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 第36章 蓟城保卫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羽听闻鲜于辅所言,微微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敌军离去的方向,沉声道:“将军请放心,关某定当竭尽全力,护蓟州周全。只是这公孙瓒此番虽退,却不知其后续会有何等谋划,我们还需多做些打算。”

此刻鲜于辅用一个很敬佩的眼神看着关羽,说道:“有关兄你在,我心稍安。如今当务之急,便是安排城中百姓安心休养,同时组织人手修补城墙、修缮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关羽应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这城中物资储备,也需清查一番,若有短缺之处,当尽早筹措。”

鲜于辅点头称是:“我已命人去清查了,这些时日大战,消耗不少,还得劳烦关兄帮忙留意,看看有何补充之法。”

关羽思索片刻,说道:“可发动蓟城的富户,劝他们捐出一些物资,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也可组织百姓在城外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作长久之计。”

鲜于辅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关兄考虑得真周全,就依你所言。只是这开垦荒地之事,恐怕还需些时日才能见成效,在这期间,我们还得想办法应对可能到来的下一次攻势。”

正说着,一名士卒匆匆来报:“鲜于将军,关都尉,城外发现一小股敌军探子,似在窥探城中虚实。”

关羽眉头一皱,说道:“看来公孙瓒并未走远,还在打探我们的消息。鲜于大人,吾愿带一队人马出城,将这股探子击退,顺便探查一下敌军的动向。你留守城中以防偷袭”

鲜于辅略作思索,点头道:“好,关兄小心行事,我在这里等你归来。”

关羽领命而去,点齐一队精锐士卒,悄然打开城门,向敌军探子所在的方向奔去。

不多时,便与敌军探子遭遇。关羽一马当先,赤手空拳,如入无人之境,敌军探子见势不妙,纷纷四散而逃。

关羽此刻杀的正欢呢,哪肯罢休,紧追不舍,斩杀数名敌兵后,其余探子仓皇逃窜。

随后,关羽并未深入追击,带着士卒返回城中。

见到鲜于辅后,禀报道:“大人,敌军探子已被自己击退,从他们的神色和行径来看,公孙瓒大概率还会再来攻打蓟州。”

鲜于辅面色凝重:“看来这场危机还未真正解除。关兄,你且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

关羽沉吟道:“公孙瓒若再来,定会更加凶猛。我们除了加固城防、筹备物资外,还可在城外雍奴处设下埋伏。毕竟那里据我了解有矮山做掩护,公孙瓒应该不容易发现,待敌军来攻之时,内外夹击,或可破敌。”

鲜于辅拍手称赞:“此计甚妙!只是这埋伏之事,还需细细谋划一番。”

关羽听到鲜于辅赞同自己的意见之后,连连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这埋伏之策需考量诸多因素,比如兵力的分配、时机的把握以及与城内守军的协同配合等。吾愿亲自领一队人马前往雍奴设伏,只是还需大人调配得当。”

鲜于辅思索片刻,道:“关兄英勇果敢,有你前去设伏,我自是放心。只是城中守御亦不可松懈,我当安排妥当,确保万无一失。待会儿我便召集众将商议具体细节,定要让公孙瓒此番来犯,有来无回。”

不多时,众将齐聚大堂。

鲜于辅将敌军探子击退之事以及关羽所献埋伏之计向众人详细说明,而后问道:“诸位将军,对此计有何看法?”

作为鲜于辅的副将阎柔领率先开口:“将军,此计虽妙,但那雍奴地势复杂,若公孙瓒有所察觉,提前派遣斥候侦查,我们岂不是暴露无遗?而且,即便设下埋伏,若敌军兵力过强,我们能否抵挡得住,还是未知之数啊。”

关羽略带傲娇语气地回应道:“阎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可利用夜色和矮山的掩护悄然布置埋伏,尽量不露出痕迹。至于敌军兵力,我们可通过多方渠道探查估算,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战方案。只要我们内外配合默契,并非没有胜算。”

另一位将领张举接着说道:“关羽将军,除了在雍奴设伏,我们是否还可以在城中设置一些机关陷阱?如果埋伏不足以让敌军全军覆没,一旦敌军冲出来攻城,这样也能让他们尝尝苦头,延缓他们的进攻势头。”

鲜于辅点头称是:“张举将军这个建议不错。可在城墙要害之处以及敌军可能突破的地方暗设机关,如陷坑、滚石等。如此一来,既能消耗敌军有生力量,又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作战时间。”

关羽此刻不悦了,连连望着张举说道:“你看不起关某乎?”

