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的爹娘非常感谢宋轻雨,每次看见宋轻雨送奶粉来,虽然每次都拿得不多,可如今奶票金贵,他们怎么会不知道?
就连秀梅的三哥这个倒爷,想弄点奶来也不是很容易。
两个孩子吃奶多得很,尤其是孩子刚出生那会儿,秀梅的奶水再多,也耐不住两个孩子这么吃。
宋轻雨的悄悄帮助,真的是及时雨。
于是老两口一合计,给买了一大床红色布料和不少棉花,让秀梅给宋轻雨做喜被,当是报答人家。
而于风和于悦的来信没有断过,宋轻雨一个月至少能收到两封信。
每次来信,于风都会说他在京市的近况,甚至说要把宋轻雨提前接到京市去。
但是宋轻雨的户口目前还在于家屯,就算是于风想走点别的什么路子给宋轻雨转户口,但那可是京市,没有过硬的背景,这事儿轻易办不到的。
宋轻雨也拒绝了。
她知道今年要恢复高考了,考生要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她去京市也不是个事儿。
反正没几个月了,等高考结束再说。
不过宋轻雨还在思索要把自己空间里的钱变现一部分的事情。
去了京市,自然是要买四合院的,这玩意儿最值钱,值钱的东西里最出圈的就是黄金和四合院了。
而且升值空间最大,还最有面儿!
再不济,也得在那边先买个房子。
这一辈子,她还真就要把房子买出白菜的感觉!
在七零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她虽然有钱有物资。
但是作为一个只有医术的穿越女,又没办法靠这个小身板勇闯黑市的情况下,实在是发挥的余地太有限。
空间里的钱虽然可以时不时拿一点出来花,只要花得不多,也不容易引起怀疑。
可在这个年代里,这钱再怎么拿也有限。
这会儿要是突然去开个存折存一大笔钱,或者是莫名其妙花一笔巨款,大量的钱突然涌入市场,肯定是要被调查的。
怎么合理变现一些钱呢?
后面她要是去了京市买房子,那这笔买房子的钱也得有个说得过去的来源吧?
之前她们找于二壮卖过参,宋轻雨觉得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这会儿在北方,作为医生,倒卖些药材不算离谱。
但绝对不能再找于二壮了。
想着想着,宋轻雨觉得有一个人选很合适。
就是秀梅的三哥。
那也是个倒爷不是?
但参这东西,卖个一两株的还可以,多了也奇怪啊。
嘶......
上一辈子她怎么就不多看年代文的小说,要是看了,说不定就可以参考一下别的女主的做法了。
脑子里高速运转着,宋轻雨在空间的储藏间里到处转悠,企图找些思绪。
看到琳琅满目的药架子,她突然意识到。
她是不是可以开个药店啊?
这些药就这么放在这里,太浪费了!
开个药店她就能把药给搬出来卖了,折现不就合理了?
她拍了拍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
哎呀!
这脑袋没白长!
就是这年头不允许私人买卖,估计也是不能开店的,毕竟县里的药店都是国营的。
唔,没关系!从长计议!
再过两年就改革开放了,到时候就开放私人经济了,她肯定也能开自己的药店了。
果然还是要想办法合理变现些钱出来,作为她未来飞黄腾达的启动资金!
时间也过得飞快。
夏天又到了。
黄婶子去看望了于红回来,带回来一点儿羊肉。
羊肉不多,但一个人吃肯定也吃不了,黄婶子想着宋轻雨,就做了点羊汤,送过来给宋轻雨一些。
一边喝汤,黄婶子一边说着自己的儿子于牛,宋轻雨又听了一耳朵。
“那婶子,你要去市里不?就怕你到时候去了,丁厂长一家会为难你呢。”
宋轻雨是觉得,那厂长一家狗眼看人低,黄婶子脾气这么软的人,去了肯定要看人脸色过日子。
“哎哟,哪有做婆婆的不照顾孙子的!俺也不去久了,照顾完月子就回来!小雨啊,麻烦你到时候隔几天就帮着给婶子的自留地浇点水,别让地给干巴了!”
黄婶子这么一说,宋轻雨也微微叹了口气。
也是,到底是孩子的奶奶,长辈总记挂孩子,去看看也好。
“好嘞婶子!但是你要是在那儿过得不开心了,就早点回来,我在篱笆院里等你!”
黄婶子一说到要去看孙子,那张有点发红的脸上都是满足的笑。
“能有什么不开心的!没事儿!”
而对于黄婶子要去市里给丁妍照顾月子这件事,丁厂长一家原本是很反对的。
但是丁妍对这个婆婆很有好感,是她想让黄婶子来的。
“爸爸,妈妈,就让我婆婆过来吧!她人挺好的,我相信她不会欺负我的。”
于牛也破天荒第一次为了自己的母亲,在老丈人面前开了口。
“爸,妈,我娘脾气特别好,从来不咋呼的!要是爸妈不喜欢,就让她来几天也行,她不会闹什么事的。”
丁厂长夫妻俩还是看在女儿的面儿上,黑着脸同意了。
丁妍在医院顺利生产完回家之后,黄婶子带了自己做好的小孩子衣服和各种尿戒子,还有带了几只养了许久的老母鸡去了城里。
而丁厂长夫妻俩高兴过后,回到家里就手忙脚乱的,什么也不会。
他们太久没有照顾过孩子了,如今突然要照顾一个小婴儿,都有些不适应。
大概是因为有了照顾于悦和小瓜瓜的经验,倒是黄婶子照顾丁妍,照顾得游刃有余,妥妥贴贴的。
她不怕脏不怕苦,给孩子换尿戒子,擦屎擦尿的,哄睡拍嗝,那叫一个手脚麻利,都不用别人帮忙。
黄婶子又给丁妍做宋轻雨教的月子餐,炖鸡汤,通乳,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的。
有了黄婶子,丁妍这个月子坐得格外舒坦。
丁厂长夫妻俩一开始可是连招呼都不和黄婶子打,平日里就看着黄婶子忙前忙后的,颇有一点把黄婶子当保姆看待的意思了。
但是女儿月子坐得好,孙子也被养得白胖起来,他们这才正眼看这个他们一直以来都很排斥的“乡下人”。
不过仅仅只是对着黄婶子态度好了些,实际上心里还是看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