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轩拿着黄花梨回去,做了两串手串,自己一串,另外一串他准备送给销售商。
几天之后李文轩再见到经销商,便将那串手串交给他,也没太在意就戴在了手上。
既然是木材经销商,那大厅的角落摆着几块木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李文轩却看的走不动路。
直到李伟华过来拉自己:“走了,咱们吃饭去,在这看什么。”
李文轩却没有搭理他,而是朝着那堆木料直径走过去等蹲下来仔细查看之后发现眼前这物件居然是黄花梨!
“刘先生,您这些木材放在这里是准备?”
“这是给之前客人看的样板,他们没看中,这些边角料也成不了什么气候,我让工作人员放在这里,有空拿去丢掉。”
李文轩听着眼前一亮又一亮,他指着那块黄花梨的木料:“那这个呢?也不要了吗?”
刘和坤凑近看了一眼,摆了摆手:“对,不要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就拿去。”
说实话李文轩才不相信这么好的东西会被随意丢弃在这里,这绝对是哪个工作人员弄错了。
李文轩有些犹豫:“我直接拿走也不太好,要不这样您说个价吧!”
“什么钱不钱的,大家都是朋友,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将来有困难的话互相帮助就行了。”
“没必要,咱们都是朋友谈什么钱呀?”这三瓜两枣的,刘和坤根本就没放心上。
对方都这么说了,李文轩再推拒就显得有些不识好歹了。
更何况李伟华也在旁边说:“拿着拿着吧,刘先生可大方了。”
李文轩深吸一口气,“既然这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等把那块黄花梨的木料给抽出来了,放在眼前仔细欣赏这上面的纹理。
这东西现在还不算稀奇,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好宝贝。
白得了那么一块好料子,李文轩愿意给所有人好脸色。
在吃饭的时候基本上是有问必答,推杯换盏间,就提到了过两天的拍卖会。
“拍卖会?”这个词汇出现的太早,李文轩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是国外传来的新概念。”刘和珅也有些新奇,很认真的和他们讲。
“这也是第一次,是我们圈子里面这些人自行组织的,可能没有国外那么正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
“该有的应该都有了。”
李文轩听的目不转睛,对他来说拍卖会只要有主要的交易功能就行了。
“你们感兴趣的话,咱们可以一块去看看。”
李伟华下意识将目光转向李文轩。目露询问。
“可以跟去长长见识。”
李文轩说的很是谦虚,刘和砷笑得开怀,满口答应下来之后招呼着两人:“来来来,干杯。”
得了这么一块好料子,李文轩回去的路上苦思冥想,该把它做成些什么。
最后还是决定把它车成珠子,手臂长的木料,车出来的珠子,最后只穿成了两条手串。
几天之后再见到刘和坤,便将那串手串交给他。
“这是那天从你那里拿走的料子。”李文轩笑的有些腼腆:“我把它车成珠子了,给你留了一串。”
看到这物件刘和生显然有些意外。
没想到这家伙拿走一块木板都晓得给自己留一件。
看到这梨花木珠子,外表看着平平无奇,但再怎么样也是心意。
刘和生笑呵呵的接过:“你真是有心了。”
虽然顺手就带上了,但显然也没放心上,刘和生顺势提起了另外件事:“李伟华说他那有事儿,临时不来了,所以这趟就咱们两个。”
“他跟我打过招呼了。”
“这次拍卖会都是咱们一些同行,你是纯粹想去看看热闹?还是想着淘点东西?”刘和珅打听。
“还没去过拍卖会呢,想去见识见识。”李文轩并不多说。
俩人一块坐火车,期间刘和生去上厕所,没想到还碰上了同行。
“还真是你啊,老刘!”
“你不会也是去省城的拍卖会吧?”
刘和珅哈哈大笑:“我也没想到这么巧啊,早知道还能一块做个伴。”
“你坐在哪个车厢?要不要去我那坐坐聊聊天。”
同行摆了摆手:“我和我爱人一块出来的,而且也快到了就不麻烦。”
一般话说到这里就该告辞了,但是同行眼睛低垂就看见他手腕上挂着的那串梨花黄手串。
“老刘你最近是在哪里发财呀?就连梨花黄手串都带上了??”
刘和生听的有些莫名其妙把手腕抬起来:“你是说这玩意儿吗?”
他嘴上嗨了一声:“非金非银的就是个小玩意儿,不值钱。”
那同行显然见识深远:“你可别小瞧这木头珠子,这东西在南方可值钱了。”
“带着这么好的东西,你就偷着乐吧。”那同行意味深长的留下一句之后就离开了。
刘和生一个人站在摇晃的车厢里,摩擦着刚到自己手里的这串梨花黄木珠。
想到前两天李文轩想要买下那块黄花梨木板……
之后他又定睛看了看自己手上这串黄花梨木珠子,多少有些古怪。
李文轩那小子真是好眼力啊,这究竟是怎么看出他值钱的!
绿皮火车叮叮哐哐,等到了省城两人下火车之后直奔拍卖会。
等到了地方之后他才发现这里根本就不像什么拍卖会,更像是一个交流会。
也不知道是国人的含蓄还是对藏品的不自信。
来参会的人都带着自己的藏品,大家交流一圈,喜欢的就出价。
李文轩在里面转了一大圈,不仅没有那种令人心潮澎湃的加价拍卖环节。
甚至因为大部分都是熟人,大家也不好拿乔。
几乎一有人看中愿意出价。
收藏者都会立刻答应下来,生怕对方下一秒反悔。
这实在是太草率了吧,给李文轩看的皱眉。
但是很快他就不难理解,是也许是圈内举办的小作坊。
来这里进行交易的藏品没有经过正规的机构进行鉴定,更没有什么鉴定证书。
以至于这些家伙手上拿着的藏品,以李文轩的视角来看,基本都是一眼假。
按他来说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收藏和拍卖的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