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色暮色
残阳如血,浸染着青石板铺就的村道。最后一缕炊烟在杏花巷尽头消散时,尖利的嚎叫撕裂了黄昏的宁静。阿勇握紧手中的柴刀,看见暗紫色瘴气正从后山槐树林漫涌而来,裹挟着金属摩擦般刺耳的狞笑。
\"快进地窖!\"他撞开王寡妇家摇摇欲坠的竹门,七岁的小桃正蜷在织布机下发抖。抱起孩子的刹那,腐臭腥风掀翻屋顶茅草,三指宽的骨爪穿透土墙,在青砖上刮出火星。阿勇反手劈断半截枯骨,暗绿色浆液溅在墙头符咒上,那些去年端阳节老祭司亲手绘制的朱砂符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成灰白。
祠堂方向传来铜钟轰鸣,那是里长在召集青壮。阿勇将小桃塞给踉跄奔来的私塾先生,瞥见对方长衫下摆渗着血迹。\"张先生,您的腿...不妨事,\"书生惨白的脸挤出笑意,\"方才背刘婆婆时被碎石划的。\"话音未落,东南角骤然爆发的哭喊让两人同时僵住——那是村塾的方向,三十多个孩子藏身的谷仓。
阿勇在碎石路上狂奔,绣春刀法的七十二式拆解成肌肉记忆。三年前师父在山洪中咽气时,曾用枯枝在他掌心写下\"仁者之刃\"四字,此刻这四个字化作柴刀破空之声。当第五只长着人面的蜘蛛怪被钉死在槐树上时,他踢开谷仓木门,却只看见教书娘子紧搂着两个幼童倒在血泊中,她的银簪深深插进某只妖魔的眼窝。
二、月影谶语
子夜残月被黑云啃噬得支离破碎时,阿勇在乱葬岗找到了那个老人。腐萤环绕的青石碑前,裹着孔雀羽氅的身影正用鹤嘴锄翻动新坟,暗红土壤中不时露出半截森白骨殖。
\"您就是留书指引我的玄机子前辈?\"阿勇按住腰间崩口的柴刀。老人转过身来,月光照亮他左眼镶嵌的琉璃镜片,细若蛛丝的金链连接着右耳垂下的玉坠,在风中发出编磬般的清响。
\"比老朽预料的早到半个时辰。\"老人从袖中抖落三枚龟甲,裂纹在甲壳表面蜿蜒成奇异图腾,\"看见西天那颗赤星了吗?奎宿移位,镇魔鼎的气脉正在消散。\"他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珠竟泛着幽蓝荧光。
随着鹤嘴锄最后一次落下,坟茔中升起三尺见方的青铜匣。玄机子咬破指尖在匣面画出血符,刹那间狂风大作,匣中飘出一幅泛黄绢画:云雾缭绕的孤峰刺破九霄,山巅神殿廊柱上盘踞着应龙浮雕,一柄通体透明的剑悬浮在北斗七星方位。
\"玉宸山,承影剑。\"老人琉璃镜片后闪过异彩,\"此剑乃禹王治水时,取陨星之精淬炼而成。但要拔出神剑,需先解开三重天机锁——\"他忽然掐住自己咽喉,皮肤下凸起游蛇状的青筋,\"快...取我怀中罗盘...\"
阿勇箭步上前扶住瘫软的老者,指尖触到某种冰冷坚硬之物。当他掏出那个雕刻着二十八宿的青铜罗盘时,玄机子的身躯突然化作万千萤火,裹挟着沙哑遗言消散在夜风中:\"记住,剑鸣之时,便是...\"
三、蜃楼试炼
穿过死亡沼泽的第七日,阿勇的牛皮靴底已被酸液蚀穿。当他用最后半壶烈酒灼烧腿上附着的尸蛊时,远天忽然传来编钟轰鸣。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在云层中显现:九重玉阶直通天际,朱漆宫门缓缓开启,门缝中溢出的金光在云海上投射出\"玉宸真境\"四个篆文。
攀上第一万八千级石阶时,阿勇的指尖在冰晶覆盖的栏杆上磨出白骨。罡风卷着冰碴割裂他的脸颊,怀中的青铜罗盘突然剧烈震颤,指针逆着太极阴阳鱼转了三圈半。刹那间,他踏空坠落,却在失重中看见石阶化作无数青铜齿轮,彼此咬合旋转,构成覆盖整座山体的浑天仪。
当双足触到温润白玉地砖时,阿勇发现自己站在环形水幕中央。十二尊生肖铜像环绕四周,龙首雕像口中衔着的卷轴徐徐展开:「第一试·照心」。水幕突然映出燃烧的村庄:小桃被蛛丝裹成茧状吊在祠堂横梁,私塾先生的断手握紧半截判官笔,里长举着火把点燃自家粮仓...
\"都是幻象。\"阿勇咬破舌尖保持清醒,却在画面转向自家祖屋时瞳孔骤缩——病榻上的母亲竟在妖魔簇拥下缓缓坐起,浑浊的眼球变成琥珀色竖瞳。\"勇儿,\"那熟悉又陌生的嗓音让柴刀险些脱手,\"把罗盘交给娘亲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