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33章 后续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

王允两人对视一眼。

王允开口道:“让老夫组织民夫转运粮草这倒没什么,只是安抚这些俘虏恕我等无能啊!”

这?

杨升不禁有些犯难了!

他没想到两人居然婉拒了。

十几万俘虏,安置又安置不下来。

放掉?

这不现实。

杀俘又不能干,自己总不能就这么守着这些俘虏吧!

王允和杨彪两人对视一眼。

王允开口解释道:“杨安北!不是我们豫州安置不下这些黄巾俘虏。

这些都是黄巾叛贼,依旧是我大汉子民。

此番作乱,老夫何尝不痛心?

我豫州大军几次大败,仅剩数千兵马,这十万人...”

杨彪也出言道:“豫州经过这次大乱,各郡都需要安抚。

可能府库内的粮草要不了多久就会告急,这十万人实在...”

杨升明白了。

豫州现在才几千兵马,自己走后这十万俘虏一个不好又会揭竿而起。

最主要的是豫州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战乱,大部分耕地就没人管了。

今年到秋天的收成必然没有多少,豫州虽然是大州,但正因为是大州所以人口也更多。

府库里面的粮草估计还需要提供给皇甫嵩继续进军。

虽然现在才三月多,如果短时间能把这些人安置下去,春耕也来得及。

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耕牛、种子。

安置十几万人,难度可不小啊!

可自己不能就这么等着啊!

咦!

要不让两人挑选一些黄巾士卒整训一番,而且两人麾下也有了兵马,不久什么问题都没了。

实在不行自己派人帮忙训练也可以。

随即问道:“那不知王豫州能否从中挑选一些人,稍加...”

王允直接抬手打断了他。

“杨安北!我豫州虽然是大州。

但老夫麾下现在却没有能治兵之人,就算杨安北给老夫两万精兵,老夫也是有心无力啊!”

额!

看着王允62的统帅,在看杨彪51。

好吧!

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帅才。

一个四流的统帅,领五千兵马都够吃力的了。

更别说杨彪,完全不入流啊!

估计领个一千多人都够呛。

哎!

还是看看朝廷有什么答复。

很快杨升接过陈宫写好奏疏。

这写的什么啊?

随后自己提笔写了起来,很快叫来士卒快马送到洛阳。

之后就散帐了,但杨彪却被他单独留了下来。

还是中军大帐内。

眼看人都走了。

杨升起身对着杨彪拱手道:“文先世兄!之前升未曾及时见礼,还望...”

杨彪摆了摆手:“子平贤弟无需如此,毕竟公事要紧。”

接着打量了一番杨升,说道:“父亲大人时常来信,大赞子平,今日一见果然风采非凡呐!”

哈哈哈!

两人说着大笑了起来。

随后两人在大帐内聊了大半天。

夜晚!

杨升召集众人来到大帐内。

看着麾下的文武。

杨升出言道:“诸位!此次大破波才,都辛苦了。

你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上阵,对于此战你们有什么体会吗?”

下面的几人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吕布率先出声道:“主公!末将一直以来都以为黄巾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一路出并州以来所接触的黄巾军多的有千余,少的不过百十人。

但这些人一触即溃。

今天黄巾后营这一战让末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们区区两千多人,以肉身硬抗住我骑兵数波冲击,直至全军覆灭没有丝毫后退。

末将以后定当收起轻视之心...。”

杨升抬手打断了他。

说道:“好了!我知道你们有很多想说的,这样吧!

下去以后每个人都写一份自己对此战的体会给我。

总结一下自己在此战中我军和你们自身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我们来一个总结会,大家取长补短,就当互相学习了。”

众人都点了点头。

这个好!

呼!

杨升松了口气。

对着陈宫问道:“公台,受伤的士卒都安顿好了吗?”

陈宫拱手道:“部分轻伤的士卒已经归队,重伤士卒已经全部得到救治,目前还没有一人因伤死亡!

数千黄巾伤员也得到了医治。

但是我们的粮草只剩一个多月的了,军械也只够我军照这样在打一战。”

杨升点了点头。

这仗打下来,亏本啊!

箭矢、兵器、战马、粮草这些物资消耗了,却没有补充的地方,都需要自己承担。

此战最大的收获也就缴获了点粮草,但皇甫嵩后续作战也要转运一大部分过去。

这些俘虏每天也要消耗不少。

至于兵器,里面更是五花八门的。

长短不一的环首刀、长戟、长矛、短戈,这些都算正常的。

甚至有木棒上绑着石头的石尖枪、斧头、菜刀、削尖的木棍,甚至青铜剑他都看见不少。

这些东西,别说他了,就连皇甫嵩麾下的汉军都看不上这些破烂东西。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

随后和几人说了一下从明天开始四处出击,追剿黄巾残部的事就散帐了。

两天后的中午。

洛阳城东,几个汉军骑士打马进了洛阳城。

没多久。

未央宫内。

刘宏召集了一众大臣。

眼看人来齐了,刘宏示意张让宣读捷报。

张让打开送来的绢布,还是一如既往的赏心悦目。

随即念道:“臣,杨升拜首!恭请帝安!”

“臣于广武,闻黄巾作乱,寝食难安。”

“天幸,陛下托臣出兵以讨之。”

“今!奉陛下之命,出兵南下,于颍川长社城下大破波才!”

“今向陛下躬献大捷!”

“臣于三月二十四日率军抵达长社,与皇甫中郎将合议,夜袭!”

“此前皇甫中郎将率军在长社抵挡黄巾十数日,大挫其士气。”

“此战臣率军先袭贼军两翼,皇甫嵩中郎将亦率大军出长社,攻其前部。”

“此役汉军大胜,斩贼兵五万余,斩黄巾贼将孙和、吴恒、孙起等十数人。

”俘敌近十余万众,波才率残部逃亡。”

“皇甫中郎将已率军乘胜追击。。”

“然此战俘获黄巾十余万众,臣暂留余长社看守俘虏,待陛下示下。”

“臣杨升在长社翘首以望,上呈诸事,望陛下批阅。”

“臣杨升,再拜顿首!”

张让很快就念完了这份奏疏。

从张让开始念的时候刘宏的脸上就堆满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