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52章 雁门新政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砍伐树林这些新开垦的地,算是下等田。

别看七十亩地很多,但就现在的粮食产量来说,丰收年好的良田才能产六七十公斤粮食。

中等田四十多公斤,但下等田可就不好说了,有的只有十几二十公斤。

之前就提到过。

汉朝的亩积也没有后世的大,后世一亩地是666平方米,汉代的一亩才460平方米,少了200多。

这样一算,一家两口人,一百一十亩地,一个丰收年也才四千公斤粮食。

如果要上税,就得按三十税一,上税一百三十多公斤。

这还是按正常上税来算。

剩下的就是口粮了。

按一个成男人和女人一天一公斤粮食来算,一年就要吃掉七百多公斤粮食。

嗯!

剩下的粮食也差不多够养两个孩子和两个老人的了。

当然这是丰收年来计算,如果是灾年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如果朝廷加税,甚至还会欠朝廷税赋。

老百姓自己都没吃得,哪里能上缴赋税?

活不下去要么卖儿卖女,甚至卖掉土地,另谋生路。

但往往这个时候世家就会出手了,他们会低价购买百姓手里面的土地。

接着就会想办法让这些人就会成为他们的佃农,为他们耕种土地。

然后这部分人被世家隐匿起来,耕种的土地都是直接供应世家。

朝廷直接就失去了这些土地和人口,再也不能收到这些人和土地的税。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暂时放弃土地,外出流亡成为流民。

至于以后能不能回来再回来种地,这就得看命了。

这也就是荒地的由来。

嗯?

想到这里他直接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开垦的荒地没有下发?”

王毓仔细想了一下,才说道:“我们目前在雁门全郡八十多万人,耕种了的土地差不多有三千万亩。

剩余的耕地除去我们自己栽种的,也就在八百多万亩!

估计要不了多久,雁门全郡的荒地都即将被开垦完毕,预计也就是一千万亩左右。”

已经发放和耕种了三千万亩,也就是差不多后世两千多万亩地。

现在的雁门地区包括后世忻州、朔州、大同这三地,但三地加起来接近四千万亩耕地。

现在已经耕种过半了。

之至于还有没分的一千万亩?

除去自己在大同找人种植高产作物的土地,差不多两百万亩左右。

这样一算,整个雁门地区就剩下九百万亩左右了。

雁门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以分了啊!

最多也就能在容纳二十万人,这已经是雁门的极限了。

他点了点头示意王毓继续。

“云中、定襄两郡....”

听完王毓的话,杨升陷入了沉思。

雁门已经快没有地分了。

定襄全郡的耕地已经复垦和耕种已经超过后世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快到两地的极限了。

定襄郡达到了一千一百多亩,换算一下也就是八百万亩。

基本快没有什么耕地了。

云中呢?

牧场就占了百分之五十多,大部分都是靠养殖为生。

耕种面积也就比定襄多一点。

自己治下已经快没多少地可以种了啊!

当然也不是没有土地可以开垦。

但毁林开荒要的代价太高了,而且也完全没必要。

头疼啊!

原本还想着回了广武以后用土地来鼓励生育,现在看来用是行不通了。

还好现在因为黄巾作乱,卤城没有放开接收流民。

一旦黄巾之乱平定,雁门开始大量接收流民,没土地了该怎么办呢?

自己需要人口,但又没有土地安置人口。

这就矛盾了。

算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下面的王毓继续说着这段时间积攒的政务。

一直说了快两个小时才停下来。

而杨升也都一一做出了答复。

接下来就是武将这边了。

张合起身道:“主公!此次出征...”

等张合汇报完了军务,杨升点头。

三日后在大营封赏有功的将士。

一直到中午。

他总算已经基本处理完了三郡需要及时处理的政务和军务,有些疲惫的靠在椅子上休息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下午。

王必带着几个小吏,捧着一堆竹简和绢布走了进来。

听到声音,杨升醒了过来。

看着经过整理,堆满了他面前桌案的竹简、绢布,杨升摇了摇头开始批阅了起来。

一直到深夜,他才批完了一大半。

他挥手让王必等人退下,明天再来。

第二天一早。

杨升早早的起床。

在王必几人的配合下完成了整个雁门三郡这段时间积累的政务。

其中一些看得他都无语了。

都是一些小事,都等着他来阅批。

比如今年春耕,原平县的耕牛不够用,所以上书要将军府给予调度。

这事都已经经过王毓批准,耕牛都已经用完了还回来了。

就这事,现在还要他在批示一道。

看来以后要规范一下了,下面人做事像这些小事他们决断就可以了。

如果有必要,这些事都让人报一声他知道了也就是了,没必要非要他批示。

看着已经退下去的小吏,而王必还站在一边。

杨升不禁问道:“礼然?是还有什么事吗?”

王必左右看了看,确认周围都没有人了。

才小声的说道:“主公!是这样的,不久前晋阳王家的王勋听闻主公历来节俭,而且府上没有歌姬。

于是就送了几个过来!”

嗯?

王勋?

这不是王家商队的负责人吗?

给自己送歌姬?

看出了杨升的疑惑。

王必继续说道:“诸位大人都不敢做主,所以在下只能让他们先进了将军府!”

这?

看着王必这副小心的模样。

杨升不由的好笑。

你作为将军府的主簿,完全就代表将军府了。

而且你都把人都收进将军府了,现在才说不敢做主。

当即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我知道了,送就送了吧!其他的还有什么事吗?”

王必摇了摇头。

其实他们都知道,自家主公是个好主公。

对人随和没有什么架子,勤劳公事爱民如子,时常到军中、民间视察。

并且一直以来,为人做事都十分节俭,但他并不要求下面的人和他一样节俭。

对下面的人赏赐都十分大方,有好东西也和大家一起分享。

最主要的是十分善于听劝诫。

现在的将军府除了几个侍女外在没其他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