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中标后,杨青山将蒸汽火车的图纸和朝廷入股的三千万白银,股权转让协议等东西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回到家里
一众人在杨青山回来之间就得到了消息早早等在门口
“什么时候回来啊,菜都冷了”
杨母说道
“冷了重新热一次就行了,别着急”
杨晨说道
“快看,少爷回来了”
一个小厮惊喜大喊道
只见街那头出现一条长长的队伍向着杨府而来
“爹!”
杨青山坐在马车上大喊道
“青山,我的儿啊”
杨母笑呵呵的走到马车边,杨青山从马车上跳下来
“娘,我回来了,这次,我们杨家抓住机会了”
杨青山手里拿着圣旨笑着说道
“好啊,好啊”
杨晨站在台阶上笑着说道
杨青山手里明晃晃的圣旨无疑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爹!这是陛下给咱们家的圣旨”
杨青山笑着双手把圣旨递给杨晨,杨晨激动的双手接过圣旨,轻轻抚摸着圣旨,他就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
“快!准备香火!将这圣旨供入祠堂,以告慰杨家列祖列宗!”
杨晨说道
众人来到祠堂,三位族老已经在此等候
杨晨将圣旨双手奉给杨盛,杨盛双手接过圣旨,将圣旨放在供桌最中间的位置
“杨家后辈以此圣旨,告慰杨家列祖列宗,杨家兴旺在即,请诸位祖宗保佑我杨家后辈,保佑他们带领杨家走向兴旺!”
杨盛拿起香火,身后排排站的杨家人手里也拿着香火一起跪拜鞠躬
今天无疑是杨家最高兴的日子,祭拜结束后,杨家几个最大的掌权者齐聚杨晨的书房
“三位族老,父亲,诸位叔叔伯伯,在招标结果出来之前我与太子殿下见了一面,太子殿下提议由朝廷和杨家一起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
杨青山慢慢说道
“股份制公司?不就是商会吗?为什么朝廷要和我们一起成立商会”
杨峰疑惑道
“二叔,股份制公司不是商会.......”
杨青山将自己听到的关于股份制公司的含义解释给在场众人听
“原来如此,各种运行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管理也更加完善”
杨盛慢慢开口道
“青山,你说朝廷要和我们一起开一家这什么公司,对吧,那朝廷占多少股份”
杨峰又问道
“朝廷出资三千万,占百分之三十,侄儿又给朝廷送了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朝廷控股百分之五十”
杨青山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股份制公司的核心就是股份,朝廷占股百分之五十,那朝廷不就是大股东了吗?朝廷也就能随时干预公司运作了
“青山啊,不是叔叔怪你,这,送股份的事情也要回来跟大家商量一下啊”
杨峰想骂杨青山但又因为杨青山努力中了标,又不好意思开口骂
“这事不怪青山,朝廷既然在结果出来前找到青山,就证明朝廷已经内定我们了,朝廷要和我们成立这什么公司,也是出于对垄断的担忧”
杨盛说道
杨盛不愧是混迹商场的老商人,通过三言两语就抓住了朝廷主动找杨家成立公司的原因
垄断二字一出口,就让在场人都陷入了沉思
杨家得到朝廷的火车图纸必定是会严格保密以防泄露的,这样就造成了除了杨家,其他家想生产就必须自己研发,在有其他公司能生产蒸汽火车之前,杨家必然是保持着对大明铁路特别是在蒸汽火车这一块保持着绝对垄断地位
“青山送股份这件事不仅没错还有功于杨家,有朝廷这座大靠山,杨家就绝不可能倒下,除非,朝廷觉得杨家没有存在的必要”
杨晨说道
“太子殿下还说了,朝廷虽然控股百分之五十,但朝廷不会干预公司的运作,在这一方面杨家对公司享有绝大部分控制权”
杨青山说道
“也就是说,控股百分之五十就等于我们是朝廷的人”
杨峰说道
“没错,朝廷提供了一艘船,而我们就是这船上的船长和船员”
杨盛说道
