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港的潮水第三次漫过码头时,荷兰商船上的硝石火已将海面染成血色。陆观海站在开元寺的镇国塔上,望着港口里漂浮的仿制佛光茶盏——那些曾被毒龙血污染的瓷盏正在自燃,火焰中竟浮现出恶蛟吞噬茶船的幻象,映得海天皆成墨色。
一、血焰焚瓷显魔相
柳如是抱着一箱无相茶盏踉跄赶来,盏身素白的瓷光在血焰中忽明忽暗:\"林大师说,这些假盏的瓷土里掺了马六甲海底的恶蛟沉鳞!\"她展开云锦长卷,卷中郑和宝船的船身竟出现裂纹,正是毒龙借瓷火在灼烧茶灵的根基。
陆观海指尖抚过塔壁的《金刚经》刻纹,忽然发现经文里的\"如梦幻泡影\"五字正在渗出血珠。他猛然醒悟,抓起一只无相茶盏倒入泉州老茶,茶汤竟在盏中显影:德化窑的荒窑里,毒龙正用荷兰商船上的硝石重铸恶蛟躯体,每片鳞甲都是破碎的仿制茶盏。
二、双塔分光破邪阵
\"取桑莲法界之水!\"陆观海一声令下,开元寺的放生池突然沸腾,千年桑树根须破水而出,卷着池底沉淀的茶末与瓷片升空。柳如是趁机以血为墨,在无相茶盏上速绘东西双塔,盏中茶汤顿时化作两道银虹,直射刺桐港的硝石火船。
硝石火遇见茶汤银虹,竟发出玻璃碎裂的脆响。但见火船甲板上堆积的仿制茶盏纷纷炸裂,露出里面裹着的荷兰文密约——原来毒龙早已与东印度公司约定,待瓷茶双绝展后,便以\"佛光茶盏\"为凭,将泉州茶瓷商道收归垄断。
三、瓷窑魂归照本心
林承矩大师带着德化瓷工赶到时,怀中抱着未上釉的无相茶盏坯体:\"陆先生,唯有让瓷魂归窑,方能破此邪火!\"他将坯体抛向燃烧的商船,坯体遇火不熔,反而吸收硝石火的紫色,在半空长成巨型瓷窑,窑门大张如佛手,竟将恶蛟虚影吸入其中。
陆观海趁机取出沈振成所赠的星洲茶砖,砖面的鱼尾狮纹在瓷窑火光中苏醒,甩尾间扫落恶蛟的逆鳞。柳如是眼尖,发现每片逆鳞上都刻着瓷商的贪婪执念,诸如\"一瓷抵十茶佛光佑商道\"等,正是这些执念让毒龙有机可乘。
四、茶汤化雨润瓷心
当瓷窑发出震耳欲聋的窑变之声,无相茶盏的坯体竟在火中开片,裂纹如茶树枝桠般伸展,每道纹路都渗出泉州铁观音的兰花香。陆观海大喝\"开窑\",但见万千素白瓷盏从窑中飞出,盏中茶汤自动流向被控制的瓷商,映出他们最初的从商初心——
有人看见自己幼年随父出海,在甲板上偷藏茶种与瓷片;有人看见妻子临终前说\"瓷要盛茶,茶要养瓷\";最动人处,柳父在盏中看见柳如是三岁时,用瓷土捏出小茶盏的模样,稚拙的盏身上歪歪扭扭刻着\"爹爹喝茶\"。
五、不二法门现真容
毒龙尊者的虚影在瓷窑崩塌时发出尖啸,他引以为傲的\"瓷茶双杀\"计谋,终究败在\"无心\"二字上。陆观海踏碎最后一片逆鳞,鳞片竟在开元寺的青石板上长成瓷茶共生树,树干是德化白瓷,枝叶是武夷茶树,花朵则是柳如是的茶画墨痕。
\"所谓佛光,不过是你们心中的执相。\"陆观海望着渐渐平息的刺桐港,硝石火已被茶香雨水浇灭,海面上漂着的无相茶盏映着初升的月光,\"真正的商道,该如这瓷盏——容得下万千茶汤,却不被任何外相束缚。\"
六、留香瓷史照千秋
黎明时分,泉州的瓷商们围坐在开元寺的桑树下,将破碎的仿制茶盏埋入树根,培上德化瓷土与武夷茶末。柳如是趁机在桑树皮上绘制《瓷茶不二图》,图中郑和宝船的货舱里,白瓷茶盏与茶砖彼此依偎,船帆上写着\"茶瓷同源,无贵无贱\"。
林承矩大师摸着无相茶盏的开片纹路,忽然老泪纵横:\"我烧了一辈子瓷,今日才懂,最好的釉色不是金粉,是茶魂;最美的纹饰不是经文,是人心。\"他取出窑中最特别的一只盏,盏底天然形成的云纹竟似刺桐花,正是泉州的市花。
刺桐港的晨雾中,传来阿拉伯商船的号角声。陆观海望着船上新装载的无相茶盏与泉州茶砖,忽然想起李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诗句——此刻的长风,正带着瓷的温润与茶的清冽,吹向所有被垄断与偏见禁锢的港口,让茶瓷共生的真意,在每一只照见本心的素盏中,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