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清风惊鸿客 > 竟夕起相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昭阳端正地跪坐在蒲团上,双手轻放在膝头,背脊挺得笔直。药香在室内缓缓流动,混合着新晒干的草药气息。

陆寻从药柜前转过身,手中捧着一个小巧的青瓷药碾。他年近五旬,须发间已见银丝,但那双眼睛依然清亮如少年。

\"说说看,这是什么?\"他将药碾放在陆昭阳面前的小几上。

陆昭阳没有立刻伸手去碰,而是先仔细观察。青瓷药碾内残留着些许白色粉末,碾轮上沾着几粒未完全碾碎的晶体。她轻轻嗅了嗅,又用指尖沾了一点粉末,在指腹间捻开。

\"回师父,是白石英。\"她声音清亮,\"产自岭南道,质地纯净,断面呈玻璃光泽。弟子在长安时曾用它配伍治疗肺虚久咳。\"

陆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再辨这个。\"

陆昭阳接过布袋,解开系绳。里面是几片干枯的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她取出一片放在掌心,轻轻揉搓后凑近鼻尖。

\"紫苏叶,但...\"她微微蹙眉,\"气味与寻常紫苏略有不同,叶背脉络更为清晰。应该是江南东道的变种,药性更温和,适合小儿用药。\"

\"不错。\"陆寻点点头,\"看来在长安没有荒废功课。\"

他从药架上取下一个小木匣,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个小瓷瓶。陆寻随手取出一个递给陆昭阳:\"试试。\"

陆昭阳拔开瓶塞,倒出几粒棕黑色丸药。她将一粒掰开,仔细观察断面,又取了一点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乌梅丸,但...\"她眉头微蹙,\"配伍与师父教的不同。加了蜂蜜缓和药性,还多了两味药...是陈皮和砂仁?\"

\"几日前送来的方子。\"陆寻将木匣放回原处,\"你觉得如何?\"

陆昭阳思索片刻:\"乌梅性酸,本就能生津止渴。加陈皮理气,砂仁温中,确实更适合脾胃虚弱之人。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蜂蜜用量似乎多了些,恐影响药效发挥。\"

陆寻嘴角微微上扬:\"为师也是这般看法。\"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竹简,在案几上摊开:\"《伤寒论》第三十七篇,背来听听。\"

陆昭阳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当她再次睁开眼时,清朗的声音在药房内回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她的背诵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背完正文,又接着解释各味药材的配伍原理和变化应用。陆寻不时点头,偶尔插话问几个问题,陆昭阳都对答如流。

窗外,几只山雀落在枝头,好奇地探头张望。阳光渐渐西斜,将师徒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好了。\"陆寻合上竹简,\"考校到此为止。\"

陆昭阳悄悄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微微汗湿。虽然只是例行考校,但面对师父,她总是格外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昭阳。\"陆寻的声音柔和下来,\"你进步很大。\"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陆昭阳眼眶一热。师父从不轻易夸奖弟子,这样的评价已是极高的认可。

\"都是师父教导有方。\"她低头行礼,掩饰内心的激动。

\"不过...\"陆寻话锋一转,\"医术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虽天资聪颖,也不可骄傲自满。\"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陆寻起身,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一个布包:\"这个给你。\"

陆昭阳双手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套崭新的银针。针身细如发丝,针尾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花纹,比她原来那套更加精致。

\"师父,这...\"她惊讶地抬头。

\"你原来的那套用了五年,该换了。\"陆寻轻描淡写地说,仿佛只是随手给了一件小玩意,而不是价值不菲的名匠之作。

陆昭阳小心地抚摸着银针,感受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谢谢师父。\"

\"去吧。\"陆寻摆摆手,\"休息几日。你师姐的婚事在即,谷里有许多事要准备。\"

陆昭阳将银针收好,恭敬地退出药房。一出门,就看见二师兄陆阿桂鬼鬼祟祟地躲在廊柱后。

\"小师妹!\"见她出来,陆阿桂立刻蹦出来,\"怎么样?师父没为难你吧?\"

陆昭阳忍不住笑了:\"二师兄,你躲在这里做什么?\"

\"担心你啊!\"陆阿桂夸张地拍拍胸口,\"师父每次考校都跟审犯人似的,我当年差点被他问得背过气去。\"

\"哪有那么夸张。\"大师兄陆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捧着一摞新晒干的药材,温和地笑着,\"师父只是要求严格了些。\"

陆阿桂做了个鬼脸:\"大师兄当然这么说,你可是师父的得意门生。\"

陆钰摇摇头,转向陆昭阳:\"考校还顺利吗?\"

\"嗯。\"陆昭阳点点头,忍不住炫耀,\"师父夸我进步大,还送了我新银针。\"

\"真的?\"陆阿桂瞪大眼睛,\"快给我看看!\"

