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起王爷在朝中的处境,那可真是憋屈,堪称最委屈的王爷了。皇上心里明镜似的,自己这个弟弟就如同手中的一把宝剑,每逢有战事,需要杀敌立功之时,便将这宝剑挥舞出去,可一旦战事平息,宝剑就被搁置在仓库里,无人问津。但王爷从未有过一丝怨言。

如今朝廷之上,太后的势力如日中天,极为庞大。太后还总拿“孝顺”二字压制皇上,不管处理什么事务,都要求皇上必须听从她的意见,致使皇上行事处处受限,难以施展抱负。不仅如此,太后还总以王爷怀有二心为由,处处针对他。只要哪里有危险、有艰难的任务,太后总会在第一时间指派王爷前去。可等到发放物资粮草这些后备补给的时候,太后又会派人故意刁难王爷,克扣物资。而一旦王爷打了胜仗,太后便指使朝中大臣纷纷进谏,要求王爷立刻交出兵权。这桩桩件件,皇上都看在眼里,却也有些无奈。

王爷为人正直,不屑于拉拢朝中大臣,所以每次都是积极主动地交出兵权。好在王爷平日善待下属,他的那些部下对他忠心耿耿。只是他们在带兵打仗的过程中,日子过得极为艰苦。尤其是到了冬天,棉服、粮草这些必需品时常短缺。每到这时,王爷总是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那微薄的俸禄补贴大家。但王爷财力有限,他的俸禄,一半要分给三个不受宠的侧妃,另一半才能用来补贴士兵,如此一来,实在是捉襟见肘。无奈之下,他只能四处筹钱。好在有凤娘帮衬着他,经营着凤求凰维持局面。虽说凤求凰的生意不算红火,但在关键时刻,来了个傻姑帮忙,解决了大问题。虽说赚的钱不算多,可好歹能解燃眉之急,勉强应急 。

去年边关那场大战,打得极为艰难。王爷率领着将士们,在风沙漫天、条件恶劣的战场上,与那伙贼寇鏖战了将近三个月。在这漫长的战事里,刀光剑影从未停歇,将士们死伤无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伤痛与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整个军队。

历经千辛万苦,王爷终于大获全胜,将贼寇全部击灭。本以为凯旋回朝后,能得到应有的嘉奖,犒劳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可没想到,王爷打了胜仗回到朝廷,皇上对他的赏赐很是丰厚,可是到手的却不多。

只是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得到的奖赏却少得可怜,都是些空口表扬。而那些在战事中伤亡的将士,他们的抚恤金更是被大臣们克扣,拖延。如此不公的待遇,让众将领们对朝廷十分不满,心中满是愤懑。王爷看着手下这些跟着自己拼命的兄弟,满心愧疚与不忍,只能四处奔波筹钱。他不顾自己的颜面,放下身段,只为能及时将将士们应得的抚恤金和赏银悄悄地补上。这也正是他如此缺钱的重要原因。

说实话,王爷有时候也觉得满心憋屈,世上哪有像他这般的?胜仗打了,功劳有了,可到头来自己和手下的兄弟们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但他心里也明白皇兄的为难之处,太后势力庞大,朝堂局势错综复杂,皇兄行事也诸多掣肘。如今他和皇兄秘密谋划,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削弱太后的势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朝堂拨云见日,重回正轨,否则一直这样下去,他父王辛苦打下的江山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

当今太后的势力实在是庞大得超乎想象。那些曾经助力太后登上皇后之位的大臣们,本就对她忠心可鉴,如今太后尊荣更甚,他们更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况且太后还有身为国舅爷的弟弟,二人在朝堂之上权势滔天,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太后性格强势,向来独断专行。每次皇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要不合太后心意,她便会不假思索地指责皇上不孝顺。在孝道大如天的皇室,这顶帽子一扣下来,皇上行事便十分受限,诸多想法难以施展,只能畏手畏脚,生怕稍有差池,就被太后抓住把柄,引发朝堂动荡。

如今,国舅爷的势力如日中天,愈发壮大,皇上看在眼里,忧心如焚,满心都是忧虑。一旦太后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到国舅爷麾下,再加上国舅爷即将与苏丞相联手,那朝堂之上,可就要被国舅爷的势力遮天蔽日了。这局势,简直就是养虎为患,危险至极。

正因如此,皇上与王爷秘密谋划。他们心里清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一定要想尽办法削弱国舅爷的势力,把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扼杀在摇篮里,绝不能让它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

