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1810 > 第84章 逼宫进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时候,大明这边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大明的新行省制和教育改革经过在吕宋的一年试验后,汇总结果也是在新年的第一天送到了朱怡伦的御案前

与此同时,筹备了许久的大明中央银行也同步开始了准备工作

京城又开始了又一次的民间科技转移

京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各地公司的代表,皇宫前更是站满了人,皇宫卫兵站在皇宫大门前组成人墙挡在护城河上的桥中间

太卜司警员身穿警服站在各处执勤

皇宫里,今天本应该是开大朝会的,但因为这次科技转移而选择了让路

朱怡伦正在御书房整理着这次要转移的民用科技

这些都是一些民用科技,经过朱怡伦筛选后并没有超前多少

“陛下,时间到了”

秦贤走了进来说道

“哦,好”

朱怡伦站起来拿着厚厚一摞文件袋

“陛下,我来吧”

秦贤走过来接过朱怡伦手中的文件袋

像油皮文件袋这些东西早就在大明各处应用了起来

这些东西的制造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难度

“走吧”

朱怡伦说着先走了出去,秦贤则是跟在他后面

随着时间到了9点,皇宫中传来咚咚咚的鼓声,门口的皇宫卫兵让开道路,一个身穿军装的男人站在最前,那人赫然就是御林军统领王得资

“有序进场,谁要是大吵大闹皇宫卫兵就会来请你出去,自然的你也会失去机会”

王得资看着面前躁动的人群说道

还在吵闹的人群听到王得资的喊声也是顿时安静了下来

毕竟自己的公司只要能拿到技术转让就能挣钱,谁也不想因为某些不开眼的人而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毕竟这次能参加的都是一些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大公司是没有机会参与的,只能自己不断创新才不会被后来的小公司赶超

这就变相等于一种激励模式,你不努力想吃老本是不可能的,通过鲶鱼效应激活市场,对于小公司而言就是秦国式军功授田,对于跟杨铁同时期发展的公司就是红桃皇后效应,倒逼你持续创新

众人依次进入皇宫,虽然今天温度稍微有些高,仍然阻止了不了他们的热情

大洋洲地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完全相反,大洋洲的夏季从12月到次年2月,冬天则是在6到8月

所以大明的新年将是在夏天度过

皇宫前的大广场上,摆满了非常多靠背坐椅和一人用的小桌子,这些是为这些人准备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太阳底下站满一个小时

明地大洋洲京城建筑规模跟北平京城是一模一样的

就在众人就坐后,王伴伴走到大殿门口的石阶上

“陛下到!”

王伴伴大喊一声

众人立刻站起来,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的男人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

大广场上的众人齐声行礼道

“免礼”

朱怡伦走到准备好的桌子前坐下

“谢,陛下”

众人说完直起身体重新坐下

“先把这次要发的东西,先发个目录给他们”

朱怡伦对着身边的王伴伴说道

“是,皇爷”

王伴伴说完,挥了挥手

只见众多宫女拿着非常多写满字的小书册走过来,开始一人分发一张

最先拿到的人,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自己都没见过更没听过的名称时一脸的震惊

“这么多!都是现在市面上没有的东西,只要能拿下一个,我老张家就能起飞了”

最先拿到小书册的那人激动的说道

“上次,我没有选上,这次,我一定要拿下一个”

一个比较富态的中年男人看着小书册上的内容说道

随着拿到小书册的人越来越多,现场顿时嘈杂起来

这次朱怡伦选择的都是成熟的基础技术,要是直接发最终技术那跟全民抄作业大会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次技术转移包括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期才会出现的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采矿,冶金,纺织等

“十分钟时间,可以选择自己能够承担的选项,十分钟后结束”

王伴伴的声音再次响起,听到王伴伴的话现场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沙沙的翻书声

(时间什么的我都用现代时间来表达了,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表达不准确)

“你们先看着,这个时间朕先给你们讲讲什么是工业革命”

朱怡伦笑着说道

紧接着朱怡伦给在场众人简单讲解了什么是工业革命,以及大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工业的原因

