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千年青蛇八岁娃 > 第16章 秦军的大规模进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虎牙关隘首次交锋后的日子里,战场暂时平静,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秦军在后方营地厉兵秣马,他们的营帐连绵数里,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为筹备这场复仇之战,秦军将领们日夜谋划,从各地征调了大量兵力。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利刃,在营地中进行高强度训练。他们的呐喊声震天,整齐的步伐踏得地面尘土飞扬。每日清晨,随着号角声响起,士兵们迅速集合,进行队列训练,长枪如林,寒光闪烁;随后是近身格斗训练,士兵们两两一组,拳脚相交,喊杀声不断,他们的汗水浸湿了脚下的土地。与此同时,工匠们也在紧张赶制攻城器械,投石车高大的框架在工坊中逐渐成型,巨大的木质轮轴被打磨得光滑无比,粗壮的绳索紧绷着,仿佛随时准备将巨石抛向远方;云梯则被漆上了黑色的防护漆,前端尖锐的金属钩寒光闪烁,足以轻易勾住城墙的砖石。

这段时间,苏瑶也未曾有片刻懈怠。她不辞辛劳,奔波于魏国的每一个角落,亲自前往各个工坊和村落,召集整个大魏的工匠和民间艺人。她深知,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武器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制作相对简便却威力巨大的手雷和地雷,数量越多,魏国的胜算就越大。

在魏国的工坊里,炉火昼夜不息,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工匠们疲惫却坚定的面庞。他们熟练地将金属矿石投入熔炉,高温让矿石逐渐融化,变成滚烫的铁水。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铁水倒入特制的模具中,制作手雷的外壳。民间艺人则发挥自己的智慧,协助工匠们制作武器的零部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简单的材料加工成精致的引信和扳机,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有的艺人还别出心裁,在武器上雕刻简单的纹路,寓意着对胜利的祈愿。工坊里,敲打声、锻造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紧张的战前乐章。

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天地仿佛都为之震颤。随着秦军将领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车同时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被高高抛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如雨点般砸向关隘。这些石块带着呼啸的风声,所到之处,尘土飞扬。城墙上的砖石被砸得粉碎,发出沉闷的声响。有的石块直接穿透了城墙的垛口,将躲在后面的士兵震得摔倒在地;有的则在城墙上砸出了巨大的坑洞,砖石碎屑四处飞溅。一名年轻的魏国士兵,刚从掩体中探出头,一块飞来的碎石便击中了他的头盔,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眼前一黑,险些昏了过去,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握紧手中的武器,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魏国守军迅速躲入掩体,利用城墙的防御工事抵挡攻击。他们蜷缩在厚实的掩体后,听着石块撞击城墙的声音,心中虽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的信念。指挥官们在城墙上奔走呼喊,稳定着士兵们的情绪,不断下达着防御指令。一位经验丰富的校尉,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喊道:“大家稳住,别慌!听我指挥,等敌军靠近,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士兵们纷纷回应,声音中透着无畏的勇气。

苏瑶站在城墙上的了望塔内,神情专注地通过侦查无人机密切关注着秦军的一举一动。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如同一只敏锐的鹰眼,将秦军的动向清晰地传回到苏瑶手中的接收装置上。她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她发现秦军的投石车集中在一个区域,呈扇形排列,这个发现让她心中一喜,迅速做出判断,果断指挥大炮进行反击。

“目标敌军投石车区域,调整角度,准备发射!”苏瑶的声音通过传令兵迅速传达给炮手们。炮手们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转动着大炮的调整装置,眼睛紧紧盯着瞄准镜,仔细计算着角度和距离。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没有丝毫的慌乱。随着一声声巨响,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如流星般飞向秦军投石车。炮弹在投石车群中炸开,火光冲天,碎片横飞。巨大的冲击力将投石车掀翻在地,砸倒了周围的秦军士兵。秦军的投石车瞬间被摧毁大半,战场上响起一片惨叫和惊呼。一名秦军投石车操作手,躲避不及,被倒塌的投石车压在下面,发出痛苦的哀号,他的同伴们试图将他救出,但周围混乱的局面让救援变得异常艰难。