“既然如此,青山,你去买一块地皮,就作为杨氏铁路公司的总部,我们先把摊子支起来,把我们的四个工厂留下一个正常生产,其他三个全部改造成火车生产制造工厂,该扩大扩大,该招人招人”
杨晨说道
“好的,父亲”
杨青山点头道
“今天的事情,今天说的话,都给我烂在肚子里,谁也不准外传,对于图纸必须严格保密,除了杨家族长谁也不能碰”
杨盛表情严肃的说道
“明白”
在场所有人一齐回答道
就在杨家筹备成成立大明杨氏铁路公司的时候,远在棉兰老岛的武阳正在思考下一步计划
“菲革那边怎么样了”
武阳问道
“根据锦衣卫来报,玛番在拿到我们的钱后,在达沃成立了守备队,目前已经接手达沃的守备工作,在菲革内部不断发展势力,目前已经有了压何塞一头的情势”
杨根思拿着锦衣卫的密保说道
“目前,棉兰老岛已经被我们彻底拿下不能再继续维持军事管理了,我们也要腾出手去准备进攻北吕宋了”
武阳说道
“军武长打算怎么做”
杨根思问道
“如果玛番可靠,也不是不可以让他们转正,告诉各部队,准备清理地方势力,等我写信给陛下,等陛下决断后再进行下一步”
武阳说道
此时已经是6月初,棉兰老岛进入了雨季,降雨量多,以阵雨为主,偶有雷暴,幸好通往各个大城镇的水泥路已经修好,不然到了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十分影响部队调动
一封书信从三宝颜出发往本土而去
达沃城中,玛番的守备队已经扩大到三百人的规模,而且拥有武器
菲革内部对玛番拥有武装部队后,会对菲革进行政治清洗的担忧一直都有,但玛番并没有发动政治清洗来一劳永逸的解决何塞
菲革内部有不少中立人都倒向了玛番,何塞一派日渐式微
有不少人都劝玛番直接架空何塞,他们在顺势呼吁重新选盟主,但玛番都直接拒绝了他们
他明白,在明军没有彻底拿下棉兰老岛和明确意图之前他都不能轻举妄动
现在做的只是在向明军展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并没有到真正需要他的时候
几天后,武阳的书信就送到了朱怡伦手上
“启禀陛下,目前棉兰老岛已被我军彻底掌控,橡胶行动第一阶段任务已经完成,先前录事司派来的官员因为人数不足,再加上地方势力对大明统治的抵触和不配合,导致官员对于地方的管理十分混乱,臣已经命令部队准备清理地方势力以便日后管理,达沃城的菲律宾革命联盟目前已经由玛番掌控,他的能力和对大明对陛下的忠心臣已经检验过了,臣请问陛下是否给予他正式的大明官员身份和安排”
朱怡伦看着书信上的内容笑着说道
“这个玛番具体表现如何”
朱怡伦问道
“回陛下,这是潜伏在达沃城中的锦衣卫收集的情报”
莫无言拿出一份折子送到朱怡伦面前
朱怡伦翻开折子看着上面的内容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有能力有野心是个可用之材”
朱怡伦说道
“拟旨”
朱怡伦说道
“吕宋即日起划入大明领土,改国成省,名吕宋省,原菲律宾革命联盟玛番,即日起代行吕宋省省长一职,以观后效,吕宋人即日起即是大明百姓可招入大明军队,吕宋省享有大明所有国家政策,东部军区军长杨根思战功显赫,吕宋完全占领后,东部军区改建为吕宋军区为国镇守北大门,吕宋岛上所有武装部队都统一归吕宋军区调遣”
朱怡伦连着说完一长串嘉奖和任命
直接给省长职权和代省长职权是不一样的,给正式职权是大明认可了你,给你代职权是大明还需要看你的表现
“让刘强过来一趟”
朱怡伦又说道
“是,陛下”
王伴伴说道
王伴伴到录事司的时候,刘强正在安排今年的人事调动
“司长,去年年底全国官员考核有二十人不合格”
录事司右司郎赵义拿着一份考核报告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本官记得去年年底的考核不是很难吧”
刘强放下毛笔说道
“对啊,去年年底的考核内容下官看过了,不是很难,而且这二十个不合格的官员大部分都集中在泰州府,前年虽然也有不合格的官员但都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这次集中在泰州府......”
