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开一下门。”
胡自强骑着自行车一个小时到了家,迎接他的是紧闭的大门。
“来啦,来啦,自强呀,怎么还回来了。”胡母开灯小跑着出来接老儿子。
胡自强没说话,先推着车子进院,看几个哥哥房间灯都亮着高兴了。
“自强,又拿海货回来的?”
胡老大看着后座绑的一个大麻袋,前面车把那里还挂着桶,看着应该都是鱼。
“爹,我丈人家今天遇到黄脚立鱼群啦,特意给我留出来五条,想着明天再给送过来 赶巧我去了,我一看这新鲜的得赶紧送回来啊。”
说着拉他爹去桶跟前。
“爹你看看这鱼多大,特意给咱留的。”
他边和他爹大声的说着,一边眼睛看着刚走过来的几个哥哥。
“哥,你们几个把麻袋卸下来,我登的累的腿软,带的太多,太沉。”
“这麻袋能有多沉。”他二哥看不惯老弟这个小人得志嘴脸,想要轻松拿下来打他脸。
搬一下没搬动,空气中都是尴尬的味道,胡二哥自己也尴尬,干吧吧的说:“是还挺沉的哈。”
他想打别人脸,反手巴掌呼在自己脸,真疼。
胡母解开系着的绳子,看到小的黄脚立,那么多新鲜的鱼也高兴。
“这鱼好,晾鱼干好吃。”
说着就招呼几个儿媳妇,点灯拿菜板菜刀出来杀鱼,工具不够左邻右舍的都借一借,鱼今天都要处理完,放到明天就不新鲜了。
胡母看着倒在袋子上的鱼说:“都先分拣一下,一会杀的时候更省事些。”
又喊几个儿子,家里竹扁都找出来,擦干净一会在上面晾鱼。
现在刚好是冬季,最是适合晾鱼干,西北风一吹,有个3-4天就都干了,收起来保存妥当,吃一年是没问题的,渔村一年四季都有鱼干下饭。
“大晚上的,谁给你家这么多鱼?”
胡大嫂借菜板菜刀听说要杀鱼邻居也跟了过来看热闹。
“自强他老丈人,说今天出海遇到了鱼群,这不还给我们留5条黄脚立,都是挺大的,
你说说给我们留啥,卖两个钱多好,杂鱼就拿一大麻袋,今年这鱼干是不缺了,二小妈,回去你也拿几条吃吃。”
“哎,这么多那我可就拿几条了,你亲家不得了啊,前面我们二小回来说的赚大钱的也是这个亲家吧,这才多久,又赚大钱啦。”
“他家最近运气好,没少给我们拿东西,最近自强过去都一麻袋一麻袋的给往回带。”
“你家有福气,几个亲家都好,这回都不用操心,海货都给你们供着。”
两人说的热火朝天的,胡家几个嫂子黑着脸杀鱼,不过天黑也看不出来就是了,那力气用的,就像要给这鱼碎尸万段一样。
胡二嫂想,这又给老小他们显摆到了,拿点破鱼,我们还要点灯熬夜的杀,一点好处没有,净听夸他们两口子。
胡自强听着他娘和二小妈说话,心里高兴,脸上的嘴角压都压不住,再看看几个嫂子的嘴脸,他觉得真不枉费他跑回来这一趟出的力,圆满了。
杀好的鱼有几个哥哥清洗晾晒,这些自然用不到他,拿着路上回来买的饼子在啃,和胡老大说:
“爹,明早还要过去老丈人家,他们明天出海我也要去玩玩。”
“去吧,长点眼睛帮着干点活。”
“嗯,知道了。”
她们人多鱼很快就杀完了,胡自强看到生气的几个嫂子几步路拧了哥哥腰间嫩肉好几下,看的他都觉得疼。
哎呀,腰间肉都该掐紫了。
次日一早胡母早早的做好饭,胡自强吃好骑车就去老丈人家。
到了进院再一看,哦豁,真壮观。
就看不大的院子竹扁上放的满满当当的鱼,应该是竹扁放不下,用竹竿搭几个简易的架子,上面平铺着渔网,鱼都晾在网上,院子只留一条,小小的路走人。
“自强这么早就过来了,早饭吃了么”胡母问他。
“吃过来的,娘,爹他们呢?”
“夜里起来看两趟都有风,还在屋里呢,也没出海。”
“那我进屋去看看。”说着他就快步跑了进去。
到屋里一看几个小舅子也都在屋里和老丈人一起坐着,气氛也不太好。
就看他老丈人的大烟袋被裹得咕咕作响,似乎在反应抽烟人的心情。
“爹。”胡自强喊一声,他又看向赵东他们。
“怎么了,都不高兴的样子。”
“起风了,爹担心不好出海收地笼。”
“这风不能吹一天吧,看看什么时候风小,咱就去给收回来”胡自强不懂,也给出着主意。
“我看中午风就能小点,我爹他着急。”赵东他们几个倒是还好,赵父是真着急,早上到现在就没有笑脸。
赵母他们女人不受影响,反正不知道地笼网里有鱼,还觉得这个风刮几天这些鱼要比预想的干的要快。
渔村出海就这样,一个月也就能有半个月出海捕捞,其余时间不是刮风就是下雨的,遇到台风天更是一个月也出不了两天。
吃早饭的时候赵母就嘱咐孩子们,玩耍的时候要小心点,不要给院子晒得鱼碰倒,要是碰到都跟着吃竹笋炒肉。
大海,阿光凑一起叽里咕噜商量一番,决定今天不在家了,去找石头,在他家玩。
吃完一窝蜂的都跑了。
女人坐在门口织网,男人坐在院子里说话,海风裹挟着海水和晾晒鱼干的腥甜气息刮遍村子每个角落。
中午赵父喜气洋洋的进门,都准备一下,风小了,赶紧出海去把地笼收回来。
赵东他们听了也都高兴,阿健大刚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等着出海,一行人到码头就划着船去放地笼网的海域。
“大姐夫,你怎么也跟来了,阿健看到胡自强问他。”
“跟过来看看。”
“你出过海吗?”大刚也一边摇橹一边回头问。
“啊,没出过呀,以前家里也没船。”胡自强不懂问这干什么。
“那你不得晕船呀。”心直口快的赵大哥,说完就像按下开关键。
“喔,呃,呃哦,喔呃。”大姐夫已经在给鱼打窝,说不上话了,用行动回答了。
赵二哥一头黑线的看看他哥,又看看他姐夫,也不知道该说啥好。
赵东拍头,他就说怎么不对劲,前面急匆匆出来多个大活人都没注意,上船了阿健说才反应过来。
“给你,喝口水簌簌。”赵东把一竹筒水递过去。
昨天忙的竹筒没拿下船,也多亏没拿,不然今天也不能带水出来。
“别看海里,适应一会,慢慢的也许就好了。”赵父这个老渔民也给出主意,至于好不好用那就不知道了。
三条小木船就在大姐夫的呕吐中,来到了他们下地笼的海域。
今天有风,地笼会被吹的移动位置。
不过附近的海域没人下地笼地方也就那么大,很快的就都找到各自绑着浮漂的地笼。
这个时候海面又有点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