位生物学家都出席了会议。

“根据我们的信息,对方这些年并没有大量生产杂交种子,意味着他们同样处于初步阶段。”

小艾莎将散落的发丝捋到耳后,露出精美的脸庞,让左边坐着的科尔维斯愣住了眼睛。

如果不是顾虑颇多,他真想表达更多的亲昵。

加洛轻笑,“看来我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他们舍不得使用的东西竟拿来换物资,真是迫于困境才出此下策。”

大家都笑了。

“小艾莎同志,知道他们的培育地点吗?”

科尔维斯问,因为这段时间他们的驻地也在打探消息,但对方的安全措施非常严密,并且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受限。

上次几乎牵连了他们的情报工作,使得大家更加小心谨慎。

小艾莎点点头,“我们的人认为,这可能与研究人员杨晓东有关,他所在的村庄——阳家庄,就在城外。

我们猜测,基地应该在那里。”

科尔维斯点头,“这点至关重要,只要确定位置,总有办法获得这些种子。”

小艾莎点头,“我们会继续调查此事。”

加洛笑着拍手,“好,一旦确定,三位专家有没有信心培育我们需要的优质种子呢?”

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微笑着露出自信。

“不得不说,他们的运气很好,竟然误打误撞找到了最佳方案。”

“正如古人说过的,***由他们的祖先发明,结果却成了现代文明的利器。”

说到这里,这个人自信满满,“就像这个玉米一样,他们的好运注定是一时的,尘埃落定之后一切都会被超越。

我们伟大的联盟终将主导世界。”

话音未落,周围的目光充满了热情。

边上一个戴眼镜的老者拿起本子写了起来。

“只要拿到样本,即使不十分明确,我们也能进行分析研究。”

画着图他解释道:“如果现在能有种子,我们可以在回去后的温棚种植,在今年就能看到收成,然后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栽培。”

“利用我们强大的工业能力和专业人才储备,多方面共同发力,最迟到明年就可得到杂交种。”

“后年我们就能有大量的种子用于支持关键任务。”

老人说道,另两人也一致认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对于杂交作物培养已经烂熟于心,唯一的短板就是没有合适的种子来源。

正所谓无米之炊难以为炊。

但这次如果能通过情报渠道找到所需,后续的工作就不再是问题。

“团长同志,只要获取了种子,接下来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好。”

加洛听到三位肯定的答案,向小艾莎转过身说,“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我们在谈判中做出的努力必须换取应有的回报。”

“如果无法交待给领袖,那是不可接受的。”

小艾莎立刻回应,“我们将尽快落实细节。”

“并且创造条件获得种子。”

科尔维斯在一旁表示支持,“有什么需要,我们会尽力配合。”

小艾莎点了点头。

加洛站了起来,“好了,同事们,让我们商量下午会议的对策吧。”

房间里响起了一阵欢笑。

轧钢厂的一角,中午阳光炽热,食堂内却因为风扇凉快得多。

工人们围坐一桌午餐休息,讨论工厂里的八卦,或是对生活现状发表看法。

杨晓东和工友们聚在车间门口吃饭,虽地面热得可以煎蛋,但这里却因为风扇而格外舒爽。

旁边的车间加班赶制更多电风扇,大家都希望尽快安装在各自的宿舍或办公场所。

其中有人议论起六车间为了增加产量忙碌不已的事情。

有人提到,昨晚六车间去给屠宰场安装风扇的工人带回来不少猪内脏。

周明一边倒臭豆腐,一边感叹地说,要是那些肉品还在厂里,十一车间就可以好好享用一顿丰盛大餐。

杨晓东没接话——昨晚,老主任送来的整只后腿让他家的晚饭丰盛了不少。

吃完饭前的小热闹,王强提点着工人们要赶紧用餐,为下一轮的辛勤劳作积蓄能量。

食堂员工孟大妈出来查看餐桌状况,关心他们的日常健康。

几人闲聊着近期的琐事。

忽然,孟大妈提起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林秘书长凭借多年的经验做出判断,三人都不敢反驳。

“我认为他们必定有所依仗!”