赵义犹豫犹豫的说道
光泰州府一府就有十五名官员不合格,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事情,一个地方有一两个官员不合格那只能证明他们对地方政事有懈怠导致了年底考核不过,但泰州府一地就有十五名官员不合格那就是泰州府整个地方官员体系出了问题
赵义作为录事司右司郎刚好就被分配负责去年泰州府的官员考核,这次泰州府出这么大的问题真要追查他赵义第一个难辞其咎
大明自从朝廷改制后,各方面事情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官员考核更是决定了你明年还能不能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即使平时懒政的官员到了年底都要一鼓作气把平时积攒的政务全部处理完
录事司除了掌管官员升迁,监督等工作,官员考核也是录事司负责,而且还是录事司头等大事,朱怡伦规定官员考核期间,所有人都要回避,特别是京中官员
“这件事很严重,先派人去查,记得一定是悄悄的去,然后明面上再派一队人”
刘强表情严肃的说道
这件事太大, 刘强都不敢去背,他要去面见皇帝后才知道后续该怎么做
“好的司长,我马上去安排”
赵义的后背早就本冷汗打湿了,刘强虽然没有发火,但赵义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毕竟赵义是从刘强还是吏部尚书的时候就在吏部做右侍郎
自古吏部出天官,即使吏部变成了录事司,刘强这个司长仍然还是吏部天官
“司长,王公公求见”
一个官员走进来说道
“王公公?让他进来吧”
刘强说道
“你先下去安排吧,越快越好,这件事做不好,你我的乌纱帽都保不住”
刘强说道
“是,司长”
赵义松了一口气连忙离开班房,出去刚好碰到王伴伴往里面走
王伴伴注意到了赵义那一脸劫后余生的表情但也没说什么,吏部的事情轮不到他来管,更何况当朝陛下深恶痛绝宦官干政,朱怡伦上位时不知道砍了多少宦官
“刘大人”
王伴伴笑着说道
“哟,王公公,不在宫里伺候陛下,怎么今日有闲来我这录事司啊”
刘强笑着说道
“刘大人抬举咱家了,咱家就是一太监不值一提”
王伴伴笑着说道
“险些耽误正事了,陛下有口谕让刘大人去御书房”
王伴伴说道
“好,麻烦王公公跑一趟了,我马上就去”
刘强站起来笑着说道
“一路吧,咱家还要回去复命呢”
王伴伴笑着说道
没一会两人就到了御书房
“臣,刘强参见陛下”
刘强走进来行礼道
“朕欲将吕宋划入大明领土改为吕宋省,作为大明实行行省制的实验地,同时吕宋那边需要大量官员前去治理战后乱局,同时要任命一个省长,朕决定由你带着圣旨去吕宋一趟”
朱怡伦说道
“陛下,这一省之长权力岂不又是一个封疆大吏”
刘强说道
在此之前,华夏的行省制度要追溯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在1260年到1294年间逐步施行,将国家划分为若干省份,每个省设立总督或巡抚统管地方,以实现中央朝廷对全国的统治,但那时期,总督或是巡抚在地方是军政两手抓的,特别是到了清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以及后面的北伐战争,这些行省总督手握大权,在清朝廷大势已去的当下选择了脱离清朝廷的统治自立为王成为为祸一方的军阀头目,互相征伐抢地盘
清朝廷被推翻后这些军阀们联合袁世凯组成了北洋军阀政府,在袁世凯死后这些军阀头目拉开了近代华夏军阀混战的时期,直到一个光头通过几次中原大战在名义上统一了华夏,但本质还是军阀组成的政府
朱以伦为了防止历史重演,这里施行的行省制度是后世较为完善的行省制度,省长只管地方政务,不能管地方军队,地方军队直接由朝廷管理,这也就是军政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