前些日子,王爷他们抓获了叛徒王勇。此人跟随王爷多年,本应忠心耿耿,可如今却背叛。王爷亲自审问,却没能从王勇嘴里撬出半点有用的消息。到底他是哪位朝中大臣安插的奸细,背后又是谁在指使,一概不知。

威胁王勇的人,是朝中大臣与外敌勾结,还是关外的贼人私自与他串通,审讯毫无头绪。但皇上和王爷心里都明白,朝廷中必定有内鬼与关外势力暗中勾结。不然,以王勇跟随王爷多年的情分,怎会轻易背叛?肯定是有朝中大臣在内部接应,给了敌人可乘之机,知晓王勇的软肋,才能如此顺利地威逼他就范,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

王爷这两日在王府里忙得脚不沾地,各种事务缠身。下午时分,他突然想起那春华明日便要被砍头了。这些年春华一直在调查他父亲的案子,一定掌握了不少关键线索。若是春华能将那些线索告知自己,那或许能加快为他父亲洗刷冤屈的进程。

想到这儿,王爷立刻把阿文叫到跟前,在他耳边一阵低声嘀咕。一番安排妥当后,终于到了傍晚亥时,王爷带着阿文,还有乔装成小厮模样的春红,拎着些酒水,匆匆赶往大牢,打算去看望春华。

此时的春华,正孤零零地待在大牢之中,满心忐忑。他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妹妹春红。可如今自己身为阶下囚,毫无权势地位,又哪有能力和资格去联系妹妹呢?这些年,他在外面虽然也调查到了一些关于父亲案子的线索,无奈身边没有任何势力愿意伸出援手帮他,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就在他焦虑万分,满心绝望之时,只见王爷带着阿文和春红缓缓走进了大牢。

这些日子,因为孟书康被他父亲关了禁闭,孟丞相也被皇上点了名,大牢里少了许多纷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秩序,也再没有无关人等跑来大牢给侍卫们找麻烦。王爷走到看管牢房的侍卫面前,一脸严肃:“这个家伙杀害了本王的王妃,实在是罪大恶极,令人痛恨。但念他已是将死之人,本王特意带些酒水来送他上路。本王还有些问题不太明白,想向他询问一番,你们暂且回避一下,本王说几句话就出来。”那些侍卫一看是王爷,哪里敢不听从,赶紧打开牢门,众人后退了好几米,远远地站着回避。

王爷这才带着春红和阿文走进了牢房。一进牢房,王爷故意提高了音量,大声地说给外面的狱卒听:“你杀害本王的王妃,实在是罪无可恕!但本王念你即将赴死,给你带了些酒来,送你最后一程。本王还有一些疑惑,希望你能为我解答。”说完这番话,王爷又压低声音,凑近春华说道:“倘若你想让本王帮你查清你父亲的冤案,为他沉冤昭雪,那你查到的线索能不能提供给本王?这样也能让事情进展得快些。”说着,王爷示意春红上前,把带来的吃食递给春华。

这时,春华才仔细看清,眼前这个扮成小厮的人,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妹妹春红。兄妹二人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相拥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只是生怕被外面的人听见,都强忍着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春华急忙上前拉着春红一同给王爷跪下磕头。春华满眼恳切,望着王爷:“王爷,春红知晓我住的地方,柜子里有一个暗格,那里存放着我这些年收集的诸多材料,其中还有一些朝中大臣的罪证。我别无所求,只求王爷能网开一面,给春红留条活路。即便让她在您府上做个小小的丫鬟,我也心满意足了。”

王爷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而肯定:“你放心,春红会一直在茶楼好好做事,今后她不再是你的妹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春红。”

听到王爷这番话,春红心中百感交集,强忍着泪水,紧紧咬着嘴唇,拼命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身子微微颤抖着。

王爷看了看四周,神色严肃地说道:“好了,时间紧迫,不能久留,我们得出去了,可不能让外面的人起疑。”

春华满脸不舍,拉着春红的手,眼含热泪:“春红,以后跟着王爷,王爷定会帮我们报仇雪恨。倘若真有那么一天,你一定要到哥哥的坟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好好在茶楼做你的春红,答应哥哥,好吗?”

春红红着眼圈,乖乖地点了点头。这时,阿文轻轻拉了拉春红的衣袖,春红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跟着阿文走出了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