无数陌生的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自己的脑子,听的在场众人一愣一愣的

旁边的报社记者们,手中的毛笔都快写的飞起来了

虽然这次技术转移是面向小公司小商会,但仍然有大公司大商会派了代表过来

目前大明多的仍然是以个人或家族为主体的商会,公司还很少,但有杨铁这个带头人,不少商会也在向着公司制度过渡

“工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朝廷,需要在场的所有人以及大明的所有人,就算朝廷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技术应用不到实际中去,仍然没有任何作用,农民种出粮食养出牲畜供养大明的所有人,商人收购粮食让农民有利可图,商品的流动带动大明经济发展,工人生产出商品让商人能够从中赚取利润,工人生产出的武器保护大明巩固国防让大明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生活,三者缺一不可”

朱怡伦说道

“就像朕发给你们的小册子,上面的东西都是目前大明急需的,光靠朝廷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朕需要你们,当然,这上面的东西的数量是完全能满足在场的人数,为了避免贪多嚼不烂,所以朕规定了只能选择一项”

朱怡伦接着说道

朱怡伦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小时,在场不少人写记录的白纸都写了数十张了,但没人觉得枯燥,反而津津有味

不少新名词冲击着在场的所有人的脑子,冲击着他们对于工业发展的固有认识

这也是为什么朱怡伦要搞教育改革的原因

(内容纯属虚构,和现实没有任何关联,切勿过度联想)

京城外,不少人仍然在关注着这场盛会,不少人认为这是在抬高商人地位,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不断,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明要发展的必要过程

朱怡伦也知道这一点,他不会放任商人无限做大,也不会让商人去想一些不该想的东西,但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商人,商品不会自己在市场中流动,这点无法避免,只能通过朝廷来调控这个平衡点

“朕的话说完了,你们是否有疑问,可以举手站起来说出你的疑问,朕会一一解答”

朱怡伦笑着说道

在场的人都是商人,在面对缔造了如今大明的皇帝,不少人即使有疑问也不敢举手,毕竟士农工商,皇帝可以说自己不在乎,但你不能真的觉得皇帝不在乎

突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陛下,民女有一问题,想请教陛下,希望陛下为民女答疑解惑”

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裙的年轻女子站了起来,看模样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

见真有勇士敢提问,再加上她还是个女人,不少人更是暗中称奇,连连称赞她的勇气,也有不少人看热闹一样看着她,看她怎么出丑

“哦?你有何问?上前来问”

朱怡伦见站起来的是个女人也是来了兴趣说道

现在大明女商人可不多见

“民女苏青杨参见陛下”

苏青杨听到皇帝叫自己上前回答,便走到近前行礼道

“免礼,你说说,你有什么疑问”

朱怡伦看着苏青杨说道

“回陛下,陛下认为,蒸汽机在未来能否取代马车”

苏青杨说道

朱怡伦也没有想到,一个女子能提出这个问题

“蒸汽机不行,但内燃机可以”

朱怡伦笑着说道

听到朱怡伦回答,不少人立刻后悔的拍大腿,为什么刚刚自己就不敢提问呢,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明显就是朱怡伦的仙人指路

“民女再问陛下,何为内燃机”

苏青杨再次发问

“朕可以告诉,但你不能理解的话,就算朕把图纸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懂”

朱怡伦笑着说道

“那陛下可小看民女了”

苏青杨说道

“那你说说朕如何小看你了”

朱怡伦对苏青杨越发有了兴趣

紧接着,苏青杨将目前大明主流的蒸汽机的运行过程,运行效率,原理,内部组合都讲了一遍了,而且讲的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这番话也是让在场其他商人也是一惊,一个女人都比自己了解蒸汽机,刚刚那些看不起苏青扬的商人也是老脸一红

听完苏青扬讲解,朱怡伦更是高兴的不得了,他越发觉得面前这个叫苏青杨的女人不简单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么多”

朱怡伦问道

“这是我从我父亲写的书里看到的,平时父亲不让我看,这都是我偷偷看记住的”

苏青扬说到这里好像很骄傲的抬起了头

“偷偷看都能记得这么清楚,你也不简单啊”

朱怡伦笑着说道

“你说你的知识都是从你父亲的书中看来的,可否让朕看看你父亲写的书”

