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突然昏迷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宫廷。林半夏等人被紧急召入皇宫,面对的是一个更为棘手的病例。
皇帝躺在御榻之上,面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太医们早已束手无策,宫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林半夏走近御榻,仔细观察皇帝的症状。她注意到皇帝的手指微微蜷曲,指甲发绀,这是体内缺氧的表现;呼吸虽微弱,却伴有浓重的痰鸣音;脉象沉细而涩,舌苔厚腻,呈青灰色。
“陛下是中了剧毒!” 林半夏心中一惊。她想起《医道融合大典》中记载的一种罕见中毒症状,与皇帝的症状极为相似。
“快取陛下近日服用的药物和饮食清单!” 林半夏急切地说道。
经过调查,发现皇帝近期服用了一种名为“龙涎香”的药物,据说是用来提神醒脑的。然而,这种药物中被掺入了一种剧毒成分——砒霜。
“这是谋害陛下!” 陆明愤怒地说道。
林半夏冷静地分析道:“毒药已经进入血液循环,必须尽快排出体外。我们可以采用中医的‘汗法’和‘吐法’相结合的方式。”
她迅速开出了一个方剂:犀角三钱(先煎)、羚羊角三钱(先煎)、栀子三钱、黄芩三钱、连翘三钱、竹茹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五钱、玄参三钱、甘草二钱。这是根据中医经典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
与此同时,萧煜运用星髓罗盘,引导清凉的星力注入皇帝体内,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南洋巫医派的弟子们则通过巫术辅助治疗,召唤出一种具有排毒作用的神秘草药,将其研磨成粉末后喂入皇帝口中。
经过一夜的紧急救治,皇帝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他缓缓睁开了眼睛,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
“多谢爱卿们相救。” 皇帝虚弱地说道。
皇帝的病情虽然暂时稳定,但这场中毒事件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却仍未揭开。林半夏等人意识到,这绝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投毒案,而是牵扯到朝堂之上复杂的权力斗争。
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龙涎香”是由一位御用医师提供的。这位医师与太子政敌一派关系密切,显然是受人指使。
“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 萧煜说道。
林半夏点头:“我们必须查明真相,否则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
就在这时,宫中又传来一个紧急消息:一位重要的朝臣突然暴毙,死因不明。林半夏等人立即前往查看。
通过对死者尸体的检查,林半夏发现死者体内也有砒霜的痕迹。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连环投毒案。
“看来我们的敌人并不简单。” 陆明说道。
尽管宫廷之中风波不断,但林半夏等人并未忘记自己最初的使命——为天下苍生治病救人。他们决定在京城中设立多个流动诊所,为普通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她奄奄一息的孩子来到诊所。孩子高烧不退,皮肤上布满了出血点,呼吸急促,显然是患上了某种烈性传染病。
林半夏迅速诊断出这是一种名为“温疫”的疾病,类似于现代的流行性出血热。她想起《医道融合大典》中记载的一种治疗方法,结合中医的清热解毒和南洋巫医派的草药疗法。
她为孩子开出了一个方剂:石膏八钱、知母六钱、粳米二合、甘草二钱、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板蓝根五钱、贯众三钱、蚤休三钱。同时,她还让弟子们采集一种具有止血作用的草药,熬成药膏外敷。
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好转。这位母亲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就在林半夏等人以为局势逐渐稳定时,京城中突然爆发了一场神秘的瘟疫。患者初期症状为发热、头痛、咳嗽,随后迅速恶化为高烧不退、意识模糊、皮肤溃烂。
林半夏等人迅速投入到这场瘟疫的防治工作中。他们结合中医的“温病学说”和南洋巫医派的草药知识,研制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效的方剂。
然而,这场瘟疫的传播速度极快,短时间内便席卷了整个京城。林半夏等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瘟疫,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某种人为的因素。
“我们必须找到瘟疫的源头。” 林半夏坚定地说道。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瘟疫的源头竟然是一处被污染的水源。而这处水源被污染的原因,则是有人故意投毒。
萧煜说道:“看来我们的敌人不仅想要危害朝廷,还想借此动摇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