陆昭阳小心地取出银针,师兄二人凑过来欣赏。阳光照在银针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这可是好东西啊。\"陆阿桂啧啧称奇,\"我听说长安城最好的银匠一年也做不出几套这样的针。\"

陆钰仔细看了看针尾的花纹:\"是苏州张师傅的手艺。师父去年特意托人订做的。\"

陆昭阳心头一暖。原来师父早在她去长安前就准备了这份礼物。

\"对了,师姐呢?\"她收起银针,四下张望。

\"去后山采药了。\"陆钰答道,\"说是要配些养颜的方子,婚礼上用。\"

陆阿桂挤挤眼睛:\"我看她是想给未来夫君一个惊喜。小师妹,你是没看见,那位程将军来谷里时,师姐那含羞带怯的样子...\"

\"二师兄!\"陆昭阳忍俊不禁,\"你再说,小心师姐回来用针扎你。\"

三人说说笑笑地向膳堂走去。夕阳西下,将医仙谷染成金色。远处的药圃里,几个小弟子正在浇水;厨房飘出阵阵香气;练武场上,几个年轻弟子还在练习剑法。一切都和半年前一样,安宁而祥和。

用过晚膳,陆昭阳独自来到后山的温泉。这是医仙谷的一处宝地,泉水常年温热,有舒筋活络之效。她褪去衣衫,缓缓浸入水中。温热的水流包裹全身,旅途的疲惫一点点消散。

水汽氤氲中,她望着满天星斗,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长安。许延年此刻在做什么?是否已经启程去了苏州?那些流言有没有给他带来麻烦...

水珠顺着她的长发滴落,在月光下如同珍珠般晶莹。陆昭阳摇摇头,将那些纷乱的思绪甩开。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回到医仙谷,就该把长安的一切暂时放下。

泡完温泉,陆昭阳换上一身干净的素白中衣,披着半干的长发回到自己的小屋。屋内一尘不染,显然有人经常打扫。床榻上铺着新晒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书案上的医书整齐排列,连她常用的那方砚台都洗净了放在原位。

她点亮油灯,从行囊中取出在长安记录的医案,开始整理。这些都是半年来遇到的疑难病例和治疗方案,对医者而言无比珍贵。

\"咚咚\"——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陆昭阳抬头。

门开了,柳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走了进来:\"小师妹,还没休息?\"

\"师姐!\"陆昭阳惊喜地站起身,\"你回来了。\"

柳烟将药碗放在桌上:\"师父让我给你熬的安神汤。说你舟车劳顿,需要好好休息。\"

陆昭阳接过药碗,药香扑鼻。她小口啜饮,温度刚好,不烫不凉。

\"师姐,听说你去采药了?\"她放下空碗,好奇地问。

柳烟在她身边坐下,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嗯,找这个去了。\"她打开布包,里面是几朵晒干的粉色小花,\"山茶花,这个时节很难找,但配在养颜方子里效果最好。\"

陆昭阳凑近闻了闻,花香淡雅:\"师姐对程将军真好。\"

柳烟脸一红,轻轻戳了下她的额头:\"小丫头,学会打趣师姐了?\"

\"哪有!\"陆昭阳笑着躲开,\"我是真心夸赞。对了...\"她想起什么,从枕边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给你的新婚礼物。\"

柳烟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翡翠耳坠,碧绿通透,雕成小巧的如意形状。

\"太贵重了...\"柳烟惊讶地说。

\"不贵不贵。\"陆昭阳连忙道,\"我在长安时遇到的西域商人,说是和田玉,但我觉得成色一般,就图个样式好看。\"

柳烟小心地取出耳坠,在灯下欣赏:\"真漂亮。小师妹有心了。\"

\"师姐喜欢就好。\"陆昭阳开心地说,\"对了,婚礼定在什么时候?\"

\"十日后。\"柳烟将耳坠放回盒子,\"程将军说一切从简,就在谷里办。只请几位亲近的亲友。\"

陆昭阳点点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当然有。\"柳烟笑道,\"你得帮我梳妆打扮。谷里就你手最巧,长安城里学了那么多新鲜发式...\"

两人聊到深夜,柳烟才起身告辞。陆昭阳送她到门口,夜风拂过,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凉。

\"小师妹。\"柳烟转身,\"长安...还好吗?\"

陆昭阳一怔,随即明白师姐问的是什么:\"挺好的。就是...\"她犹豫了一下,\"有些想念谷里的日子。\"

柳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问:\"早点休息吧。明日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嫁衣,是程将军特意从苏州订的绸缎。\"

目送柳烟离去,陆昭阳回到屋内,吹灭了油灯。月光透过窗纱,在地板上洒下一片银辉。她躺在床上,听着窗外虫鸣阵阵,很快进入了梦乡。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没有梦见长安城的喧嚣,也没有梦见那些流言蜚语。只有医仙谷的宁静,和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