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 第158章 领导班子会议,定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领导班子会议,定调

轧钢厂的领导班子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郭绍华坐在主位上,神情平静。

他环视一周,目光扫过郑副厂长、李怀德以及其他几个部门负责人。

“今天开会,主要宣布一个决定。”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

“经过技术科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成功研发出了几款针对农村需求的农机产品。”

“玉米脱粒机、沼气灶、抗锈蚀喷雾器。”

他每说一个名字,下面的人就交换一下眼神。

“小玩意儿?”郑副厂长心里嘀咕。

其他人也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不解。

轧钢厂是搞钢铁的,搞这些农机产品?这算什么事儿?

“这些产品,不是小打小闹。”

郭绍华似乎看穿了他们的想法。

他没有卖关子,直接看向李怀德。

“李副厂长,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样东西的潜力和咱们的销售方案。”

李怀德立刻站起身,他手里拿着几份资料,脸上的表情既有紧张,更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是,厂长。”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同志们,这三样样机,我在技术科亲眼见过了。”

“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神了!”

“玉米脱粒机,两人一天能脱八百公斤,效率是人工的十倍!”

“损耗率只有百分之二!”

“沼气灶,用粪便秸秆就能烧火,干净没烟,火力还比柴火旺!”

“抗锈蚀喷雾器,耐用、省药、不漏液,彻底解决老百姓打药的难题!”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钞票在向他招手。

“这些东西,直击农村最迫切的需求!”

“我们厂现在面临销售困境,但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我建议,立刻将样机送往区、县农机站进行权威检测。”

“同时,挑选几个生产大队进行实地试用,让老百姓亲口说好!”

“有了权威认证和群众口碑,再配合咱们的销售网络,保管订单源源不断!”

李怀德的方案清晰有力,信心十足。

但郑副厂长和王明等人听着,依旧满脸狐疑。

“真有这么好?”

“农机站的报告管用吗?”

“这东西不便宜吧!老百姓真会买?”

各种疑问在他们心头盘旋,但看着郭绍华平静却带着威严的脸,他们终究没敢当场提出反对。

“很好。”

郭绍华对李怀德点了点头。

“会议决定:全厂将农村产品销售作为新的重要增长点。”

“技术科负责产品优化和质量把控。”

“生产科负责组织量产。”

“销售和推广的重任,正式交由后勤部门分管。”

他目光再次落在李怀德身上。

“李副厂长,这个任务,就由你全权负责。”

“包括定价、销售渠道、利润分配,都由你来定。”

“厂里只给一个底价,确保不亏本。”

“你的目标只有一个:把这些东西,给我扎扎实实地卖出去!”

张远嘴角抽动,他前些日子刚和厂长汇报了李怀德的问题,现在厂长就对李怀德委以重任?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厂长和李怀德是一派的!

难怪上次厂长让他闭嘴!

好家伙,举报到当事人面前去了!

这不是厕所里找屎吗?

张远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李怀德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声音比刚才更加洪亮。

“请厂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在复杂的情绪中结束。

郑副厂长等人带着不解和担忧离开,对这个年轻厂长的决策感到摸不着头脑。

只有李怀德,留了下来。

郭绍华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下。

“李叔。”

他的语气很温和,听在李怀德耳里,却带着一丝别样的意味。

“这次的事情,你很清楚是什么性质。”

“能有这个机会,不容易。”

李怀德心头一紧,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几样产品,是技术科所有技术员没日没夜干出来的。”

“也是咱们厂能不能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郭绍华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怀德。

“销售成绩,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把那个‘欠账’还清。”

“也关系到,你将来在厂里的位置。”

“甚至关系到,你有没有机会,把厂里之前被某些人掏空的窟窿,亲手补回来。”

他的话没有一句重话,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李怀德的心坎上。

李怀德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化为坚定。

“厂长,我明白。”

“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他知道,这是郭绍华给他的最后通牒,也是最大的机会。

卖得好一切好说话!

卖不好那就公事公办!

所以他必须成功。

必须卖出成绩。

这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厂。

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动力,李怀德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制定详细的销售计划,如何调动后勤部门的力量。

与此同时,轧钢厂的另一个消息,如同风暴般席卷了整个四合院。

郭绍华回厂了。

郭绍华升任厂长了。

郭绍华把杨卫国赶走了,谣言就是来的!

一桩桩一件件,爆炸性的消息在四合院里炸开了锅。

曾经对郭绍华爱搭不理,甚至冷嘲热讽的邻居们,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闫埠贵掐着手指算着郭绍华的工资和福利,眼睛里冒着精光。

“哎呦,绍华回来了!”

“可算回来了!”

他颠颠地跑到郭家门口,脸上堆满笑容。

“大妈,绍华这是出息了啊!”

“厂长啊!咱们四合院出了个大厂长!”

易中海也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绍华这孩子,我就说他有出息!”

“打小就聪明!”

“多亏了他在厂里,咱们院儿以后有什么事,可就好办喽!”

刘海中更是激动得不行。

“厂长啊!”

“这可是大官儿!”

“大妈,以后有什么事儿您尽管开口,我们老刘家给您办!”

曾经的冷漠、敌视、作对,此刻全都化为了谄媚和套近乎。

院里的大爷大妈们,婶子嫂子们,一个个都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