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心态后,皇上恢复了以往的从容,只是对于孩子们的功课,多加了几分注意。
弘历,弘晏和弘昊还好,都是勤奋好学并且脑子灵活的。
弘时虽然没读出个名堂,但好歹快要做阿玛了,皇上给他在礼部寻了个闲置,每日混混日子,整个人更加开朗了不少。
弘昴是挨骂最多的,但是他继承了自家额娘的大心脏,什么事也不往心里去。夏冬春更是个甩手掌柜般的额娘,用一整箱黄金,换了自己的清净。
安慰好大儿的工作,都交给了她的‘定海神针’陵容,自己就负责出钱,看顾好大家的衣裳配饰,就算是很厉害了。
挨了骂了,就跑到武场跟他十叔过上两招,便能把委屈忘到九霄云外去。
弘易资质平庸,不算多好,但是也不差,只是因着身体缘故,并不能像其他人那般努力,所以较为落后些。
不过德妃不在意这些,只要弘易好好的,凭着皇子的身份和富察氏这个外家,今后混个亲王爵位轻轻松松,何必为难孩子。
摆正了心态,皇上更加专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和心智。经过几年的考察,初步把弘历弘昴划做了一类。
弘历有心机有冲劲,对于一切问题从来只有一个主张:打啊!
弘昴武艺高强并且仗着自己人高马大,能压制住自己这位得了胜就飘忽的四哥。
若是论起排兵布阵,弘昴没有这个脑子,但弘历心态不稳,刚好需要弘昴这个混不吝的弟弟限制。
混不吝,是原先皇上形容敦亲王的词,如今给了他家小六。真是什么师傅教出来什么徒弟,弘昴梗着脖子七不服八不愤的样子,跟老十一模一样。
不过还好,弘昴和吉嫔一样,是个对容儿言听计从的,被容儿温温软软的哄上两句,就能傻笑着收敛好久。
至于弘晏,聪明理智,能言善辩,只有一样,有些耐力不足。任何事情往往起了好头,却不足以有耐心完美结束。
对于君王来说,这是很大的弱点。
弘昼更不用说,聪慧有余稳重不足,不知道怎么入了允祹的眼,两个人都是“不务正业”的,自恢复了郡王爵,允祹总来找弘昼玩,皇上表示不理解。
弘易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没有指望。
扒拉了这么多,还是只有弘昊最适合这个位置。
自弘昊八岁后,除却在尚书房学习,还要日日在养心殿,和皇上学习为君之道。
皇上把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通通传授给了自己儿子,弘晏也隔天的来,作为弘昊的帮手培养。
皇上年纪大了,很少去后宫里,除了承乾宫,有孩子的还能跟皇上吃个饭,其余人已经早早开启了老太妃模式。听起来可能有点可怜,但实际上,大家过的棒极了。
不需要伺候皇上,主理后宫的淑贵妃又是个公平大方的。大家想穿红穿红,想着绿着绿,不用面对皇上挑剔的眼光。
丽嫔立志于大红花旗头和绿色衣裳。
齐妃偏爱娇嫩粉色,不重样的换着穿。皇上不喜欢就不喜欢,贵妃娘娘说了,女子打扮是为了愉悦自己!
夏冬春更爱跟华妃去跑马,紫禁城东北角那块如今只有一个歇脚的亭子,被安陵容跟皇上商议后,圈起来给了她们玩闹用。
两个人正好能凑够一个大脑,华妃六夏冬春四。今儿个比射箭,明儿个比骑马,甚至还加入了温嫔。
科尔沁来的温嫔可是实打实马背上长大的姑娘,跟华妃和吉嫔很快就打成一片。
偶尔还会带上景瑞和景霖,几个人自成一派,积极向上带着鲜活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了紫禁城最阳光的一景。
不过,再热闹跳脱的活动,看到钟粹宫的吴勇和来喜也得安安静静的排队来喝汤。
原是安陵容怕夏冬春玩的忘我,会定时给她送些红枣茶或者黄芪茶。
只是不好忽视了旁人,才捎带手的一并送了过去。
玉竹如今出师,说话分寸正好,但又能恰到好处的点明:这汤是她们娘娘特意给吉嫔娘娘解渴的,温嫔娘娘和两位公主尝尝,可是合口?若是有更偏好的口味,可以说与她听。下次好准备的更充分些。
华妃手里的是苹果熬煮后的甜汁,对于曾经的领导,安陵容深知其口味,自然不需要再次询问。
更何况华妃出手大方,自景霖入学后,她不好明着跟承乾宫太过亲近,便借着手里的宫权之便,每月往安陵容的月例上添上一笔。
虽然她也不懂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的跟安陵容一起玩儿,但哥哥和曹琴默都说这样不太好,那她就勉强听一听好了。
且不说夏冬春的表情如何傲娇“做作”的显摆,温嫔等人自是不好意思白白叫淑贵妃忙活,但这也是一个跟承乾宫亲近的好时机。
于是大家纷纷说了自己的口味,并且回宫后给承乾宫送上了“薄”礼,表示麻烦淑贵妃了。
这些不过都是顺手的事,安陵容如今“迷恋”上了西学,常常缠着皇上一起翻阅先帝留下的各种手札手记。
有时看的开心,也会分享给孩子们。
跟安陵容“单纯”的分享不同,皇上就会要求大家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文章。
从不同人交上来的功课,可以看出,弘历是真的非常好战。每篇落款都是:皇阿玛,儿臣真的不能去打他们吗?
皇上给了弘历一巴掌,并表示有他这个老子在,弘历就别想。
于是弘历换了个人缠磨,日日跟在弘昊身后碎碎嘴。
弘昊的想法要更长远些,自这些手札来看,皇玛法明明已经意识到了大清在与番邦远国的相较下初显颓势,但仍旧为了控制汉人,维持满清统治而放任自流。
他曾经问过额娘,皇玛法是真的为大清好吗?
额娘只是笑笑:“你皇玛法登基时,面临的内忧外患足以占据他全部心神。光是稳定内政就用了许久。
额娘不知道你皇玛法做的对不对,但是弘昊,你要做你认为对的事。不光要看到现下,也要筹谋未来。”
想到这里,弘昊看了眼还在喋喋不休的弘历,脑中的想法初具规模,不过不急,皇阿玛如今虽然不在开疆扩土震慑外敌的好时期,总不会一直不在的。
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做,行军打仗总不能只靠蛮力。既然弘历有这份心,弘昊觉得,课程还得多加两门才好。
可怜的弘历什么口头大饼都没吃到,就被增加两门外语课和去工部锻炼的“好机会”。
弘昴更是在一无所知的时候,跟着好哥哥弘历一起,成为了弘昊开疆扩土的工具人预备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