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裹着腐烂的槐树叶拍打窗棂时,我正缩在义庄门房搓着冻僵的手。油灯将熄未熄的光晕在砖墙上投出扭曲的影,像极了七岁那年在破庙门槛缝里窥见的吊死鬼。供桌上的倒头饭腾起三尺高的蓝火,墙角暴毙的商贾尸体突然抽搐,青灰色的手指从草席下探出,指甲缝里嵌着的黑泥簌簌掉落——是饿死鬼在偷食。那些蜷曲的指甲划过青砖的声响,让我想起老王头磨刻碑文时,砂纸在\"童女刘氏莲位\"几个字上反复打磨的沙沙声。
老掌柜撞开门的瞬间,蓑衣上的雨水在地面溅出先天八卦的纹样。他怀里的纸人眉眼宛然,正是三日前从胭脂井打捞上来的刘家小姐,纸衣领口粘着的暗红水藻还在渗着尸水。\"收拾家伙,子时三刻鬼市开张。\"他说着往铜盆撒了把掺着永乐通宝的纸灰,灰烬竟在梁柱间拼出\"黄泉路引\"的篆字。我瞥见他右手小指缺口的腐肉里,钻出半截晶亮的菌丝——这伤口绝非画皮鬼所留,倒像被苗疆银丝生生绞断的。
铜锣声从地底传来时,青砖缝渗出的黑水已漫过脚踝。这水带着股腐坏的甜腥气,黏稠如熬化的饴糖,让我想起知府公子胸腔里流出的墨绿黏液。引魂灯飘过槐树林的刹那,树皮皲裂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人面疮,都是这些年义庄送走的孤魂。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突然睁开眼,她脖颈处的勒痕紫得发黑——是去年上吊的豆腐西施家童养媳,下葬时我亲手将她娘缝的布老虎塞进棺木。
\"后生仔,买对招子不?\"缺牙老妪蹲在鬼市路口,竹篮里的眼珠滴溜溜转得像骰子。她指甲缝里塞着的暗红肉屑泛着铁锈味,正是城西棺材铺特供的朱砂混着尸油。青鳞大蛇从篮底探头的瞬间,老掌柜的烟袋锅在我后颈烫出红痕:\"仔细看那蛇信!\"分叉的舌尖上粘着半片人指甲,月牙形的豁口与刘家小姐泡胀的右手小指完美契合。
纸扎铺掌柜描画丹凤眼时,笔尖朱砂里混着金粉——这是给横死新娘用的妆。他突然扭头的姿势让我脊椎发凉,像极了知府宅佛堂里那尊断头菩萨像。脖颈处竹篾撑开的裂缝里,白丝如蛛网般蠕动,仔细看去竟是无数细小的梵文符咒。\"客官定制的童女,用的是洞庭君山岛的湘妃竹。\"他说着掀起竹帘,帘后纸人的碎花袄下摆沾着真正的血迹,干涸成褐色的梅枝图案,恰似刘家小姐溺亡那日井栏上的落花。
小莲的纸人突然淌下血泪时,整间铺子的纸钱无风自燃。幽蓝火焰将我们投在墙上的影子拉长成吊死鬼的模样,那些晃动的脖颈让我想起中元节城隍庙檐角挂着的十二盏人皮灯笼。老掌柜抓起把掺着香灰的糯米撒向空中,爆开的火星里现出光绪八年的惨景:二十七双裹着红绣鞋的小脚在井底踢蹬,铁链磨出的骨渣被井壁苔藓吞噬,其中一只鞋头绣的并蒂莲,正是豆腐西施嫁妆上的纹样!
