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清朝那些事1 卖香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章 旱魃肆虐

清平镇往年最热闹的要数运河码头,南来北往的漕船在此停泊,船工号子能震得两岸柳枝打颤。可今年运河瘦成了条蚯蚓,河床裸露着白花花的鹅卵石,像老妇人缺了牙的牙床。镇东头关帝庙前的祈雨幡晒得发脆,香炉里积着半炉冷灰——连最虔诚的刘寡妇都不来上香了。

刘二蹲在自家田埂上,指尖捻着枯黄的稻叶。这苗儿春分时还绿油油的,眼下却像被火燎过似的蜷着边。他仰头望着毒日头,后脖颈晒脱了皮,汗珠子摔在干土上\"滋\"地腾起白烟。远处传来货郎沙哑的叫卖声:\"卖冰核儿咧——井水镇过的凉粉——\"声音飘到半截就蔫了,仿佛连声带都被晒化了。

第二章 仙人指路

那夜热得邪乎,草席烙得人脊背发烫。刘二正梦见自己泡在运河里,忽觉周身清凉。睁眼瞧见个白胡子老头,发髻上插着根翠玉簪,衣袂无风自动,露出双云纹皂靴。最奇的是他手中拂尘,银丝根根分明,梢头坠着颗夜明珠,照得满室生辉。

\"后生且看。\"老者拂尘一扫,空中现出幅水墨画:龟裂的田地逢甘霖,蔫头耷脑的稻穗转眼抽得齐腰高。刘二正要细看,画面却化作青烟钻进他鼻孔,呛得他连打三个喷嚏。

第三章 古庙奇遇

土地庙的瓦当早叫野猫蹬碎了,残存的鸱吻张着獠牙。刘二猫腰钻进庙门,供桌上的土地公泥像缺了半边脸,露出里头的稻草芯。转到庙后,老槐树虬根盘结,树皮上满是香客刻的\"有求必应\",最新那道刀痕还渗着树脂。

刘二扒开树根处的腐叶,忽见蚂蚁排成长龙往石缝里钻。搬开青石时,一窝红头蜈蚣\"簌簌\"四散,木匣上镶的螺钿牡丹却纤尘不染。揭开匣盖那瞬,异香惊起树梢昏鸦,药丸表面密布金丝纹路,倒像是裹着层蛛网。

第四章 香雨惊世

头回放屁时,刘二臊得满脸通红。那香气却清冽得很,混着新麦的甜、山泉的凉,还掺着丝檀香余韵。乌云来得蹊跷,先是西边滚来朵墨云,转眼间千万黑马踏破天际。雨点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的不是水花,竟是细碎虹光。

王麻子扒着窗缝偷看时,正撞见这奇景:刘二撅着屁股对天放屁,每声\"噗\"都炸开朵莲花状云团。雨水渗进他家菜畦,蔫巴的菘菜眨眼支棱起来,菜心蹿得比蹴鞠还大。王麻子喉头滚动,指甲深深掐进门框木纹里。

第五章 紫禁风云

王麻子揣着木匣进京时,特意买了匹青骡。哪知这畜生走到保定府就尥蹶子——原是匣中药香引得方圆十里的母驴发情。好容易挨到永定门,守门兵丁抽着鼻子围上来:\"这香粉哪儿买的?给相好的捎的?\"

金銮殿上,乾隆摩挲着和田玉扳指。王麻子吞药时,喉间\"咕咚\"声在殿梁间回响。待那记闷屁炸响,首辅大臣的朝珠突然崩线,东珠\"噼里啪啦\"滚了满地。皇帝跟前那尊鎏金狻猊香炉\"砰\"地炸开,三百年的沉水香都压不住秽气。

第六章 青天垂怜

刘二进京那日,恰逢暴雨。积水漫过芦沟桥石狮子的爪牙,他背着乡亲凑的二十个炊饼,深一脚浅一脚蹚水。夜里宿在破窑,听得几个乞丐嚼舌根:\"天牢里新来个放臭屁的,把狱卒熏晕三个...\"

李大人初见刘二时,这后生正给老乞丐喂炊饼。月光照见他补丁摞补丁的衫子,袖口却缝着圈细密针脚——原是拿写春联的红纸捻成线,远看倒像缠着缕晚霞。待刘二掏出贴身藏的半块药丸(他特意留作证据),香气惊醒了檐下宿燕,绕着堂前画梁翩跹不去。

终章 德润清平

三年后的清明,运河上龙舟赛正酣。新任县太爷刘二蹲在田垄间,官袍下摆掖在腰带里。他身后跟着群拿量尺的工匠——去年推广的新式水车能让旱地变良田,今年要修第二条灌溉渠。

王麻子的香油铺子开在码头,招牌\"醒世斋\"三字是刘二亲题。有顽童趁他舂芝麻时偷抓炒豆,他也不恼,反塞给孩子们油纸包的芝麻糖。只是每逢雷雨夜,他总要把那方装过药丸的空木匣供在案头,添三柱清香。

镇口说书人拍响醒木:\"这香屁故事教人明白,粪土里能开出金花,锦绣中常藏着蛆虫。做人哪,须得像刘大人这般...\" 话音未落,茶客们忽觉异香扑鼻——原是货郎新进的茉莉香粉,混着对岸稻花香,酿成了清平镇独有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