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们都疑惑,宋真也有点意外。
确定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她开口解释。
“牛郎织女最早是源自南北朝的《述异记》,二人都是天神,分掌耕地与纺织,也就是你们熟知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他们还是玉帝御赐的正婚。”
宋真上前将手里的香插进香炉。
“只是没想到这两人在一起后光顾着谈恋爱,落了活计,王母才划出条银河隔开他们。”
她耸了耸肩,“正神既任仙班,肩上担着生灵重任,自然不能为己私耽误。不过王母也没让他们终生不得见,允了他们辛勤工作后可见面。也就是每年的七夕乞讨节。”
几人:“最初的传说是这样??”
宋真点头。
不怪他们震惊。自异物肆虐近百年来,人们活下来尚且不易,实在无暇顾及其他。
那些古文化就也流失大半。
他们没见到听到过宋真说的内容。
王潮挠挠头,“怎么和传下来的差别那么大。”
宋真看他一眼,“因为编纂传说的大部分是男人。只有男人天然有动笔杆子流芳百世的资格,女子少得可怜。后来那些传说就被他们用来表达对命运不公,志向难酬,世道艰难。”
“说白了不就是些穷酸矫情的臭男人乱改,用来满足自己想象的!”
夏生月黑着脸。
“是不是在他们的眼中,不管女人是美若天仙,还是有权有势又优秀,最终都会为他们倾倒。哪怕他们矮矬穷,甚至一点物质都没有,也会低下头甘愿听他们指使?!”
“就像织女明明是天上的正神,却还是爱上他们笔下普普通通又爱偷女人衣服的牛郎,还给牛郎当牛做马生孩子,哪怕回到天上,也不应该抛下他们享福,所以心疼女儿的王母就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
听到这些,宋堂和王潮瞬间噤声,还后退了一步离远生气的夏生月。
连廖天叔都默默往后。
宋真收回目光,望着两座正神像说:“不否认确实有真有感情,愿意在一起过平凡日子的。只是这样的终归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被困在牛郎身边的织女。”
她说罢侧身让开。
“来,你们也给这座正神像上柱香吧。我看孙达志一家有血光之灾的样子,我们打交道可能会被殃及,现在上香,说不准这两尊正神能保佑我们。”
闻言,廖天叔和宋堂两人都很配合的上前烧香。
虽然他们不是很信,讨个好兆头也不错。
轮到夏生月的时候,因为气性没消,夏生月就只给织女像上了柱香,然后瞪了眼牛郎像。
他们也没等多久,局里的人联系了廖天叔,将审问出的结果报给他。
几人直接在织女庙前的空地找地方就地坐下说。
“那个赵婆婆还真不知道赵婉已经死了!”
廖天叔一开口就很严肃。
“而且孙达志和她有勾结!”
赵婆婆到现在精神有些失常,没法正常问话,局里的人是直接探魂,因此看的清清楚楚。
不久前孙达志确实想给大儿子孙平结冥婚找上赵婆婆,一开口就是要个条件好的冥婚对象,赵婆婆想都不想提了赵婉!
“局里人还审出点别的,原来赵婆婆和赵婉奶奶曾经是一同被拐来留在织女村的,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而赵婉奶奶命好,生的儿子孝顺,长见识后知道织女村做的事不对,也怕自己女儿遭殃,就硬是把一家带到城区生活。”
赵婆婆一直很嫉妒,几次三番联系赵婉奶奶诉苦,又说想念她。赵婉奶奶念旧情,才时不时的回织女村看看。
但赵婆婆一直没放下嫉妒,因此当孙达志找上门来时,立马就提了赵婉。
孙达志听说赵婉还在开大念书,是个有文化的,也很满意,立即给了赵婆婆钱买断。
“在此之前,赵婆婆还卖过好几次结冥婚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卖给牛郎村!”
“并且她一直知道自己卖的是活人的冥婚,来向她买的人也知道买的是活人!”
“所以这孙达志果然知道买的是活人,他还真是会张口说瞎话,先前发誓不干阴损事的时候那么真!”王潮吐槽。
宋堂思忖着问:“他什么找人算的话也是假的了,可他为什么要隐瞒找活人结冥婚的事?赵婆婆知情孙平死的真相吗?”
廖天叔说:“找活人结冥婚晦气又不能说出去,自然要瞒着。”
“而赵婆婆把人脱手收钱后就不管了。但据她的记忆,她在收了钱后,还给过孙达志一个奇怪的坛子。孙平死后,孙达志曾找上门说就是那玩意儿害死的孙平!”
几人听到这儿精神一振。
这肯定和那石头有关,总算有明确的线索了!
“那坛子里装的是什么?”夏生月急忙问。
廖天叔揉了揉眉心,“赵婆婆魂体受损,能探得的有限,没有这个坛子的相关记忆。”
“后面孙达志找上她要说法,赵婆婆也闭门不见。她家里本来就有织女残肢,能影响附近异物,孙达志害怕被她用那些异物伤害,因此只能咽了亏回去。”
赵婆婆那儿有用的记忆,就到这儿了。
宋真安静听完才开口:“特事局里的人觉得,那坛子会是织女的残肢吗?”
“看不出来。应该不是,织女村的人对这个看的严,不会交给外人的。”廖天叔说。
宋真想了想就说:“那赵婆婆给孙达志的坛子,起码和结冥婚有关,要用在冥婚当天。”
“估摸着,孙平应该就是因那坛子而死。是坛子出现了意外,导致最终招来的不是赵婉,而是别的异物,孙达志才会找赵婆婆要说法。”
几人细想觉得有理。
“那还等什么,现成的证据已经在手了,我们现在就去孙达志家审问不就好了!”夏生月兴冲冲的说。
宋堂和王潮也坐直了身等廖天叔命令。
廖天叔再三思索,却是问宋真:“你觉得呢?现在去孙达志家吗?”
宋真眨了眨眼。
领导对她的考察还没结束呢。
“不去。”她摇头,说:“现在时机不合适,晚上月黑风高再去吧。”
宋堂三人不解:“为什么要等晚上?”
宋真:“因为孙家的血光之灾没结束,就应在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