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案上,我盯着面前的小本子,手中的毛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这本\"历史记录\"已经记了大半,从乾隆二年的宫廷琐事到前朝大事,事无巨细。但今天,我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笔尖的墨汁滴落在纸上,晕开一片黑渍。我叹了口气,放下笔。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四个月了,最初那种强烈的疏离感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怕的熟悉感。我开始习惯每天早晨被翠儿轻声唤醒,习惯繁琐的宫廷礼仪,甚至习惯那些妃嫔间的明争暗斗。
最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见到乾隆。
不是作为历史书上那个十全老人,而是眼前这个会为边疆战事皱眉、会因一首好诗击节赞叹的青年皇帝。他下棋时专注的侧脸,谈论农事时发亮的眼睛,甚至偶尔流露出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这一切都让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小主,皇上派人来传话,三日后启程南巡,命您伴驾呢!\"翠儿兴冲冲地跑进来,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我惊讶地抬头,\"还有谁?\"
\"娴妃娘娘,高贵妃娘娘,还有几位贵人...\"翠儿掰着手指数道。
我心头一喜。南巡!这意味着能走出紫禁城,看到这个时代真实的民间景象。但转念一想,要与高贵妃朝夕相处近两个月,又不禁头疼。
\"快准备起来吧。\"我强迫自己振作精神,\"南巡要带些什么?\"
接下来的三天忙得脚不沾地。这是我第一次长途出行,翠儿恨不得把整个寝宫都打包带上。最后还是如懿派了她的贴身宫女来帮忙,才理出个章程。
\"姐姐有心了。\"出发前一天,我特意去翊坤宫道谢。
如懿正在检查自己的行李,见我来了,拉着我坐下:\"妹妹来得正好。这次南巡,高贵妃必定不会安分,我们需多加小心。\"
\"姐姐是说...\"
\"她虽被罚禁足,但皇上顾念旧情,还是准她同行。\"如懿压低声音,\"我听说她近日频频召见娘家的人,不知在谋划什么。\"
我心头一紧。历史上乾隆南巡确实遭遇过几次刺杀,但具体是哪一次却记不清了。
\"姐姐放心,我会警惕的。\"
如懿拍拍我的手:\"也不必太过忧心。南巡虽险,却也是机会。\"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皇上近来很看重妹妹。\"
我脸颊发热,连忙转移话题:\"姐姐可去过江南?\"
\"未曾。\"如懿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只从诗书中读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不知实景是否更美?\"
看着如懿向往的神情,我突然意识到,对这些深宫女子来说,出宫一次是多么珍贵的机会。
出发那日,天刚蒙蒙亮,整个紫禁城就已忙碌起来。我按品级穿戴整齐,乘上指定的轿子,随着长长的队伍缓缓驶出宫门。
当轿帘外的景象从红墙黄瓦变成京城的街巷时,我忍不住偷偷掀开一角帘子。晨光中的北京城与我所知的现代都市截然不同:低矮的房屋,石板铺就的街道,早起的小贩推着独轮车吱呀呀地走过...这一切虽然简陋,却充满生机。
队伍最前方是乾隆的御辇,金碧辉煌,由十六名太监抬着。其后是皇后、太后(此次未同行)、高贵妃和如懿的轿子,再然后就是我们这些贵人、常在的轿子。两侧侍卫林立,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出了京城,队伍行进速度加快。我靠在轿中,随着轻微的摇晃竟睡了过去。醒来时,已到了第一个驻跸的行宫。
\"瑞贵人,皇上传您去用膳。\"一个小太监在轿外尖声通报。
我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他来到一处精巧的亭子。乾隆已换下朝服,穿着一身靛蓝色便装,看上去年轻了许多。如懿也在,正为皇帝布菜。
\"瑞贵人来了。\"乾隆笑着招手,\"坐吧,出门在外,不必拘礼。\"
我行礼后小心地坐下。亭子建在小山坡上,俯瞰着远处的田野和村庄。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皇上好雅兴。\"我由衷赞叹。
乾隆顺着我的目光望去:\"朕虽贵为天子,却难得一见民间景象。每次南巡,都觉耳目一新。\"
\"是啊,这田野风光,比宫中的假山盆景生动多了。\"如懿轻声道。
乾隆似乎有些惊讶:\"娴妃也喜欢这乡野之趣?\"
\"臣妾虽居深宫,却也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如懿的回答不卑不亢。
我暗自喝彩。如懿果然聪慧,知道如何与皇帝沟通。
\"好一个'悠然见南山'!\"乾隆果然龙颜大悦,\"来,尝尝这地方进献的鲈鱼,据说刚从河里捞上来的。\"
用膳期间,乾隆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沿途见闻和治理心得,我和如懿偶尔插话,气氛融洽得不像君臣,倒像是...一家人。
这个念头让我心头一跳。偷眼看向乾隆,他正专注地剔着鱼刺,侧脸在阳光下棱角分明。那一刻,他不是史书上的乾隆大帝,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接下来的行程中,这种轻松的时刻越来越多。乾隆似乎很享受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常常召我和如懿伴驾。高贵妃虽然嫉妒得牙痒痒,但在皇帝面前也不敢造次。
一个月后,队伍抵达杭州。西湖的美景让我这个现代人也叹为观止——没有游客如织,没有高楼林立,只有三潭印月静静地立在如镜的湖面上,雷峰塔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妹妹看呆了?\"如懿轻笑着碰碰我的手臂。
\"太美了...\"我由衷感叹,\"比...比我想象的还要美。\"
乾隆特许我们乘画舫游湖。站在船头,微风拂面,远处山色空蒙,近处荷花盛开,我几乎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瑞贵人似乎很喜欢这里?\"乾隆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边。
\"回皇上,嫔妾从未见过如此美景。\"我诚实地回答。
\"朕第一次南巡时,也是这般震撼。\"乾隆望着远方,\"大好河山,皆是朕的子民。每每见此,便觉肩上责任重大。\"
我偷偷看他。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眼中是对江山社稷的真切关怀。这一刻,我理解了为何他后来会自称\"十全老人\"——不是出于傲慢,而是真心想为这片土地做到最好。
\"皇上仁心,天下百姓之福。\"我轻声道。
乾隆转头看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有瑞贵人和娴妃这样的知心人在侧,朕之幸也。\"
画舫靠岸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在乾隆耳边低语几句。皇帝脸色骤变:\"传太医立刻过去!\"
\"皇上,出什么事了?\"如懿关切地问。
\"永琏突发高热,情况不妙。\"乾隆沉声道,\"朕要立刻赶回行宫。\"
永琏!我心头一震。历史上乾隆的嫡长子,富察皇后所出,九岁夭折。难道就是这次?