秦军目睹眼前的局势后,立马调整了作战策略。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织起了一支强大的云梯部队,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肩扛着长长的云梯,发出震天的呐喊声,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墙。这些云梯高耸入云,仿佛要触及天际,前端装有锋利无比的金属钩,目的在于紧紧钩住城墙,从而为士兵们顺利登上城墙开辟一条畅通的道路。然而,面对秦军的猛烈进攻,魏国守军毫不畏惧,他们迅速拿起手雷和掷弹筒,严阵以待,准备给予敌人猛烈的还击。

当秦军的云梯靠近城墙时,魏国守军果断投出手雷。手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黑色的弧线,落入秦军云梯部队中。“轰!轰!”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闪耀,浓烟弥漫。手雷的爆炸威力巨大,将靠近城墙的云梯炸毁,秦军士兵纷纷坠落。有的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掀飞,重重地摔在地上;有的士兵则被云梯的碎片击中,鲜血直流。与此同时,掷弹手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调整掷弹筒的角度,将炮弹准确地发射向秦军。炮弹在秦军队伍中炸开,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一名年轻的魏国掷弹手,在装填炮弹时,不小心被弹片划伤了手臂,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便又继续投入战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愤怒。

在激烈的战斗中,秦军逐渐靠近关隘城门。他们再次推出攻城车,这些攻城车由坚硬的木材制成,外包铁皮,车头安装着巨大的撞锤。在士兵们的推动下,攻城车缓缓向城门逼近。车轮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脚步声。每一次撞击,城门都剧烈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随时都会倒塌。城门处的魏国守军们,用身体紧紧抵住城门,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城门被攻破。

关键时刻,苏瑶果断下令启动地道战计划。隐藏在地道内的魏国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手持武器,眼神坚定。地道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士兵们在黑暗中快速前行,脚步声急促而整齐。他们从地道的出入口涌出,如神兵天降般绕到秦军后方,发动突袭。

士兵们手持手枪和冲锋枪,向秦军射击。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战场的喧嚣,子弹如雨点般射向秦军。秦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转身应对。但他们慌乱的脚步和惊恐的眼神,显示出他们的惊慌失措。有的士兵还没来得及举起武器,就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有的士兵则四处逃窜,试图寻找掩护。一名秦军小队长,试图组织反击,但还没等他喊出指令,就被一颗子弹击中,倒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守军也趁机发动反击。他们从城墙上冲下,挥舞着武器,与秦军展开近身搏斗。士兵们的喊杀声、武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战场上一片混乱。魏国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奋勇杀敌。城墙上的大炮和掷弹筒也再次发挥作用,对秦军进行火力支援。炮弹在秦军队伍中炸开,为魏国士兵们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一名魏国老兵,在近身搏斗中,连续砍倒了数名秦军士兵,他的身上已经多处受伤,但他依然毫不退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座小山丘般横亘在广阔的土地上。伤者的呻吟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秦军虽然接连遭受了多次沉重的挫折,但他们那汹涌澎湃的进攻势头却依然丝毫不减。他们不断地调整战术,精心谋划每一步行动,试图从各个角度找到魏国守军的薄弱之处,以期能够一举突破防线。而魏国守军在苏瑶的英明指挥下,灵活机动地应对着秦军的每一次攻击,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坚守着每一寸阵地,绝不轻易退缩。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一名年轻的秦军士兵扛着云梯,不顾一切地冲向城墙。他的脸上充满了坚毅和决绝,仿佛将生死置之度外。就在他快要靠近城墙时,一枚手雷在他身边爆炸,强大的气浪将他掀翻在地。他躺在地上,鲜血从他的伤口不断涌出,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死死地盯着城墙,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不甘。

另一边,魏国的一名老兵,在城墙上与秦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呼呼的风声。他的身上已经多处受伤,但他依然毫不退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

太阳渐渐西斜,战场上的硝烟依然弥漫。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战斗仍在继续。这场战争的胜负,似乎已经不仅仅取决于兵力和武器,更取决于双方士兵的意志和信念。战场上,断肢残臂随处可见,鲜血汇聚成小溪,顺着地势缓缓流淌。士兵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血水,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