“不不不,关将军,我只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张举连忙摆手回答

“好吧,吾姑且信你一次”关羽不高兴的说着

关羽虽面露不悦,但还是勉强接受了张举的提议。

毕竟深知如今形势严峻,任何可利用的策略都值得一试。

于是,众人开始商议起具体的布置方案。

鲜于辅率先说道:“陷坑可设在城门两侧的隐蔽处,敌军一旦靠近,便触发机关,使其掉入坑中。滚石则安置在城墙之上,待敌军攀爬时,从高处滚落,定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伤亡。”

张举接着补充道:“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在城外的护城河边上设置路障,上面放置尖刺,当敌军闯入时,他们难以快速通过,且会损失惨重。另外,在城楼上可暗藏弓箭手,等敌军靠近时,突然射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关羽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此计甚妙,只是不知需要多久才能将这些机关陷阱布置妥当?”

鲜于辅拱手答道:“回禀都尉,若现在便着手准备,调集工匠和士兵一同劳作,日夜不停,大约需三日便可将陷坑、滚石以及护城河的路障等布置妥当。只是这弓箭手的安排还需些时间,要挑选出箭术精湛之士,且在城楼上做好隐藏布置,恐还需一日。”

关羽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我们虽已做好坚守城池的准备,但不可掉以轻心。三日时间,须得争分夺秒,务必确保各项机关陷阱万无一失。张举,你负责监督工匠打造路障和尖刺,要保证其坚固耐用;鲜于辅,你带领士兵挖掘陷坑、安置滚石,位置和角度都需精心谋划。”

张举和鲜于辅齐声应道:“遵命,吾等必圆满完成任务!”

关羽又看向身旁的邹靖,吩咐道:“邹靖,你负责挑选弓箭手,并安排他们在城楼隐蔽处藏好,待时机成熟,便让他们给敌军致命一击。其余将士们也不得懈怠,加强城墙防御,轮流巡逻,不可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邹靖抱拳领命:“将军放心,末将定当妥善安排!”

当下,众人便各自忙碌起来。

工匠们在张举的监督下,争分夺秒地打造路障和尖刺,们选用坚硬的木材,精心制作每一个部件,确保路障的稳固性,尖刺则打磨得尖锐无比,一旦敌军触碰,必受重伤。

鲜于辅带着士兵们在城门两侧的隐蔽处挖掘陷坑,深度和宽度都恰到好处,既能让敌军掉入其中难以爬出,又不至于过于显眼暴露踪迹,滚石也被一一安置在城墙之上,用绳索和机关连接,只要敌军攀爬城墙,触动机关,滚石便会迅猛滚落。

邹靖在城中四处挑选弓箭手,那些箭术高超的士兵被召集到城楼之上,并亲自指挥着他们在隐蔽处藏好,还安排了专人负责传递信号,以便在最佳时机发动攻击。

然而,就在众人紧张筹备之时,

一名斥候匆匆来报:“关都尉,公孙瓒大军已在十里之外扎营,看其规模,兵力不下五万!”

关羽神情严肃,听到如此庞大的兵数,深知此次面对的敌人实力不容小觑。“看来,这场仗不会轻松啊。”关羽喃喃自语道,“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迎敌!”

士兵们听闻消息后,士气更加高昂,加快了手中的步伐,争取早日将机关陷阱布置完毕。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远处的敌军黑压压地朝着城池涌来,气势汹汹,似乎完全不把这座城池放在眼里。

关羽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地望着敌军,双手握拳大声喊道:“将士们,今日便是我们与敌军决一死战之时!大家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敌军渐渐逼近城池,当他们行至护城河边时,看到路上摆放着路障和尖刺,不禁微微一怔。

但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一些士兵不小心踩到尖刺上,发出痛苦的惨叫。

而当他们想试图绕过路障时,却发现后方的敌军不断涌来,根本无法躲避。

就在这时,鲜于辅一声令下,城门两侧的陷坑机关被触发,不少敌军掉入坑中。

紧接着,城墙上的滚石如雷霆般滚落下来,砸向敌军。

敌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伤亡惨重。

邹靖见时机已到,大声喝道:“弓箭手,射!”一时间,箭如雨下,射向敌军。敌军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

关羽看准时机,带领一队精锐士兵杀出城门,直扑公孙瓒白马义从的中军大帐。

关羽一马当先,赤手空拳呐喊着,所到之处,敌军纷纷避让。

在身后,精锐士兵们紧密跟随,喊杀声震天动地。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虽训练有素,此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也不禁阵脚大乱。

中军大帐之中,公孙瓒正与谋士们商议着战事,忽闻外面杀声四起,大惊失色。

急忙起身,拔出佩剑,大声喊道:“快来人,护我出帐!”

