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型的国有企业红星宣告破产,几家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一直想收购在自己的囊中。王氏企业就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王光耀对这件事考察了很久,最后决定参加投标。为此,王氏企业召开了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王氏企业准备全力收购红星。可眼下的问题是,收购红星需要大笔资金,王氏一旦将资金投入到红星的收购,那公司的资金链就会断掉,直接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那对王氏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有人提议向银行贷款,总经理王绍华提议,面向海外进行融资,其他的董事也表示赞同。
现在最要紧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实力强,信誉好,愿意合作的融资公司。其次是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
王光耀在董事会上还宣布了另一个消息:由长子王绍华担任临时董事长。负责这次收购的全部工作。等红星收购完毕,他将彻底卸任。董事会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会后,王光耀叫绍华来办公室谈了很久。两个小时后,绍华走出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乡下的一所寂静的小院里,黄玉梅正在给她新栽的玉兰树浇水。当崇明一脸憔悴的出现在母亲的面前,玉梅惊呆了。崇明一下子跑过来抱住母亲放声痛哭。
玉梅吓坏了,她抚摸着儿子的头发柔声地问:“崇明,你这是怎么了?快告诉妈妈。”
崇明哭着说:“妈,敏君嫁给别人了!”
夜晚,崇明伏在母亲的怀中哭得死去活来。玉梅没有劝阻,只由儿子畅快淋漓的大哭一场。
崇明哭着说:“妈,没有敏君,我都不想活了!”玉梅叹着气轻轻地安抚着儿子。
后半夜,哭了一个晚上的崇明终于睡着了。玉梅心疼的看着儿子消瘦悲伤的脸,再也忍不住的落下泪来。她偷偷地拿出一张老照片,再一次端详了起来。照片上的男人高大英武,气宇轩昂。玉梅喃喃的说道:“光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崇明?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三十五年前,黄玉梅和王光耀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可王光耀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不愿意待在山沟里一辈子。
一年的春天,他辞别玉梅,决心到城市里去闯一番。两人在村口的小桥边依依惜别。王光耀抓着玉梅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等他回来。他一定会闯出一番天地来,让玉梅过上好日子。就这样,王光耀离开了。一别好几年,直到玉梅的父母相继去世,也没有等到王光耀回来。
一天晚上,玉梅的门开了,王光耀风尘仆仆的走进来。玉梅扑过去,两人紧紧相拥。玉梅思念心切,什么都没有问,王光耀什么都不说,两人只是无语的交流着。
早上,王光耀哭着对玉梅说:为了事业,他已经娶了一个何姓企业主的女儿。这次回来,她并不知道。可是他忘不了玉梅,无论如何也想回来看看她,希望玉梅能够原谅他。玉梅哭得肝肠寸断。临走时,王光耀留给了玉梅一大笔钱。
王光耀走之后的一个月,玉梅发现自己怀孕了。在乡下众人的指指点点里,九个月后,玉梅生下了儿子崇明。自此,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还算是平静。玉梅心性最强,儿子面前只口不提王光耀,只对崇明说他爸爸死了。
崇明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的去了王氏企业。起初玉梅很是担心,但从后来崇明的嘴里得知,王光耀非常赏识他,对他很好,有想栽培他的意思,玉梅这才放下心来。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王光耀好好的对待崇明,她绝不会再去见他。崇明恋爱了,他兴冲冲地告诉了母亲,玉梅也替儿子高兴。并且,崇明把那个女孩带了回来,她非常喜欢那个女孩。半年前,崇明说要跟那个女孩结婚了,回来跟她商量卖老房的事,她心里是不愿意的,因为这个老房子对她来说意义非常。但是后来看到崇明这样中意这个女孩,也不再阻拦了。看着儿子幸福的样子,她打心眼里高兴。从德国回来后,崇明一直没有回来,说让玉梅跟着他去市里住的打算也没有再提过。玉梅正心下狐疑,正打算给崇明打个电话,没想到崇明就这样回来了,还带给她这么一个大的坏消息。崇明告诉她,敏君被王光耀的儿子王绍华抢走,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
玉梅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心里骂道:王光耀,你怎么能这样做?你的儿子是儿子,我的儿子就不是儿子吗?太欺负人了!我本来不想去打扰你的,可是,现在我必须和你说清楚了。
她安顿好儿子,说去城里看望一个老朋友,让崇明安心在家。第二天一早,她就坐上了去往厦门的大巴车。
下午开完会,王光耀让秘书将红星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好,然后送到绍华办公室。秘书回来时告诉他,他已经向总经理交代清楚了。并且告诉他下午一位太太来找过他。因为他一直在开会,就没有告诉他。
王光耀问人现在在哪儿。秘书说:“那位太太说在楼下的淡泊茶楼等您。”
王光耀说:“好,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下班时,他告诉绍华,有事情出去一下,晚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