林秘书长话音刚落,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最后,还是局长开了口,“首长,如果是真有所依仗,那么这就是我们这次谈判要关注的重点。”

“我担心他们会通过其他途径取得那些种子。”

旁边的李科长和陈科长点头,这也符合当前最合理的推测。

“您说得很对。”

林秘书长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我们不惧讹诈和威胁,更不怕桌子底下的阴谋诡计。

想要获取利益,就应该在谈判桌上光明正大地竞争,而不是暗地里搞小动作。”

“无论如何,都要严密防护,确保不能让他们得逞。”

林秘书长的话掷地有声,让三人听了犹如接受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军令。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决不放过一粒种子。”

局长保证之后,带着三人离开了房间。

车上的警戒十分严格,无人靠近。

回到车上,局长坐在驾驶座上,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这事儿关系到未来的走向,万一被对方掌握,那将是一场激烈的争斗。

所以必须有节制地提供和控制这些资源,保持双方之间的微妙平衡。

“局长,我们应该加强在农场周边的部署,任何人不得随意接近,以此杜绝一些潜在的问题。”

“加上地方警卫力量,能更加确保不出差错。”

李科长提议道。

当下看来,虽然这是最保守的方式,但也是最为稳妥的策略。

余科长也想了想:“还应该派人紧密监视交流团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先下手为强。”

局长看了他一眼,随后提醒道:“若是采取行动,一定要有确凿证据。”

三人迅速商定对策,并各自离开执行任务。

从城市到农庄的路上,巡逻队伍突然增加,附近村子也被动员了起来。

无论是白天黑夜,民兵们背着枪在四处巡逻。

外来人员一律严查身份证明,如有可疑便先抓捕再审问。

如此紧张的情况,人们都避免外出。

当天晚上,林秘书长那边又增派了人手进行进一步布控。

第二天早上,阿勇回到仓库住处时满脸倦容,易老师已经提前回来,正在油灯下缝补衣物。

“师傅,我来帮。”

阿勇上前,可他身上的气味差点让易老师晕倒,“阿勇,今天你身上味道这么大?”

几天前阿勇告诉他用馒头收买了两位工人帮忙做事,本想能借此清闲几日,没想到今天又碰到了麻烦。

阿勇叹了口气,讲述今天的安排后,得知要跟许大茂同组作业,易老师眉头皱得更紧了。

许大茂为人不善,再加上阿勇找马华带信的事,必须更加小心才好。

保卫科最近格外警惕,如果被发现,谁也逃脱不了处罚。

“你觉得是许大茂背后使的鬼把戏吗?”

阿勇猜测自己给许大茂的警告引起了报复。

“有可能就是他干的,这小子从来都不安好心。”

阿勇兴冲冲地说着,旁边易老师提醒他要多加防备许大茂。

秦大姐回到家,发现胸前所藏的两个冷馒头已经被家人看到。

贾某人怀疑她的举动,认为这不合情理。

不过最终她还是决定把这些事情放一边。

工厂里的风扇开始生产后更加忙碌,谈判也在持续,但对方表现得依然从容淡定。

一天的谈判结束后,阿廖莎深夜来到加缪房间,通报了苏斯科发来的紧急消息——四九城封锁,所有人无法出入。

加缪立刻感到事态严重,不仅任务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还有另一个势力开始注意这里。

必须尽快找到突破方向,阿廖莎在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于是加缪立即打电话向总部报告,同时召集主要成员开会研究应对策略。

在众人纷纷落座后,叶夫根尼将消息传达出去,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沉默,呼吸也似乎变得更沉重。

亚历山大站起身来,“同志们,这次必须加快节奏。”

“我已经收到索洛韦的指示,确保首要任务顺利进行:采购100吨。”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领袖同意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妥协。”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清楚这一步棋的重要性,并迅速开始思考其中的挑战与对策。

“此外!”

亚历山大转向叶夫根尼,接着看向三位农业专家,“马克西姆,我会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参观育种中心以检验对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