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没人说话,李文轩继续道:“这件釉里红是清代仿品,工艺特殊,瓷器釉面层偏薄,羊皮上的油脂容易渗入进去,形成无法消除的斑驳痕迹。”

高主任的手僵在半空,镜片后的眼神陡然锐利。

此时此刻,张超脸色发青,怒斥李文轩:“胡说八道!高主任见多识广,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吗?”

“他说得对。”高主任的脸色却突然平和下来,他第一次正视面前的李文轩,发觉这位看上去朴素无华的青年,实则是藏龙卧虎之辈。

随后,高主任抱歉地笑了笑,把羊皮手套换成了绸布手套,说道:“是我欠考虑了,现在可以让我看看这瓷盘么?”

这话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高主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周明德趁机把李文轩往前推了推:“高主任,这位是……”

“不用介绍,我懒得听这些没用的空话。”高主任抬手打断了周明德的话,眼睛只盯着李文轩,“小同志,你刚才说这是清中期仿品,有什么依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盘子是明初洪武年间的形制。”

李文轩示意高主任看向照射瓷盘的光束:“元明瓷胎因为技术原因,瓷胎的质地粗陋,光束照射下来会形成点状光斑。而我手里这件瓷盘更加细腻紧实,即使透光也无法形成光斑,显然是清朝中后期的仿制品。”

“够了!”省城的老学究拍案而起,“在高主任面前卖弄什么?人家去国外参加文物保护交流大会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玩尿泥呢!”

说着,老学究抓起旁边一只铜质酒盅递给李文轩,讽笑道:“你要是真懂行,说说这个?”

——这东西他们几个老家伙围着研究了半天,都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可以说整个省城就没见过这样材质和形制的器皿,一个毛头小子更不可能看出门道。

酒盅表面布满锈迹,看上去的确经过了长时间的氧化。

拿手触摸上去,也能感觉到厚重的质地,和做旧的仿品并不一样。但是,这样的材质和形制,却让人难以分辨究竟是出自于盛行古法铜器的唐朝之前,还是做工愈发精致的元代之后。

然而,李文轩只看了一眼就笑了:“这是去年洛阳黑市流出来的假货,做旧手法确实不错。可惜制作仿品的人历史估计不太好,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符合任何朝代的风格,反而是凭空发挥想象的四不像!”

这东西,李文轩都不用仔细看。

因为他记得在上一世的省城晚报上看到过这玩意儿。

当时还在古董界闹出了不小的笑话,一群老学究研究了半天,最后确定其实就是近代仿品。据说制作仿品的人后来还因为技术太好,被吸纳到了京城故宫的修复小组。

老学究们当然不信李文轩的话,纷纷对他怒目而视,准备发难。

却见高主任掏出放大镜凑近观察,半晌后,他长叹一声:“确实啊。上周故宫刚收了个类似的赝品,用的是特殊的做旧方法,京城都还没有引进,我也只在国外见过。”

他转身看向李文轩的目光,带着惊艳之色:“不知道这位小同志师承哪位大家?”

“家传的手艺。”李文轩含糊带过。

“来来来,咱们再看一个!”高主任来了兴致,指向角落木箱,说道:“那幅画卷能不能展开看看?”

张超脸色骤变:“高主任,那是重要证物,是这次案件中最珍贵的赃物,从出土以来还是第一次面世,不是什么人都能……”

“废什么话,展开!”

周明德一声令下,身后两个下属立即上前铺开画卷。

泛黄的宣纸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笔法苍劲有力,墨迹入纸三分。几个老专家刚要凑近,李文轩突然伸手在题款处轻轻一搓——

只听“刺啦”一声,宣纸竟像墙皮般开裂剥落!

“烟熏做旧,化学药品固色。”李文轩指着剥落处,“这根本不是什么最值钱的赃物,一件仿品罢了,而且看纸张断口处的纤维,明显就是近两年的工艺。”

这幅《溪山图》的真迹早已流传到海外,要等八年之后海外华侨归国,才会将真迹带入国门,现在这幅怎么可能是真的?

“不可能!”老学究怒道:“你别在这儿一派胡言,我们一帮人亲自用碳十四方法检测过的东西,还能有假?”

“最近故宫那边已经确认,碳十四的检测结果其实并不准确。”高主任瞥了一眼老学究,似乎对他的一惊一乍不满,冷冷道,“纸张里的竹纤维年代,和画作年代是两码事。这位小友没说错,反而是你们搞错了。”

他转向李文轩时,竟微微躬身,“没想到这一座小小的省城,居然会有这么优秀的人才,我这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你这么好的眼力,真是受教了。”

场面一时有些诡异,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

他们谁也没想到,京城来的大佬,居然会对一个毛头小子摆出如此敬佩的姿态。

这样一来,显得他们刚才端架子的模样宛如小丑!

与此同时,走廊传来脚步声。

紧接着,关口二把手带着秘书出现在门口。

看到高主任对李文轩的态度,又瞥见面如死灰的张超,顿时明白过来,对周明德笑道:“小周啊,这位就是你父亲说的奇才?”

二把手和周教授关系不错,也很想提拔周明德。

可惜大领导更喜欢油嘴滑舌的张超,和他并不对付。

现在看到李文轩出现给周明德解围,二把手放心不少。

“报告领导!”周明德声音洪亮,“这位李文轩同志一个小时之内鉴定了三件证物,均为仿品,并得到来自京城的高主任验证,全部准确无误!”

二把手的目光在满屋老专家身上扫过,看得这些人抬不起头来。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李文轩洗得发白的工装衬衫上,笑道:“年轻人,你愿不愿意来省厅当特聘顾问,配合周明德同志一起办好最近的3·20文物倒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