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风没多久之后再次来信,又寄来了钱,加上于悦的一点积蓄,于家的篱笆院又加盖了一个屋。

这个时候加盖一个土房不算贵,毕竟只是加盖一间,而不是加盖一片。

麻烦的地方就在也得通炕。

通炕的话,房间就得建在厨房旁边,得把柴火棚给挪一挪,而且厨房也得再开个洞,火墙也得多一个到这屋里。

主要是过年的时候实在是来得人多,三个屋可不够睡的,宋轻雨和于悦一块儿睡,剩下两个屋,不一定能睡下那么多个大老男人。

不过建房子的人肯定都懂,于悦把于家屯里会建房子的叔喊来,三两下就给比划好了。

黄婶子有些心疼。

“要不就上俺家睡!这又多建个屋,多费柴火啊!平时家里也没几个人的,花这钱干啥!”

但于悦其实就是想花钱,加上这是于风的意思,就安慰道:

“婶子,屋子建了是自己的!这地是我家的,可是我哥说要建的!”

家里的男人发话要建房子,黄婶子也不好再劝,心里想着,兴许是于团长想备着屋子娶媳妇儿。

等到了夏天,那屋子还能用来储存东西,也不算荒废了

如今宋轻雨和于悦也在家里捣鼓着在屋里头发点豆芽什么的吃,多一个屋子,可以放点豆芽,还能储存粮食。

原本宋轻雨是看过很多穿越小说里,可以靠生豆芽赚点钱的桥段,她也想试试,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她能想到的,农民怎么可能会想不到。

发豆芽那是家家都会,只是愿不愿意去干,或者能不能弄来豆子的事儿罢了。

要想卖豆芽可不容易,没钱弄豆子的,自然也不会去买豆芽吃,而有钱弄豆子的,自己在家也发豆芽吃,没啥销路。

于悦以为宋轻雨是想吃新鲜蔬菜,就也帮着发豆芽,发得可好了。

过年的时候提前多发些豆芽,正好也能吃上冬天里的新鲜菜!

最后于悦找了村里的之前帮忙建房子的叔,趁下雪之前赶紧把房子给建好了,建个土屋子快得很,两天就完工了。

林林总总加下来,花了于悦五十块钱。

主要是于悦又托人买了些蜂窝煤,过年的时候那火不带停的,煤比柴火耐烧,以及又收了一些隔壁人家的苞米和萝卜,还有她不方便去弄的柴火。

就连烧水的炉子都多弄了一个,怕到时候热水用不过来。

村长又费劲巴拉地从木厂帮忙收了几块有些瑕疵但是还能用的大木板,又简单打了个柜子和桌子,外加两把椅子,差不多了。

等房子晾好之后,过了几天晾结实了,才正式通了炕火。

宋轻雨看得也心疼。

“姐,建房子这么贵呢?就一个屋,花了五十?之前你说建房子花了三百多呢,好多钱啊!”

于悦摸了摸宋轻雨的脑袋。

“傻姑娘,建房子的材料不得买啊?还有这篱笆,这柴火棚和苞米楼子,咱还多个洗漱间,全得人家建起来的!帮忙建房子的叔们一天得给八毛钱,一来就十几个人,不然得多久才完工?”

宋轻雨凭借原主的记忆,默默算着。

“八毛钱?那挣不少了,下地一天也就一块钱呢。”

“但是我不好给人家管饭,腿脚不方便,这事儿更不能让黄婶子做,所以多给些,就当是贴补伙食了。还有那柜子桌子要打,弄了个磨子,锅碗瓢盆,被褥柴火,哪哪都是钱,三百多很正常了!”

这么细数下来,好像也是。

“那这个屋建得这么老大,以后更废柴火了。”

“没事儿,等我哥回来了,就让他上山捡去!房子可是他让建的!”

建房子的事情完了,该囤粮食了。

但是家里头粮食不多,趁着还没下雪,黄婶子和宋轻雨借了隔壁篱笆院人家的自行车,去生产队磨苞米。

那天剥好了两大袋子的玉米粒,宋轻雨走路跟着黄婶子,黄婶子骑车载着这两大袋苞米粒。

来到生产队的磨房,在磨房老叔的帮助下,将这两大袋子的苞米给磨成了大茬子,剩下的磨成了面,两袋苞米变成了一袋大茬子,一袋苞米面。

隔壁有在打稻谷的,那白花花的大米顺着机器漏下来,隔壁却出了灰黄色的东西,宋轻雨有些好奇,凑过去看。

噢是糠啊,传说中的麸皮,全麦面包里那玩意儿。

宋轻雨前世减肥的时候,都不乐意吃全麦的面包,因为很多都是用糠做原料做出来的。

真的很难吃。

在这会儿,连糠是用来喂鸡喂猪的。

但是这年头糠也不少人吃,穷人家吃不上饭,好粮食都拿去换更多的糠,才能保证一家老小全都吃上饭,多吃几天。

粮食肯定是先紧着人吃的,剩下的再给鸡和猪吃。

想到这,宋轻雨忍不住咬牙,后世的资本家真是诡计多端呐!

两人又将东西放在自行车上,一块儿往回走。

宋轻雨觉得于家屯真是富裕,跟别的农村都不一样,怎么总感觉这里没有那么穷苦,连磨房都有,而且来磨房处理粮食的人这么多。

“婶子,于家屯怎么感觉家家户户都有钱?我老家那地方可穷了,别说这黄面了,平日里连糠都吃不上。”

黄婶子推着自行车,细细给宋轻雨讲,但是压低了声音。

“于家屯土地肥,粮食长得好,壮汉又多,粮食产量每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屯里人年末分到的钱和粮食都多,那粮食多了吃不了,就能拿去换点钱,有钱了就能再买点别的东西呗。”

说着,黄婶子又看了看身后的山,声音更低了几分。

“可别说于家屯靠山又靠湖的,山上有野味儿,湖里没养殖,但是有鱼。平时不少人会上山抓点野兔,野鸡,或者钓鱼回家开荤的。还有啊,那山上有参,胆子大的能去那有野猪有老虎的山头去采参,采着了就拿去卖......能有不少钱呢。”

噢~宋轻雨明白了。

所以,其实于家屯的人不咋穷。