回到行宫,气氛凝重。皇后早已赶到,守在永琏床前,眼睛哭得通红。几位太医轮流诊脉,却都面露难色。
\"回皇上,阿哥是受了暑热,又染了风寒,邪热内蕴...\"为首的太医战战兢兢地禀报。
\"朕不要听这些!\"乾隆怒道,\"朕问你,能不能治?\"
太医们跪伏在地,不敢作答。皇后见状,哭得更厉害了。
我站在角落,仔细观察永琏的症状:高热不退,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偶尔还伴有抽搐——这很可能是脑膜炎!在现代不算大病,但在没有抗生素的清朝,足以致命。
\"皇上...\"我鼓起勇气上前,\"嫔妾家乡有种治法,或许可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皇后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抓住我的手:\"瑞贵人若能救永琏,本宫什么都答应你!\"
乾隆审视着我:\"瑞贵人懂医术?\"
\"略知一二。家父...家父曾结识西洋医师,学过些皮毛。\"我硬着头皮编造,\"阿哥的症状,嫔妾曾见过。\"
在乾隆的首肯下,我指挥太医们采用物理降温法:用温水擦拭全身,特别是腋下和腹股沟;又让人去熬制具有消炎作用的草药,如黄芩、金银花等。最重要的是,我坚持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与当时\"捂汗\"的传统疗法完全相悖。
\"这...这不合医理啊!\"一位老太医抗议道。
\"按瑞贵人说的做!\"乾隆一锤定音。
整整一夜,我守在永琏身边,监测他的体温变化,调整用药。天蒙蒙亮时,高热终于退了些,孩子的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有效了!\"皇后喜极而泣。
乾隆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意:\"瑞贵人又给了朕一个惊喜。\"
三天后,永琏脱离危险。消息传回京城,太后大喜,特意派人赏了我一串珍贵的珊瑚念珠。皇后更是拉着我的手千恩万谢,完全忘了之前对我的戒备。
\"妹妹救了永琏,就是救了本宫的命。\"她含泪说道,\"从今往后,你就是本宫的亲妹妹。\"
这场风波后,我在队伍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乾隆不仅常召我讨论医理,甚至开始询问我对地方治理的看法。而高贵妃看我的眼神,则越发怨毒了。
南巡返程时,队伍气氛轻松了许多。一日驻跸在山东境内,乾隆兴致勃勃地提议登泰山。因体力所限,只有少数人随行,我和如懿有幸在列。
站在泰山之巅,云海在脚下翻滚,朝阳喷薄而出,壮观得让人屏息。乾隆站在最前方,背影挺拔如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不禁轻声吟诵。
乾隆回头,眼中闪过惊喜:\"瑞贵人也读杜诗?\"
\"略知一二。\"我微笑应答。
\"朕每次登高望远,便觉胸中块垒尽消。\"乾隆感叹,\"瑞贵人可知道?泰山封禅,自古帝王之大事。朕他日也要来此祭天,告慰列祖列宗。\"
我知道历史上乾隆确实多次登泰山,但此刻听他亲口说出这个愿望,仍感到一种奇妙的震撼——我正亲眼见证历史的形成。
回京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因救治皇子有功,我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另一方面,高贵妃一党对我的敌意也越发明显。各种小绊子不断:送来的份例时有短缺,行走宫道时常\"偶遇\"不友善的嫔妃,甚至还有人散布我\"用妖法治病\"的谣言。
但我不再是刚入宫时那个战战兢兢的新人了。有了皇后和太后的赏识,加上如懿的坚定支持,这些刁难反而让我更加坚韧。
\"她们越是这样,越说明嫉妒你。\"如懿在一次茶会上对我说,\"妹妹只需谨言慎行,皇上心中自有明鉴。\"
我点点头,心中却五味杂陈。最初我只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等待回到现代的机会。但现在,我有了朋友,有了...在意的人。更可怕的是,我开始享受这种生活——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
夜深人静时,我翻开那本笔记,却迟迟无法下笔。我原以为自己只是个历史的旁观者,记录者,但现在,我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救了本该夭折的皇子,改变了历史轨迹。这是对是错?我该继续干预,还是抽身而退?
最让我恐惧的是——我还能回到现代吗?如果真的有机会回去,我...舍得离开吗?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我摩挲着乾隆昨日赏赐的玉佩,上面刻着\"慧质兰心\"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对现在的我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最大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