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传到外头,一时之间,都觉得那不干不净的东西是上了二小姐的身,大家自然也都不愿靠近了。更有甚者,还偷偷观察沈宝珠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盯着就是。”
年轻女子手上正捏着一杯花茶,清亮的茶水里头圆圆润润的飘着几朵金桂,馥郁芳香。煞是好闻。
不远处,一对俊俏男女立在花廊下,不知是在说些什么,正看着,面前忽而多了一道姜黄色的裙裾。
沈星月就势抬头,三个女郎不知什么时候走近,就挡在她身前,那为首的姑娘正穿着一身姜黄色缠枝莲花纹襦裙,眉眼精致不俗,身上穿金戴玉,乌发梳成个活泼的小髻,剩下的一半散在肩头,耳垂上还精心配置了同色的宝石坠子。瞧着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模样。
年纪看的出比她小些。
“你就是残王妃?”
茶盏随手往楠木桌上一搁,倒映出头顶上的金桂一角和湛蓝的天空,莫名有些岁月静好的样子,但显然,有人想要打破这份宁静。
“正是。”穿着桃粉色的女子淡然开口,紧接着又听见她道,“敢为姑娘是哪家府上的?”
穿着姜黄色襦裙的少女没答话,反倒是立在她身后的女郎出声,“王妃尚在闺中的时候就鲜少露面,估摸着还不知道祁家小姐吧。”
是个紫衣少女说的话,她一身淡紫衣裙,模样瞧着伶俐,说话却是稳重,三言两语就摆清沈星月不常出门的事实,也让那姜黄色少女的脸色和缓了些。
众人都只当那残王新娶的残王妃是个不懂事的花瓶,又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场合里露面,估摸着什么都不知道。谁料下一刻,桃粉女子便开了口,“如何不知?祁姑娘名动京城,便是不出门也能听闻姑娘声名了。听闻姑娘极善骑射,改日若能一见,也好叫我大饱眼福。”
沈星月从善如流的答出来,反倒是叫众人吃了一惊,若是没记错的话,今日可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这第一次见面,怎么就知道祁钰善骑射?
众人疑惑,反观沈星月神态自若,“都闻大长公主不似普通女郎,还曾持长枪系红袍去过战场,今日虽未能见到大长公主的风姿,却能窥见祁姑娘风采,也不算是白来。”
祁钰微微一惊,这说起来,她还得叫沈星月一声舅母呢。
可明明两人相差无几,一想到要叫这么年轻貌美的女子舅母,只觉得是给人叫老了。
“咳咳...原来你认识我...”祁钰嘟囔一声,清了清嗓又问,“听说小舅不知从哪寻回来一位神医,那腿似是快好了?”
沈星月眼眸微微一顿,她之所以知道祁钰的面向来历,俱是因为提前做足了功课,这么大的宴会,不知谁与谁是何种牵连,朋友或是敌人,是大忌。
这位祁姑娘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公主殿下,也是独孤辰的皇姐,膝下一子一女,与残王关系尚可。
沈星月虽知道她们各自的身份,却又不知他们私下关系如何,只能含糊道,“殿下吉人自有天相,那神医确有几分本事,想来真如传言所说吧。”
一番话说下来,祁钰再打量沈星月的眼神便友好了很多,这沈家大小姐果真不像是传言说的那般貌丑无盐,行为痴傻,不仅不如此,还生的国色天香,聪明睿智。配她的小舅舅刚刚好。
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那些稀奇古怪的流言可真是害人不浅。
沈星月并不知祁钰心中所想,但看对方眼神清澈无害,好像也不是要找茬的样子,一时之间也摸不清这位祁姑娘到底要做什么。
祁钰看了半晌,终于高兴了,嘴角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好,等小舅舅什么时候康复了,我再去找你,若你想看我骑射,咱们就一道出城,我兴许还能教教你呢。”
沈星月点点头。
祁钰像是想到了什么,在人群之中巡视一圈,瞧见自家弟弟正在同一女子说话,而那女子不知在干什么,身子都快歪到她弟弟怀里去了,见此不由得眉头一皱,扬声道,“祁连!做什么呢?!”
被扬声一唤的少年陡然一惊,忙站直了身子,同隔着水渠的台上的女子挥了挥手,“姐姐...”
“还不过来?”
身穿白玉袍的少年不知同身边的女子说了什么,这才磨磨蹭蹭的赶过来,祁钰一把抓住他,往他来的方向扫了一眼,那是个背着身子的女郎,瞧不清模样,不知道是谁,停顿了一会居然走了。
祁连不由得发问,“你才多大,同女子亲热什么?”
闻言,少年的脸唰的一下涨红起来,变脸速度之快让沈星月也咂舌不已,“不是...我没有...没有亲热。”
祁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也不管他,叮嘱道,“你年纪还小,以后注意点分寸,当心被旁人有心扭曲事实了,娘可不会放过你。”
少年小小的点头,乖乖应下了。“姐,你唤我来何事?”
“喏,这是—”祁钰卡了壳,看了看沈星月又道,“这是小舅母,小舅舅的王妃,你不得过来见见?”
祁连看向年轻女子,她穿了一身桃粉色曳地襦裙,乌发都盘了起来,姿容甚美,只不过...祁连有些厌恶的垂下眼睛,方才与沈家姑娘说了几番话之后,再看这女子的容颜,便觉得有些虚伪与歹毒。
能设计陷害自家亲人,能是什么好人,长着一张玉面菩萨似的脸,实际上却是蛇蝎心肠。
祁钰见他半晌不说话,还以为是看呆了,拿手在他眼前晃晃,“愣着干什么?还不见过小舅母?”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祁连撇了撇嘴,心里不愿意可还是得给她见礼,张嘴便干巴巴的唤了句,“舅母安好。”
祁钰挠挠头,她怎么觉得今日的祁连有些不正常,他往常的时候谦和有礼,根本不是这样的啊?
沈星月没计较这些,有些不好意思,“今日来的匆忙,改日一定将见面礼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