朱提伦问道

“虽然父亲不让我外传,但陛下想看的话,我想父亲是不会拒绝的”

苏青杨说完,作势就要脱衣服,王伴伴连忙阻止

“大庭广众之下陛下当面,如此不知廉耻,你该当何罪”

王伴伴呵斥道

“回陛下,这本书平时父亲都是藏在家中的,除了我和父亲没人知道在哪里,之前听说陛下要举办盛会,我和父亲便想着来看看,我便悄悄把书放在身上带到了京城,民女不是要脱衣服,请陛下明鉴”

苏青扬连忙解释道

“朕恕你无罪,来人拉起幕帘”

朱怡伦说道

立刻就有四个宫女拿着厚实不透光的幕帘走过来将苏青扬围在了里面

没一会,宫女离开,苏青扬穿好衣服站在原地,而朱怡伦手里则是多了两本书皮都快包浆的厚实书本

书皮上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装饰,就写了三个苍劲有力的毛笔大字,烧水论

朱怡伦翻开上册,看到书中的内容朱怡伦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苏青杨见到皇帝笑容消失以为书中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内容让皇帝不高兴了,顿时脸上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

反正他她自己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内容

现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皇帝不断的翻看着手中的书本的声音

书中直截了当的阐述了蒸汽机的运转原理,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将蒸汽转化为机械动能催动蒸汽机运作,其中一些观点与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第二定律中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

可以说这本书若是公布出去将对世界物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确立时间是1850年科学界公认的焦耳实验室为标志

随着越往后翻,朱怡伦的表情经历了开始的笑容到面无表情再到震惊和错愕的转变过程

苏青杨看到皇帝面露喜色也是松了一口气

“你的父亲,是否曾经离开过大明”

朱怡伦小心翼翼的放下手中的烧水论问道

“家父从未离开过大明,自陛下登基鼓励民间科技发展那天,家父就在家开始了潜心研究,民女家本是青州城当地的富庶人家,家父为了研究倾尽家财,民女不想父亲二十年的心血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带进坟墓,所以民女以这种方式来交与陛下”

苏青扬说完突然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求陛下为民女做主,民女要告发青州城县令李雨升以及青州启家,启辰升启铭父子,启家父子多次联合青州县令李雨升逼迫我父亲交出烧水论,我父亲不愿意多次被启家下人打成重伤,启铭多次想奸淫民女,民女不从被多次打伤”

说着,不知道她从哪里拿出来了一本明初洪武年间的大诰顶在自己头上,哭述道

明初的洪武大诰乃朱元璋所发,天下百姓皆可头顶大诰联合相邻缉拿罪官进京,沿途敢阻拦者全部诛九族,但实际应用中很少有百姓敢头顶大诰进京告官,因为你连本乡都还没出就被当地官员拿下了,属于是想法是好的,但实际执行很困难

“大胆民女,胆敢逼宫进谏!”

王伴伴怒斥道

说着,两个皇宫卫兵走上来就要拿下苏青扬

“慢!”

朱怡伦听了苏青扬的话此时脸色铁青黑的快滴出水了

“民告官可是需要承受越诉苔四十的风险,而且当朕之面冲突仪仗可是死罪”

朱怡伦的声音不似刚才变得冰冷异常

“民女既然敢告,就做好了准备,请陛下为民女做主!”

苏青扬说完,对着朱怡伦就是一阵咚咚咚的磕头,直到磕到头破血流,血滴落在大诰上

“莫无言!”

朱怡伦点名道

周围人对刚刚发生的一幕仍然处于震惊状态,怎么好好的就变成了逼宫进谏了

记录现场的报社记者们纷纷在报社主编的示意下选择了停笔,并将刚刚发生事情的记录涂抹

其他人更是大气不敢喘,就连站在旁边的秦贤和太子朱云熙都吓着了

这还是新大明建国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人拿着洪武时期的大诰当着皇帝面告官的事情

“臣在!”

锦衣卫统领莫无言站出来说道

“查!朕要一字不漏的知道所有事情!”

朱怡伦说道

“是,臣这就去办”

莫无言行礼后便快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