然而,还未等自己的亲兵赶到,关羽天神下凡般闯入帐中。

“公孙瓒老贼,今日便是你的末日!”关羽怒目圆睁,双拳怒挥公孙瓒。

公孙瓒虽心中惊恐,但面上仍强装镇定,喝道:“关羽,你为何助纣为虐?”

关羽冷笑一声:“公孙瓒老贼,你才是那个助纣为虐之人!你为了一己私欲,想着独揽讨伐黄巾的功劳,别人不给你,就企图谋反,今日吾定要将你斩于马下,以谢天下!”

说罢,不再废话,挥起拳头便向公孙瓒砍去。

公孙瓒举剑格挡,但怎奈关羽力大如牛,仅一拳便将自己手中的剑震飞。

公孙瓒见状,转身欲逃,却被关羽一脚踢翻在地。

关羽上前一步,拳头架在公孙瓒的脖子上,冷冷道:“你若识相,便乖乖束手就擒,否则,我定不饶你!”

公孙瓒深知自己已无路可逃,只得长叹一声,束手就擒。随着公孙瓒的被擒,他的白马义从也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鲜于辅。

邹靖与鲜于辅会合后,共同审问了公孙瓒。

公孙瓒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并表示愿意写信劝降北平亲信们,一起归降刘虞。

邹靖与鲜于辅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邹靖开口道:“公孙瓒,如今你已落入我等之手,若能真心劝降北平亲信,为我主公刘虞大业助力,或可留你性命。若再有二心,休怪我等无情。”

公孙瓒连忙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盘算着如何寻机逃脱。

深知自己一旦真正落到刘虞手中,怕是难有活路,必须想办法在这之前找到脱身之策。

于是,公孙瓒提笔开始写信。

信中言辞恳切,极尽劝说之能事,将自己目前的困境和对局势的分析一一写明,期望北平的亲信们能看清形势,早日归降刘虞。

写完信后,长舒一口气,将信交给了邹靖和鲜于辅。

邹靖接过信,仔细看了看,微微皱眉道:“公孙瓒,你这信中虽言辞恳切,但我等如何能相信你不会暗中使诈?你须得再写一份保证书,表明若北平亲信未按你所言归降,你当如何处置。”

公孙瓒心中暗恨,却又不敢表露,只得再次提笔,写下保证书

写完后,双手呈上,满脸堆笑道:“二位将军放心,我公孙瓒绝非言而无信之人。如今我已身处绝境,只盼能为刘虞大人效力,以赎前罪。”

邹靖和鲜于辅对视一眼,似乎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

鲜于辅说道:“哼,暂且信你这一次。待北平亲信归降之后,再看你是否还有活命的机会。”说罢,便安排手下快马将信送往北平。

数日后,送信的斥候带回消息,称北平的亲信们接到信后,内部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主张归降刘虞,认为如今大势已去,继续顽抗唯有死路一条;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誓要与公孙瓒共存亡,继续坚守北平。

公孙瓒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暗自想道:“只要还有一部分人愿意坚守,我便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于是,开始在狱中秘密联络那些仍忠于自己的旧部,试图策划一场越狱行动。

很遗憾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邹靖和鲜于辅看在眼里。

邹靖冷笑一声,对鲜于辅说道:“看来这公孙瓒还不死心,竟妄图越狱。我们必须加强戒备,绝不能让他有任何可乘之机。”

鲜于辅点头同意,随即下令加强对监狱的看守。

公孙瓒见自己的计划难以实施,心中焦虑万分。

就在这时,突然想到曾经路过徐无的时候初始了一个卖草鞋的刘备,想着刘备力气可与关羽抗衡,于是便写信给自己的亲信关靖,让他不惜一切代价联系刘备来蓟城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