阴兵铁骑踏破浓雾时,腐臭扑面而来。这气味让我想起知府公子坠马现场——折断的槐树枝插在他胸腔,树皮里渗出的树脂与尸水混合,竟在月光下凝成观音泪的形状。长枪刺来的瞬间,我颈后寒毛倒竖,仿佛又回到那个血月夜躲在米缸里,透过缝隙看见娘亲被白绫勒断脖颈的场景。黑水淹没口鼻时,那冰凉像极了娘亲最后抚过我脸颊的手,带着水井深处特有的腥气。
知府公子棺中摔出的鎏金酒壶,壶底阴刻的白莲纹在月光下渗出朱砂,与阴兵佩剑上的印记如出一辙。我摩挲着那半块青铜面具,内侧的梵文突然游动起来,化作二十七个血色名字——正是光绪八年失踪的稳婆名录!更诡异的是公子尸身右手小指,不知何时也缺了半截,断口处晶亮的菌丝正开出米粒大的尸花。
老掌柜烧纸马的火堆里,忽然爆出个戴镣铐的阴兵。他腐烂的嘴唇一张一合,掉落的蛆虫在灰烬里拼出\"阵眼在胭脂井\"的字样。井栏裂纹间渗出的黑水里,漂浮着半片银饰残件,形如展翅的蛊蝶——与苗女耳坠上的纹样分毫不差。雷雨夜井底传来的呜咽,总是与城隍庙子时钟声共鸣,震得地藏王菩萨像手中的明珠裂开蛛网纹。
再探鬼市那夜,怀里的判官笔突然发烫如烙铁。阴阳司石阶的麒麟兽瞳孔收缩,我认出左眼珠属于城南被挖眼的疯乞丐,右眼珠却闪着知府小妾特有的狐媚光——那女人被沉塘前夜,曾用这双眼睛勾着公子在井边私会。判官翻阅的生死簿上,\"刘玉娘\"的名字被血圈着重标,页脚注释的小楷记载着:\"壬寅年七月初七子时,换魂术成,替知府嫡女挡煞\"。
戴枷老妪脖颈的蜈蚣疤突然裂开,爬出的双头蛊虫半截身子像蚕,半截似蜈蚣,正是一百零八种苗疆禁蛊里的\"阴阳尸\"。蛊虫扑向油锅的刹那,贪官生魂的惨叫陡然变成狂笑,他们被炸得焦黑的手臂突然伸长,将老妪拖进沸腾的尸油。翻滚的油花里浮现出二十年前的画面:知府还是师爷时,亲手将发妻推入古井,井底早有具戴着同样银镯的女尸等候。
乱葬岗的月光泛着青灰色,照见腐土里半掩的鎏金凤冠——正是苗疆圣女大婚时的头饰,珍珠帘下还粘着干涸的血胭脂。尸菌丛中的苗女抬手时,腕间银镯碰撞出招魂铃的声响,惊起满山尸鸦。她脚下土壤翻开,露出具裹着官服的骷髅,胸骨上插着的苗刀刻着神机营参将的名字,刀柄缠着的发辫系着半枚鸳鸯玉佩。
知府射出的白莲箭在触及凤凰胆的瞬间,箭镞上浮现的亡魂面孔突然齐声诵经。燃烧的纸蝶扑向他时,我清楚看见每只蝶翼都映着张熟悉的脸:被沉塘的丫鬟眼角挂着水藻、饿死的流民腹中钻出蛆虫、炼阴兵时献祭的童男童女手捧自己的心脏…他们撕咬知府的皮肉时,发出的竟是嫁娶时的喜乐声。
晨光中熔化的凤凰胆里,渐渐显出一对交颈鸳鸯的纹样——鸳鸯眼珠是两颗血珀,正是老掌柜常摩挲的那对。坟前纸人的朱砂痣位置,与他醉酒后念叨的\"阿瑶师妹\"眉间痣分毫不差。新知府上任那日,我亲眼见他在城隍庙偏殿,将沾着尸油的供香插进刻有\"苗疆巫女灵位\"的暗龛,龛下压着的半片嫁衣,绣着\"白首不离\"的誓言。
而今我独坐义庄,看着新收的学徒战战兢兢给饿死鬼供饭。他后颈的胎记状若判官笔下勾魂的朱砂点,每当子时就会泛出凤凰胆的光泽。昨夜风雨大作时,井底银石叮当声里混着句苗语呢喃:\"三劫轮回满,该你执掌阴阳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