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东方神话集 > 第83章 九华秘录:太乙神杖与金莲佛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九华秘录:太乙神杖与金莲佛光

上古之时,九华山所在之处乃是一片无垠汪洋,浊浪翻涌间,隐约可见万千妖兽在其中沉浮。某日,天庭大力神只“九华元君”踏着天河星辉而来,见此地灵气充沛却混沌未分,遂挥动混元金斗,将九座仙山自海底拔起。九山如莲瓣般舒展,山间云雾缭绕,溪涧纵横,终成“九子山”。

然而,此地仍缺一缕佛性真火。恰逢太上老君骑青牛巡游,见九子山形似天地胎膜,忽有感念:“此山可孕佛根,然需引灵泉润之。”言罢,太乙神杖轻点,九道金光贯入地脉。刹那间,九子山腰裂开九道玉沟,清泉如银河倾泻,汇聚成“龙湫”“虎跑”等圣泉,山石亦泛起琉璃光泽。

贞元十年(794年),新罗王子金乔觉踏着东海浪涛,历经风霜,终至九子山。他面容清癯,眉间蕴着宿命的纹路,手中紧握半截枯木佛珠。此番东渡,他舍弃王位,誓要以肉身证道,寻觅地藏菩萨的踪迹。

山中猛虎见他孤身行来,咆哮着扑至近前。金乔觉却不避不让,反而闭目诵经。虎王被其佛性所慑,竟匍匐于地,温顺如幼兽。自此,九子山多了一景——“伏虎禅师”的传说。

金乔觉在山腰凿洞修行,以泉水解饥,以野果充饥。某夜,他忽见泉中映出万千佛光,却听泉底传来呜咽之声。原来,此泉原是地藏菩萨的“轮回镜”,因尘缘未了,镜中轮回不断。金乔觉以袈裟沾水,画出《地藏十轮经》的符咒,镜中哀嚎渐息,泉水愈发清冽。

修行至第七十五载,金乔觉已能化身金光游走山川。某日,他见山脚村落瘟疫横行,百姓面黄肌瘦。正欲施救时,忽见九天之上降下一道青光,化作老君虚影。

“金地藏,汝之慈悲可撼天地,然佛法未全,需借龙珠洗髓。”老君袖中飞出明珠,直坠山涧。刹那间,泉水沸腾如沸,散作七彩光雨。饮下此水的百姓,病痛尽消,九子山更添“灵山”之名。

此时,海龙王之女三公主因触犯天规被囚鲛人洞,见金乔觉以德报怨,心生敬佩。她化作白衣女子,跪求老君:“愿以千年修为化泉,护佑此山。”老君点头应允,三公主的泪珠坠入泉中,化作“龙女泉”,清甜甘冽,能解百毒。

岁月如梭,金乔觉白发如雪。九十九岁那年,他召集全山僧众,将袈裟铺展于峰巅,轻喝一声:“九华即我,我即九华!”袈裟化作金光,将九座山峰连为一体,九子山终成“九华山”。

圆寂之日,金乔觉盘坐于千尺寒岩,七昼夜不倒。开缸时,肉身不腐,面容如生,指甲竟长出半尺。僧众惊呼:“此乃地藏菩萨真身!”遂建肉身宝殿,香火鼎盛,九华山遂为地藏道场。

而太上老君的青牛,亦化作“神牛峰”长卧山间;三公主的衣冠冢,成为“娘娘塔”镇守泉眼。佛道两教传说交织,九华山终成“莲花佛国”,香客云集,既有诵经念佛的僧侣,亦有持咒炼丹的道人,演绎着千年不灭的信仰传奇。

千百年后,九华山游人如织。某日,一名年轻的画师在轮回镜前驻足,忽见镜中浮现金乔觉与老君对弈的幻象,棋盘上九颗棋子化作山峰,泉水为墨,云海为纸。画师挥毫落纸,画中九华山如诗如画,题诗曰:

“佛指轻点九莲开,青牛踏碎劫波来。

一泉润得千峰翠,半偈渡尽万世哀。”

画成时,九子峰顶金光骤现,似是地藏菩萨与太上老君在云端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