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之巅涌出九眼清泉时,神农氏尚未降世。九道泉眼如星辰坠落,汲其一脉,其余八道皆泛起涟漪。女娲补天余下的五彩石碎片在泉底闪烁,将晨曦切割成九道虹光,映照着山脚下初醒的部落。
那时人类尚不知五谷为何物,以野果充饥,饮血止渴。炎帝降世那日,红鸟衔来九穗禾种,金灿灿的谷粒坠地时,神农氏的牛首人形已显雏形。他挥动耒耜开垦荒野,教野牛犁出阡陌,九穗禾随风摇曳,结出饱满的籽粒。百姓捧着新粮跪拜,山川间回荡着“神农”的呼号——既是农业之神,亦是救赎之主。
然而瘟疫如影随形。有人啃食毒蘑七窍流血,有人误饮腐水肠穿肚烂。神农望着水晶般透明的肚腹,五脏六腑在光影中流转,忽地悟道:“若能以身为鼎,尝遍百草,何愁苍生无药可医?”
天帝赠予神农一柄赤色神鞭,名曰“赭鞭”。鞭落之处,百草自吐真言:或苦或甘,或寒或温,毒性亦显形如墨蛇游走。神农将草药分装两袋,左肩盛食粮,右肩贮药草,踏遍千山万壑。
某日行至云雾缭绕的巴山,忽见一株嫩芽在峭壁石缝间舒展。叶片如翡翠雕琢,脉络中流淌着晨露。神农摘下轻嚼,清冽之气如潺潺溪流涤荡脏腑,浑身的疲惫与毒素皆随茶烟消散。他以石刀刻下“茶”字,后世方称此物为茶。
茶成了神农的护身符。每尝毒草,便饮茶解毒。一日中毒七十二次,茶烟却始终未染半分苦涩。百姓遥望云端,见神农周身茶雾缭绕,如谪仙临世,不知人间疾苦。
神农架的雏形,始于神农以藤蔓编织的百丈木架。他踏在横木上采摘峭壁灵草,赭鞭挥出,毒瘴尽散。山中群兽皆俯首,百鸟衔来珍稀药种,就连最狡黠的玄狐也献上千年灵芝。
然山魈忽现,黑雾遮天蔽日。神农以赭鞭击山,九眼清泉应声沸腾,雾气散处,现出一株血色妖花。花瓣如蝶翼颤动,暗藏千足虫蛊。神农识破诡计,却见花中浮现人面——竟是死于瘟疫的怨魂所化。
“汝以肉身饲百草,却不知人心更毒!”怨魂嘶吼着扑来。神农周身茶烟骤然暴涨,将怨魂灼成灰烬。他抚摸着焦黑的土地轻叹:“医者治人,更需治心。”自此在木架上刻下第一道医德训诫。
神农的足迹踏遍九州,却漏了归墟之畔的幽冥花海。那里的断肠草通体漆黑,花蕊中蜷缩着无数亡灵,他们啃食新魂的哀嚎化作毒瘴。
花海中传来空灵的叹息:“神农啊,你尝遍百草,可识得这‘情’字之毒?”神农循声望去,见一株断肠草化作的红衣女子,她颈间缠绕着半截枯萎的肠——正是自己留在凡间的执念。
女子指尖轻点,神农的茶烟凝滞在半空。他尝到前所未有的剧痛:五脏化作熔炉,经脉如蛛网碎裂。赭鞭坠地,九眼清泉渐次干涸,九穗禾在风中枯萎成灰。
“你既以身殉道,我便以魂饲你。”女子将唇印上神农的伤口,万千亡灵的执念涌入他的血脉。神农在剧痛中看见漫山遍野的茶树破土而出,枯萎的九穗禾竟抽出新芽。
神农的躯体化作巍峨山岳,九眼清泉化作溪涧,滋养着万千生灵。百姓在山巅建起药王庙,香火不绝。每逢春祭,便有茶烟自山顶升起,飘向远方——那是神农仍在尝草,以魂魄守护人间。
千年后,小药师云游至此。他在神农架深处拾得半片玉简,刻着:“茶可清心,药可医身,唯‘仁’字最难。医者当如茶,苦后回甘;如药,毒中藏情。”
云海翻涌间,神农山巅的茶树突然绽放出第九百九十九朵白花。花瓣落下时,化作万千药蝶,飞向人间每个角落。
神农尝百草,尝的不仅是草木的生死,更是人性的冷暖。茶烟燎原处,医道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