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是那兄弟俩不给老娘治之后,大家也都沉默了。
宋轻雨没掺和他们的讨论,只按规定提供了夜里的病案和就诊记录。
村干部们走了之后,顾雨生又被送来了。
这顾雨生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一只手都青紫了,还有一条腿以一种奇怪的姿势扭曲着。
顾雨生嗷嗷大喊,哭得满脸都是鼻涕眼泪,妇女主任和村长跟着人一起来的,宋轻雨瞅了一眼顾雨生,淡淡道:
“送县医院吧,那腿肯定是折了,卫生室条件有限,会接骨的彭医生也没在,我能力不足,弄不好骨头的。”
其实宋轻雨是可以简单处理一下骨折伤的,但是看顾雨生的腿,啧啧,大腿骨估计都断了,这她就没办法了。
大腿骨是人身上最坚硬的骨头之一,能把大腿骨打断,这顾雨生是惹到谁了?
打得可真狠呐!
宋轻雨处理不了那条已经折得不成样子的腿,只能先拿来处理外伤的药,给顾雨生简单收拾了一下头脸处的伤口。
她好奇得很,顾雨生是怎么被打成这样的。
“村长,妇女主任,顾知青怎么伤得这么严重?”
村长的眉毛都要一起变白了。
村里总是这么多事儿,他这个村长当得可是真不容易啊!
“听说是被一群混混给打了,现在这混混也全散了,顾知青自己也说不认识那群人,唉,报公安都不一定能抓到。”
这会儿没有监控摄像头,混混们要是逮住一个人,拿个麻袋蒙头一顿打,还真是打完就算完,人散了就找不着了的。
宋轻雨抿着嘴,嗯了一声。
给顾雨生处理完外伤,又用卫生室里固定用的夹板把顾雨生的手给固定住,看着村长招呼着围观的人把顾雨生给抬上拖拉机,轰隆隆给送去县医院了。
直到下班回去,宋轻雨在饭桌上才听黄婶子说起了这茬。
原来是顾雨生和江丽华领了离婚证之后,江丽华去了村部,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大哭了一场,嚎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赶都赶不走。
这时候在农村打电话是稀罕事,也就于悦接过三两个部队来的电话。
所以只要有电话来了,甚至有人会去围观,就在旁边听着,看是怎么打的电话,也听听别人家有什么事要用得上打电话。
于悦打电话的时候有黄婶子护着,一般就是三两句话的事儿就挂了。
但江丽华那可是于家屯猫冬时期的八卦中心人物,没人帮拦着不让听电话,那好信儿的村民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江丽华顾不上那么多了,反正事情早就都传遍了,她早就没什么脸面了。
听到自己的姑娘被欺负成这个样子,江丽华的父母动用了一切能动的关系,居然真的找人来接走了江丽华。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听到这里谁不清楚,这顾雨生八成就是让江家人找人给打的。
屯里人只看笑话不帮忙,顾雨生这种人真是有够恶心的,被打了也活该。
而顾雨生则是气狠了,哪怕是在去县医院的路上都一边哀嚎一边骂骂咧咧的。
他没想到,江丽华的父母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把女儿接走!
早知道就赖死江丽华了!
但是他后悔也没用了,江丽华已经不在知青点了,而且他根本不知道江丽华真正的家庭住址在哪里。
这种年头能把自家闺女真的弄回城的人家,就算不是什么天皇贵胄,也是他招惹不起的了。
他如今无依无靠,还得罪了江丽华,惹不起也不敢惹,只能当缩头乌龟了。
又过了几天平静日子,很快就到要过年的时候了。
彭医生回来了,那被拖拉机碾了的可怜孩子没能救活,在县医院里走了。
这种重伤难治的很,就算是治好了,也会落下一辈子的残疾。
宋轻雨总是惋惜这种年轻生命的消亡的,两位同事在卫生室里交换了这两天的救治情况,一起长吁短叹,也一起骂顾雨生那个混蛋玩意儿。
年前,大队长来查了下卫生室的账目,发现都没有问题,就坐下和彭医生唠嗑。
“哎呀,虽然于家屯这两年收成都不错,但是俺和村长还是想增加一下于家屯的收入,这盘算了好一段日子,也不知道能再做点啥,愁啊!”
彭医生泡了点茶叶,给大队长倒上一杯。
“要不问问知青们?他们都是城里来的,见识更多,思维更广,也许能给些什么好的建议呢?”
提到知青点,大队长就一个头两个大。
“别提知青点了,于家屯最倒霉的就是碰上这一群知青。彭医生你也是一直看着的,都闹腾多少年了!还城里来的呢,甚至都比不上俺们村里人!那山炮都比他们强!“
外面的雪大,宋轻雨就在旁边抱着茶杯,听大队长和彭医生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从他们聊天的内容里得知,于家屯历来和知青们都不太对付。
知青们大都是从五湖四海不同城市来的,更有不少是好家庭里出来的公子和小姐,从来没吃过苦头,更别说真的要下地干活,让自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
而于家屯一直都是十里八乡条件比较好的村子,因为占着不错的地理位置,土地好,能产粮,靠山又靠湖的,这儿的日子比别的农村好不少。
彭医生也感慨。
“于家屯确实是个好地方,条件好不说,人才也多。喏,就宋医生家里头,不就出了个于团长和一个于营长?”
宋轻雨一听,很是惊讶,只是面上没有表露出来。
于悦曾经是个女营长?
了不得啊!!
大队长却是深深叹了口气,语气里全是无奈。
“就是因为条件好才引来了这么些乱码七糟的人。谁不知道下乡也能打点关系?换了谁都想往好点儿的地方去!”
大队长话里的意思,宋轻雨也听明白了。
就是因为于家屯好,那些有点家世背景能够打点疏通的人家,就会把自家的孩子塞到这里来,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吃太多苦。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来到于家屯的知青,往往就比别的地方的知青更加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